分享

锈迹斑斑的“炸弹之王”,曾被封存半个世纪,一枚便可摧毁一座城

 James5291 2022-12-29 发布于北京

俄罗斯的武器库里,一枚锈迹斑斑的炸弹藏在角落深处,显然已经被封存了数十年。

可就是这样的一枚看起来普普通通的炸弹,却让乌克兰吃尽了苦头。

1991 年 12 月 25 日,随着前苏联的解体,美苏冷战的格局正式告终。

作为苏联解体后的最大国家俄罗斯,自然便继承了苏联的大部分遗产。虽然有许多重工业设施并不在俄罗斯的境内,但其基本上继承了前苏联的所有武器装备库。

在前苏联时期,为了应对美国的核威慑,曾研发了一枚“炸弹之王”。

但由于一直没有使用的机会,便一直存在武器库中没有使用。俄罗斯也自然而然地继承了这一武器。

多年后,俄罗斯终于在危急时刻使用了这个武器,让世界为之一振。

那么究竟是怎样的武器,让整个世界都投鼠忌器?

又是怎样的场景,才使得俄罗斯使用了这个大杀器呢?

常规武器的王者

苏联解体之后,全面继承了其政治、经济、军事的便是俄罗斯。

为了减少装备的维护开支,俄罗斯甚至出售了许多前苏联的武器装备。但独独这个“炸弹之王”,不仅没有被清仓处理,反而被当做了镇仓之宝,被牢牢的保护了起来。

这枚炸弹的前身始建于 1942 年,设计之初其目的就是为了打击坚固的工业和军事设施。

该炸弹由苏联化学工程师盖尔佩林设计,他改进了炸弹的外壳,使得其在具有巨大杀伤力的同时,可以最大程度的减轻重量。

在试爆中,苏联军队试验了两发炸弹。第一枚炸弹落在空地上,留下一个直径6米、深3米的弹坑,半径150米的草被烧焦

第二枚炸弹落在树林中,留下一个直径8米、深3米的弹坑。70米半径范围内约有600棵树被砍倒,135米范围内有30%的树木倒塌。

虽然威力并没有达到设计的理想值,但也勉强够用了。在几经修改之后,减轻了威力和重量的炸弹被命名为 FAB-5000

FAB-5000的首次战斗使用发生在1943年4月28日晚上,当时柯尼斯堡的沿海防御工事遭到袭击。

5800米高空投掷下的炸弹威力巨大,使得执行任务的Pe-8轰炸机都被爆炸的冲击波震得摇摇欲坠。

1943年7月19日,在库尔斯克战役期间,两架Pe-8奥廖尔附近的一个铁路站投下了两枚炸弹,撕裂了一段100米的铁路,炸毁了数十辆铁路车厢和德国军用车辆

炸弹的威力是喜人的,苏联在接下来的一年里多次使用了这一型号的炸弹。白俄罗斯、赫尔辛基、乌克兰布雷利夫等许多目标都被其摧毁。

可惜好景不长,1945 年,随着美国的两颗原子弹在日本成功爆炸。

其巨大的威力吸引了全世界的目光,常规炸弹似乎不再具有吸引力。于是,苏联马上停止了常规炸弹的开发,将精力转移到了核武器的研制和开发上去了。

但核武器的研发并不能一蹴而就,尽管苏联在这方面有着一些研究成果,但经当时的苏联科学家的预计,核武器的研制可能需要 5-10 年才能成功。

这期间,面对着美国的核武器,苏联岂不是毫无还手之力了么?

