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中美抗战合作象征——贵州晴隆二十四道拐

 闲庭斋阁 2022-12-29 发布于浙江

今天如果通过高速公路,只需要2个多小时就能从贵州省会贵阳抵达晴隆县,这座山区县城的道路仍然狭窄而又崎岖不平,如果在80年前的抗战初期,这段路可能需要两天以上。

图1. 贵州地形图,晴隆县位于最西端已处在云南高原地带

1937年全面抗战爆发后,日军利用海空优势,从华北、华东、华南三个方向封堵住中国与海外的交通线,在1938年10月底广州失陷后,抗战中的中国只剩下西南边陲可以通往西方国家,获得国际援助(北方的苏援持续到1941年苏德战争爆发后停止)。

图2. 从缅甸仰光经腊戎进入云南,再经滇黔公路到达重庆的国际交通线

1941年12月太平洋战争爆发后,美国人认识到中国抗战对牵制日本的重要意义,开始从缅甸和越南方向对中国进行大规模援助。美国陆军准将约瑟夫·史迪威受任为美军中缅印战区总司令兼盟军中国战区总参谋长(不过刚开始他是个光杆美军司令,手下的美国兵少得可怜),美国陆军部长史汀生要求史迪威“维持滇缅公路”的运输,并致力于“改进中国陆军的战斗效能”。

图3. 蒋介石、宋美龄和史迪威合影,实际两人因工作矛盾而关系冷淡

为了切断中国这条国际生命线,日本南方军发动了缅甸攻势。1942年3月,日军攻占仰光,5月,攻占缅北重镇密支那,美英盟军和中国远征军被迫退入印度,滇缅交通线中断。

图4. 日本人俘获英国士兵

此后,为了维持对中国战场的输血,美军从印度阿萨姆邦最东端的兰多(Ledo)出发,实施了大规模空运支持中国,中国境内的主要接收地为云南省会昆明,这一段历史就是赫赫有名的“驼峰空运”。

图5. 大量由中美飞行员驾驶的运输机在兰多-昆明航线上持续运输

但从昆明到陪都重庆,仍然有长达2000多公里的崎岖山路,为了维持这条运输线的畅通,中国西南数省的民众付出了巨大的代价。自古以来,滇黔交通线就需要翻越大量山丘,其中最具代表性的一段路就在贵州省西南的晴隆县境内,后来以“二十四道拐公路”而闻名天下。

图6. 抗战公路“二十四道拐”起点处,也是古鸦关所在地

二十四道拐所在的山路自明清以来就是古驿道,山下建有关卡,称为“鸦关”或“半关”,山顶原本建有“涌泉寺”,可供登上山峰的路人小憩。1935-1936年,国民政府督办在此处修建了公路,从山脚至山顶直线距离约350米,垂直高度达260米,在倾角约60度的斜坡上以“S”型顺山势而建,蜿蜒盘旋至原涌泉寺位置(筑路时损毁),全程约4公里,是滇黔公路必经之处。

图7. 第1拐也就是上山入口处,道路保持当年的风貌

1942年中,美军派出第1880工兵营进驻贵州睛隆,驻地就在距晴隆县沙子岭镇3公里处(当地人称之为美国车站,形容其工程车辆众多)。在当地群众的配合下,美军工兵使用美国造水泥修葺挡土墙,以稳固山体,并夯实路面。当年由中美两国军民共同合作修砌的水泥墙,历经70多年岁月风雨依然坚牢如初,继续守护着这条崎岖山道的顺畅。

图8. 二十四道拐公路旁固定山体的水泥墙,由美军工程兵实施

经美军抢修后保留至今的二十四道拐公路,有效路面宽约6米,行驶完全程约需10分钟,由于道路硬化效果好,有效保障了道路的畅通。这支美军工兵一直驻守到日军无条件投降后一个多月才逐渐撤离。

图9. 由美军记者拍摄的二十四道拐全景照片

1943年,美国随军记者约翰·阿尔贝特奉命采访报道滇缅公路,他来到晴隆,并登上二十四道拐对面的山头,拍摄下在崎岖山路上蜿蜒而行的运输车队。在这张著名的照片中,长长的车队沿着“二十四道拐”的S形陡峭山路,从幽深的谷底向险峻山顶缓慢爬行,既象征着中美抗日战争的艰难卓绝,又喻示着中美团结战胜法西斯强敌的坚定决心,因此这张照片一面世即被多家世界知名媒体发表和转载,成为中美团结抗战的象征性画面之一。

图10. 二十四道拐东侧的山头,阿尔伯特曾攀爬到半山腰位置拍摄照片

1945年初,经过中美两国军人和民众的辛勤劳作,从印度经缅甸进入中国境内到云南昆明,最后沿滇黔公路直通陪都重庆的国际生命线全线打通和修复。1月25日,第一批由美军驾驶的车队通过中印公路到达重庆,蒋介石在那一天宣布“我们打破了敌人对中国的包围。请允许我以约瑟夫·史迪威将军的名字为这条公路命名,纪念他杰出的贡献,纪念他指挥下的盟军部队和中国军队在缅甸战役中以及修筑公路的过程中做出的卓越贡献”。

