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蓝田县大名鼎鼎的名寺《学士庵〉

 乡土蓝田 2022-12-29 发布于陕西

文学爱好者的创作平台
散文 / 诗词 / 小说 / 情感 

蓝田县大名鼎鼎的名寺学士庵

编文/赵長民(旭东)

蓝田县城凤鸣门外,东北方向距县城2公里的半坡地区有个杨坡头村,毗邻蓝金公路,地势比较平坦,它雄踞绣岭岭头,南与刘独庄,齐王庙接壤,北与费家新庄毗连,东西两边临沟,西隔白牛河,与八里庙相望,东有白马河潺湲不息,风景怡人。蓝田县大名鼎鼎的名寺《学士庵》就座落在村东白马河西边半坡上。

学士庵简介:
据《聚瑞网》而知,盘根寻源分析历史,学士庵是以清代三原县一張姓学士隐居于此而得名。学士庵于永禾十四年(即公元1410年)杨坡头村在东沟建关公,菩萨庙各三间,药王,娘娘洞两孔,庙植皀角树一棵,至今已621年之久了,有道士三人,相继还有庙夫三人侍庙,人口增多后,儿童供读在此就学,嘉庆二十四已卯三月上浣(皇清例赠儒林郎太学刘士峰),见已故碑文实录,村人为使后辈勤学,故修卷棚六间做教室,门额为《学士庵》。
解放后到文革前学士庵变成了蓝田县杨坡头中心小学,教育教学质量全县第一,获得了县领导和文化教育局及全县人民的赞誉,成了蓝田县小学教育的领头羊。

学士庵庙会为每年二月初四。人言要看媳妇头,就上杨坡头,要看媳妇脚,就上白馬坡(农历二月初二庙会)。
逢学士庵庙会,方圆数十里的男女老幼汇聚而来,而这地方因在半沟平台上,空间有限,进香的逛会的做买卖的,不一会就挤得水泄不通。于是不少人只能在沟塄上俯视会场,望见的尽是媳妇的头。大约下午两三点钟所谓“会圆"时,耍社火,走高跷的表演就开始了。
杨坡头的高跷出奇的高,足有丈余。扮演以《封神榜》,《三国》,《杨家将》,《瓦岗》人物居多,演出多时可达二三十杆。浩浩荡荡,甚是热闹,演员个个技艺精湛,恣态优美,步履稳健,甚至上沟下沟,如履平地,令观者咋舌。而擅长画脸谱的丹青妙手善人爷自然做了义务化装师,经他包装的生,旦,净,丑,形象总是栩栩如生。高跷表演过后,就有两台小戏演出,白天木偶,晚上皮影,多是《下河东》,《金沙滩》,《劈山救母》等剧目。
现在的庙会变成了农用物资交流,农器家具,生活用品,饮食摊点,一排排,一行行,样样俱全,生意兴隆。当庙会进人高潮时,照样敲社鼓,踩高跷,扭秧歌,表演歌舞,气氛更热烈。
现在学士庵已被批为非物质文化遗产,学士庵将以暂新的面貌展现在世人面前。
感谢《发现蓝田》参考资料

作者简介:

赵長民:网络名旭日东升。生于一九四六年九月二日,西安市蓝田县三里镇李后村赵家巷人。一九六二年八月到一九六五年七月蓝田城关中学高中六五级乙班学生,当年毕业后考入陕西理工大学文学院汉语言文学专业。毕业后在西安航天动力技术研究院向阳航天培训中心工作到退休,髙级讲师职称,荣立航天三等功。学通政史经传,爱好文学,兴趣广泛。1994年版陕西省技工学校德育教材第一副主编,主编美育章节。经济理论文章《浅谈企业管理》发表在国家核心刋物《经济科学》杂志上。退休后致力於古典词歌创作,论文曾在省上获得一,二,三等奖多篇,诗词及其他文章多次在《水为之文学》和《乡土蓝田》,《滋水美文》等平台发表,写景抒情,即事言情,不拘一格。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