面对着这样棘手的情况,赫鲁晓夫想到了一个疯狂的想法。那就是开发一枚世界上威力最为巨大的常规炸弹,以作为核武器没有成功之前的备用方案。那么自然而然的,曾经有着成功研发经验的盖尔佩林被委以重任。

赫鲁晓夫

由于有着成熟的炸弹可以改进,赫鲁晓夫仅仅给了他三个月的时间。其主要的设计任务,就是制造一枚对于坚固设施和地下堡垒有着足够杀伤力的巨型炸弹

这个任务看起来似乎并不是很难,但其实却并不容易。

在技术上,更大的杀伤力意味着更大的重量,一味的要求威力会使得没有任何一部飞机可以装备。

而另一方面,战后的苏联资源极为紧张,这就意味着他们并没有太多的原料可以浪费。

尽管任务艰难,但苏联科学家还是按时完成了这个任务。

3 个月后,苏联宣布,他们成功研制出了世界上威力最大的常规炸弹,FAB-3000

消息一经宣布,美国就站出来率先抵制。要求其不在实战中使用这枚炸弹。原因很简单,这枚炸弹竟然有着不亚于核武器的威力。

“炸弹之王”

FAB-3000是迄今为止人类制造的威力最大的常规炸弹。在接到赫鲁晓夫的命令之后,盖尔佩林研制出了一种5吨重的炸弹,这已经是当时最重的苏联轰炸机Pe-8的投掷上限了。

FAB-3000的最终版本装有六个接触式横向保险丝,弹头装有3200千克的由TNT、RDX和铝粉组成的爆炸性混合物。

保险丝的数量确保爆炸的力量横向分散,这增加了其对于军事设施和地下堡垒的破坏力。

为了装载设备,轰炸机的舱门必须保持半开状态。在理想状态了,Pe-8 战斗机是能够投掷这枚炸弹的。但由于其惊人的重量,很容易让飞机损坏,因此需要极高的飞行技巧来作为配合。

由于炸弹的威力极为强大,苏联需要找一个荒无人烟的地方进行试爆。

而且需要坚固的地表作为实验的参照物。一座位于北冰洋的冰岛成为了理想的目标。

这个小岛约有8.26 万平方公里,并且在冰层有着厚厚的花岗岩,极为的坚硬。是试爆的良好目标。

第一次的试爆,炸弹在 10000 米的高度被投下,炸弹的威力就十分惊人,但并没有达到理想的预期。不过实验人员在检查数据时发现,这枚炸弹的冲击波比设想的还要猛烈,竟直接达到了6000 平方米。

为了能够更好的发挥冲击波这一优势,他们对这枚炸弹做了微调,并进行了第二次试爆。这一次,炸弹在 12000 米的高度被投下,在距离地面约 300 米的空中引爆。

爆炸的威力是惊人的,瞬间的冲击波伴随着巨大的火球瞬间传开。据当时的观测员记录,在 1000 公里以外都能够清晰的看到爆炸的火光。

爆炸之后,整座小岛支零破碎,几乎成为了废墟。

事后,苏联的科学家重新考察小岛时才发现,岛上的冰面不仅全部消失了,甚至连坚硬的花岗岩地面都被削去了好几公分。

更为惊人的便是这枚炸弹的冲击波,在数年前,他的前代 FAB-5000 的冲击波就经常影响飞机的飞行,有了前车之鉴的苏联飞行员投完弹之后,立马迅速飞离。

令人意外的是,飞机已经飞出了 50 公里之远,但机翼还是被剧烈的气流所影响。晃动的机翼把飞行员吓出一身冷汗,赶忙操作飞机远离。

可以想象的是,如果一架飞机没有丝毫准备,便经受了这种层次的冲击波,那么想必它一定会被迅速吹翻坠毁。更别提身板很小的战斗机了。

苏联对于这一炸弹的研制成功十分满意,马上向世界公开的这一消息。威力如此巨大的炸弹,让世界各国震惊不已。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国家从此有了媲美核武器的大杀器。

美国更是主动出面,抵制苏联使用这一武器。

可惜的是,由于冷战的格局趋于稳定,这枚炸弹并没有机会被使用。随着苏联核武器的研制成功,这个武器更是没有了用武之地。被封存于仓库的深处,作为苏联革命精神的象征。

直到苏联解体,他都没有机会使用这个武器。就这样,曾经的炸弹之王变成了锈迹斑斑的铁疙瘩。这样的局面一直持续到了直到21 世纪,随着战火的重燃,俄罗斯又想起了这个大家伙。利剑一出,彻底改变了局面。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