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为什么上不是下,下不是上——法制的本质是信用

 昵称q6YKn3b7 2022-12-29 发布于北京

为什么朝天空一指,是上而不是下,朝地面一指,是下而不是上?咋一看这似乎是个神经病问题,因为人们早已将它司空见惯,进入下意识之中了。其实,人们生下来咿呀学语伊始,就受着此类教化,字典甚或口头里概念的含义,人们信守至今没有变化(相关工作机构是国家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等)。

几个世纪过去了,例如明末清初字词的含义迄今基本上没有变化,那时的生活语言今天依旧在流传使用,有《红楼梦》(1987年本)为证:一代不如一代、一损皆损,一荣俱荣;谋事在人成事在天、拉硬屎、与人方便自己方便、瘦死的骆驼比马大、周瑞家的、端相了端相、上学里去、上学、梯己(私房钱,亲近的)、不忿、帮衬、帮补、管你

相干、杀人不过头点地、中用、不中用、花名册、晌午大错、老了(亡)、一干人、坐山观虎斗、推倒油瓶不扶、描补描补、吃着碗里看着锅里的、杌(马凳)、将(刚刚)转过了一重山;没吃过猪肉,也看见过猪跑;瞧过了、当了(抵得)什么、不叫我安生(歇心)、女孩子、可有出处、不知天高地厚、有一搭无一搭、拿下马、二和(二茬)药、交杯盏、怄人、省得又过去费事、手巾、耳旁风、勒掯、不是(是非)、设若、恼了、赤条条来去无牵挂、玩笑小事、炮竹、爆竹、炮仗、该的(应该、报应)、人上人、能者多劳、吃不了兜着走、王八羔子、省得乱跑、撺掇……就连三千多年前的甲骨文字,虽然今天其模样发生了很大变化,但内涵变化不大。

可见,上依旧是上,下依旧是下,其含义、语法是所有人的共享观念、共同约定,是信守,而无需用专门的红头文件去规定。如果人们不再信守它,字词含义发生巨变,那么,建立在字词、语句之上的法制条款就会失效,社会秩序随之乱套。

法制本身的确需要信守,否则就是一纸空文。剥开其层层外衣,小得不可再分的内核就是信用。信用是法制的原子或夸克,也是其后盾,犹如黄金是纸币的后盾那样。简言之,信用是法制的本质。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