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殷志斌: 《春日》教学随笔

 昵称31712758 2022-12-29 发布于河南

      描写春天的古诗词,真的数不胜数。为何它入了我们的基础教育教材,让我们的孩子来吟诵。我想朱熹的《春日》,一定有它的独特的魅力。

      看题目,我们就很好理解,就是春天的日子,全诗一看题目,就让孩子们一目了然的知道是在写什么。我们又正逢春天,正好和朱熹一起来观赏春天美景。

2017

    《咏柳》同样是是作者有眼前看到景物——初春的杨柳,展开联想将柳树比喻成一位在梳妆打扮的美丽的姑娘,尽在展现春天的魅力无限,巧夺天工的绿丝带,在春风中婀娜多姿的跳着迷人的舞蹈。那漂亮的尖尖的细叶,不知道是谁用神剪之力,剪裁出来的。我想肯定是二月这春风的神来之剪吧。

 

2017

    我们看教室外,春光明媚,暖日洋洋,春风拂面,这样的日子,就叫胜日。胜,本身是获胜,战胜。大获全胜之时,你的心情怎样,一定是开心无比,人逢喜事精神爽。这时候一定更想出去转转,看美景,赏万紫千红。所以作者去寻芳,陶醉于美景之中。可哪里的美景更醉人呢?走出家门,想这个时候,泗水河两岸一定是百花盛开,争奇斗艳吧。

10th

       在泗水河边,一眼望去,再也不是枯叶败草。已是草长莺飞,一片欣欣向荣的景象。看不到边青色,带来清新的宜人的气息。在这神清气爽的春日里,感受春风拂面的惬意。随意看看,不知何处是东风。看到这鲜花盛开,这还不是东风吗?

      认识事物,一定要有根据,不能凭空想象。作者通过识东风,告诉我们万物之间的联系,是我们获得正确认识的一大法宝。我们通过诵读,来感受春日的美好,理解作者给我们的哲理吧!

 
 

-----谢谢您的阅读-----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