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一幅版画历时数月,套色几十余次,成品瑰丽多姿,却面临后继无人的窘境!

 芍药美学笔记 2022-12-29 发布于浙江


快过年了,每家每户基本都会准备一些装饰用的年画、对联之类的。带有生肖图案的木刻版画,以及「福」字门贴是比较受欢迎的字画。

那么,你知道这些字画是怎么印出来的吗?

Vol.2356
x

还原木刻版画

李子柒曾经有期还原活字印刷术的视频,木刻版画的原理跟这差不多,工序上更加复杂一些。

图片截取自李子柒微博视频
对于不了解的人来说,版画就是印刷品,随便找个打印店就能打印出来,这种叫行画,艺术价值并不高。
版画的确是通过印刷来制作的,但制作工艺更复杂,要求更高,它是视觉艺术的一个重要门类,是一种很有价值的艺术品,和中国画、油画并称世界三大画种门类。

套色木刻版画《秋水吟》

我们平时见到的版画,画面、色彩大多比较简单,而四月今天要介绍到的这位大佬,他的作品就像绘画一样美轮美奂,描绘了很多宏大美观的自然风光,让人流连忘返。

险峻而秀丽的小密苏里河谷

遍布红岩峭壁、沙漠与仙人掌的新墨西哥州

冰雪消融形成的温尼伯湖,蔚蓝无际

金黄的草野,溪水潺潺

戈登的作品里记载着他一生的活动轨迹,早期主要在美国中西部,作品风格还比较柔和。后来搬到了加利福尼亚州居住,这时期偏爱明亮的色彩。
荒烟蔓草的北达科他州,罗斯福国家公园,一半是丘陵,一半是草地,人烟稀少,只有自在奔走的野生动物。在这里很容易有种「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泪下」的沧桑感。

十月,在罗斯福公园

到了金秋时节,漫天的黄草和深色的山体起伏交错,壮观又凄清。

美国西部的大苏尔,这里以奇、险、峻为一体的自然风光而出名。山路崎岖,海岸线曲折。

大苏尔的秋天

很多作品反映亚利桑那州的壮美风光,荒蛮裸露的岩石与坚强高大的仙人掌,美丽的佛得河从西北向东南流经山谷,其水量由西清溪、梧桐峡谷、橡树溪和海狸溪的水放大。

亚利桑那州的春天

佛得河

在加州居住时,画的卡梅尔海滩风光。远处群山环抱,绿树成荫,蔚蓝的海面宛如水晶般剔透。粉色的晚霞和金色的沙滩都是那么柔和,明媚的花儿热热闹闹地开着。

在这样的世外桃源,静得仿佛感觉不到时间的流逝。卡梅尔小镇吸引了很多作家、演员、艺术家来此居住,戈登也是其中一员。
他在这里留下的作品色彩绚烂,满满都是对生活的热情和高歌。

戈登对植物的刻画,细腻又逼真,花叶的纹理变化,色彩的过渡,阴影高光的切换,即使放大看也经得起细节推敲。
一草一木自然灵秀,倒映着天光的湖水虽是静态画面,却有种观看风光纪录片的静谧。

戈登·莫滕森Gordon Mortensen1938年出生于美国爱达荷州,在犹他州长大,并在犹他州立的大学完成了他的艺术教育。

他擅长抽象绘画和平面设计。在学校仅仅呆了一年后,他就获得了助学金,并成为精选学生团队的一员,为学校的戏剧作品设计海报和图形。

毕业后,他选择成为一名平面设计师,为许多优秀的公司及品牌工作过,其中就包括花花公子。后来,他还开了自己的工作室,并在大学任教。

在戈登的设计生涯早期,他还有时间继续画画。然而到了花花公子后,他不得不将所有的创造力投入到工作中,画笔被暂搁。
后来戈登决定放弃手边的事业,重新成为一名抽象画家。于是他拿起刻刀,每天花 8 到 12 个小时来创作复杂的还原木刻(Reduction Woodcut Print)。

1960年,20多岁的戈登已经拥有出神入化的雕刻技术了,那时的收藏家甚至还不知道这种作品叫什么。
戈登早期的作品颜色较少,尺寸较小,这也需要至少3周的时间才能完成。而后期的木刻作品往往有二十三种到四十七种颜色,最大幅的作品长1m以上,宽到75cm以上。这耗时就得用月来计算了。

我们最常见到的黑白木刻就是只有黑白两种颜色的木刻版画,制作工序也相对简单,只需要一版就可以完成。
但是当版画画面具有两个以上的不同色块的时候,就要用相应数量,画面相同的版次进行每个颜色的套印。分别拓印的颜色进行叠加最终形成整幅完整的版画。

这个工序相当耗时,可以花费艺术家数月甚至数年的时间。也因为还原木刻的难度,很少有艺术家涉足。

这样一副作品,就经历了由浅至深17次上色。

戈登的作品中又大量看似混乱却又井然有序的线条,它们组成了一幅幅变化多端的画面,美丽的自然风光跃然眼前。这来自于戈登对生活的细心观察。
面对一堆干草堆,普通人只会看到杂乱无章的树枝、树皮和零散的树叶。在这些表象下,戈登还看到了各种奇怪的、多刺的、崎岖的、古怪的形状,它们看起来很混乱,而戈登却能在这混乱中找到创作的灵感。

从杂乱无序中抽丝剥茧,发现漂亮的纹理和线条,这成了他画面的主要部分。从混乱中捕捉到灵感,这幅作品就成功了一半。另一半取决于你想创作一幅怎样的作品?
戈登善于和自己的内心对话,仿佛受到了上天的感召,很多作品就这样在思索对话中应运而生。对于艺术家来说,进入心流状态是很重要的能力

版画的神奇之处在于,直到最后一层打印出来,你才知道它最终的模样

现在普遍认为,中国是木版画的起源。为印制而雕刻成版的版画是在隋唐五代时诞生的,这与东汉以后造纸术的发明和运用关系十分密切。
以唐咸通九年所制的版画《金刚经》扉页为例,当时的刻工已是相当的精致。后来鉴真东渡将雕版印刷传入日本。日本最著名的浮世绘版画,灵感来自中国,但它们有独立的制作体系。

△大英博物馆藏的唐代金刚般若经

70后,80后小时候的课本上还有不少版画,那些苍劲的线条,古朴的色彩构成了我们最初的美学印象。如今看着它们逐渐退出历史舞台,传承都是个问题,更不要谈创新了,唏嘘不已。

△中国版画大师古元的《雪后夕阳》

不管走多远,都不能忘记我们的来处。
也希望这些优秀的作品,
能唤起每个人对美的感知。
若有人因此爱上传统艺术,
更是莫大欢喜。

本文照片仅作素材使用,
不视为与图中人物建立任何商业合作关系,侵删。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