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儿子回家路上,车上的手机新闻听到作报告一词,儿子问:“爸爸,什么是作报告啊?”我回答:“就是很多人坐着听一个人讲,比如就像你上次在爸爸班里为大哥哥大姐姐讲你的玩具,他们都在听你讲,你就是在做报告。”我不知道这样解释是否合适,他能否理解。但是没有能让他更好的解释了,我总不能给他说在人民大会堂开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时,主席台上领导上面讲就是作报告。那他的问题肯定会更多了。人民大会堂是什么呀?领导是什么呀?我笑着说:"下次爸爸再带你到我们班里,让你给大哥哥大姐姐作报告。妈妈不让是因为她怕你占用她们班的小朋友上正课的时间。爸爸不怕,可以抽出时间让你讲。"仍记得那次带儿子到六年级课堂,他拿着玩具向全班展示,还在讲台上讲他的玩具。孩子天生是乐意表现的,愿意将自己的想法与人分享的。可随着年龄的长大,为啥丧失了这种主动性。恐怕就是因为没有机会让自己锻炼而已。本来是初生牛犊不怕虎,可是没有舞台的历练,却变成了病猫。说句实话,我自己就是因为缺少人前讲话的锻炼,口头表达能力不足。但小时候却有一个外号"话匣子",但不知啥时候变得不爱说话了。为此到现在仍是沉默寡言时居多,除非迫不得已才会去讲。不会主动表达自己的想法。但愿儿子的报告能给我惊醒,时常让他多做“报告”,我们多给他当听众,让他的初生牛犊不怕虎永远保持下去,而不要像我儿时与现在冰火两重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