图11. 今天的二十四拐公路细节,相比抗战期间似乎只是多了些小树

1938到1945年间,日军曾以各种方式对滇缅国际交通大动脉进行袭击,中美两国军人共同为了保卫和抢修“史迪威公路”付出了巨大代价。随着二战的结束,这条曾经赫赫有名的的抗战生命线一度被人淡忘,就连辨识度极高的”二十四道拐“也没人清楚具体所在,有人以为是在云南境内,有人以为是在缅甸。直到2002年,一位滇西抗战史研究专家受到日本战史学者的启发,终于在贵州晴隆县寻访到了与当年照片中一模一样的“二十四道拐”公路。

图12. 新修建的6公里回头弯路取代了24道拐的通行功能

原来早在新中国成立后的1954年,考虑到二十四道拐公路坡陡弯急、通行效率低,贵州省公路局在其附近的坡面上重新设计新修了一条6公里的回头弯沥青路,将坡度大大放缓,并在山脚与二十四拐的下山路口衔接,作为国道320线的主要通车道,原二十四道拐公路逐渐少车行驶,慢慢不为外界所知。所以说,战史学者的文本考证与实地寻访相结合,才是做好历史研究的唯一途径

图13. 二十四道拐对面山头上的“防空堡垒”,目前尚未完工

今天的二十四道拐公路进行了旅游开发,当年美军记者约翰·阿尔伯特曾经攀登上拍摄的山头,矗立起一座所谓的“防空堡垒”。

图14. 对比图十,原山顶位置建起一座巨大的“防空堡垒”

这座“防空堡垒”形状的建筑物以多个圆弧形混凝土建筑物构筑成外形,硕大的仿观察射击孔如今主要用作观景窗口,即可观看二十四道拐全貌,又可一览无遗黔西南的大好河山。

图15. 阿尔卑斯上的希特勒别墅——“鹰巢”

在我看来,这座高耸的防空炮塔反倒有点类似德国南部巴伐利亚州贝希特斯加登附近,位于阿尔卑斯山上的希特勒的“鹰巢”(Hitler's eagle's nest)。值得一提的是,鹰巢是由美军第101空降师506团E连攻占,美剧《兄弟连》里的最后一集正反应了这段历史。因为鹰巢带有强烈的希特勒个人色彩(实际上希特勒本人只去过十次左右,每次不超过30分钟),所以赴欧旅游的美国游客特别喜欢到此参观。

图16. 美军攻占“鹰巢”时拍摄的照片

两者同样是战胜法西斯的象征,两者同样雄踞山头、居高临下俯瞰美景,很容易发生联想。按照规划,“防空堡垒”将建成一座抗战纪念博物馆,但愿里面的陈列和讲解能尽可能专业点!毕竟这是一处曾经有国际影响力的战争纪念地,太业余的解说只会贻笑大方!

图17. 这个角度更方便理解“鹰巢”的视野无比宽广

“防空堡垒”的前方,有一座美国战士和中国民工相互点烟的雕像,印象中曾经有一张类似的历史照片作为原型,可惜一时找不到。虽然我尚未在正史中搜索到任何关于日军直接空袭“二十四道拐”公路、或者派出特工来搞破坏的记录,但这并不妨碍这里成为中美联手抗战的一个标志性场景。

图18. 美军士兵和中国民工互相点烟的雕像

“防空堡垒”前方的木板平台也是极佳的观景点,此处最多可以容纳上百人。

图19. 今天的二十四道拐观景平台

进入景区还有一处略显庸俗的出租国军军服拍照的项目,更吸引我眼球的反倒是几辆仿造车辆:一部三轮摩托车(疑似现代仿苏制侉子)、一辆“威利斯”吉普、一辆“道奇”3.5吨卡车和一辆德国造Sdk.fz222四轮装甲车。

图20. 景区平台上摆放供拍照合影的四台车辆

最右边带有国军标记的四轮装甲车形似德国造Sdk.fz222四轮轻装甲车,但在抗战初期这些装甲车就基本损失殆尽。

图21. 德军装备的Sdkfz222四轮装甲车,这种神器早就消耗完了

“威利斯”吉普是美军在二战中广泛应用于各个战场,建造数量巨大(达639245辆),基层部队配发到营连级指挥员,可执行侦察、运输等多种功能,并在战后成为硬派越野车的鼻祖。

图22. 景区门口可用于拍照装13的“威利斯”吉普

国内能收藏原版“威利斯”的必须是土豪,但在越南美奈等一些地区还有为数不少的“威利斯”尚在使用中。原版车都是化油器版,驾驶起来那是一个酸爽。

图23. 美军的“军马”——威利斯吉普

相比较而言,“道奇”卡车才是当年运输线上的主角,数千名中美司机不分昼夜地在这条崎岖的山路上绕行,支撑起中国的抗战,也支撑起世界反法西斯战场的宏大棋局。

图24. 道奇3.5吨卡车是当时运输的主力之一

回到晴隆县旅游集散中心对面的安南古镇中,我发现了一部特别的道具日本小汽车,据说是在电视剧《二十四道拐》中所用,造型袖珍而又带有强烈的日式风格。

图25. 晴隆县安南古城中的日本道具汽车—原型是九五式小型越野汽车

经检索,发现这是一辆极为少见的日本造九五式小型越野汽车的仿制品,这种车的产量不过数千辆,四轮驱动,具有一定的爬坡性能,平时可乘坐两人,紧急情况下打开后备箱还能塞得下两人。

图26. 二战日军九五式小型越野汽车,总产量仅4775辆

可惜的是,所有这些模型,无论准确与否,统统没有找到任何介绍文字,给参观者留下的印象就是——没有人会关心这些八杆子都打不着的东西。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