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写作群里知多少

 一柠有个小院子 2022-12-29 发布于河北

一直认为好的群,如同一本好书,入对了,在增长知识的同时,还能让自己心情愉悦,入错了,很是无聊。除了浪费时间外,别无其他。

自己是一个话比较多的人,每当闲着无事的时候,看见群里有感兴趣的话题出现,难免会插上几句,表达一下自己的观点。对于自己不是那么感兴趣的话题,则持观望态度。

近年来发现对写字分外感兴趣,于是,一个个写作群,加了退了,退了加了,一直寻找与自己观点相符的群,就成了一个无休无止的事情。

1.初识写作群

去年简书一个专题人员用简信发了邀请,我进了群,过了大概个把月的样子,平日里异常安静的群里,突然出现几百条未读消息,好奇心驱使,爬了许久的“楼”终于弄清楚。

原来是其中一个群友违反群规,发了个人文章链接(群里规定不让发),其实这也没什么,按以往,违规群友可以自罚红包或者退群,便不会再有人说话,偏偏那天跳出来另一个群友,长篇大论讨伐了发链接的人,大致意思是,上面的群友不是进群一两天了,犯这样的低级错误,已经严重的影响到其他人。

于是发链接的人发了红包、道了歉、退了群。

到这里事情应该算是结束了,结果这时又一个群友出来发表了一些看法,建议群主多提供一些有价值的东西,如怎样写文、怎样提高自己亦或是定期组织学习等,毕竟这个群的存在是为了学习交流的,希望群主能够对无关紧要的事物加以制止。

以上两位其实是可以理解的,第一位虽说稍稍有些偏激,但至少是为了群里的秩序,第二位当然是希望在群里有所成长,建议也无可厚非。

第三个人的出现就让人有点摸不到头脑了,第二个群友建议刚出,就遭到了第三个人的强烈反对,开始的言辞激烈到最后话语中夹杂着漫骂,大意是说好好的日子不过,为什么闲的去给自己找压力。

群里其他人表示对第三个人言论持有不同意见,结果无一幸免,全部被他骂了个遍。仿佛这个世界上除了他是唯一的智者外,其他人都变成了傻子。

我是同意第二个提倡学习的群友的观点的,于是安慰了第二个群友几句,然后很幸运的我也被骂成了傻子。

这时又出现了第四个人,比较有意思的是,据他自己讲,还是个学生,却一直强调自己看透了世界,声称在群里只是为了“看戏”一会同意这个人的观点,一会点赞那个人的提议,看到第二个群友的建议,他发表出他的言论,意思是:不要胡扯了,写作的人都觉得自己写的好,自古文人相轻,怎么会听的进去别人的意见。最后一次次重复了“愿与同好争高下,不跟傻瓜论短长”这句话,说到最后,话锋一转,他很同意那个喷子说的话。

不是在“看戏”的吗?说来说去,也不知道他意欲何为,谁又是他的同好,谁又成了傻瓜,这个时候我心里的一句潜台词就变成:“这个人怕不是个疯子吧。”

在这场快要结束的战争里,群主出现了,在她惊讶于群内几百条消息时,用了很久的时间爬楼理清或者并未理清这些言论。

这期间很多群友开始说话,希望群主能够正确处理群内的问题,可群主这个时候似乎变成了一个无知少女,字是不打了,语音直接上,问大家有什么问题,如果有人觉得委屈了,可以说出来……

看着她一条条的语音,突然就觉得可笑,你爬楼爬了半天,不知道大家什么意思吗?大多数人建议的学习交流你看不见,喷子的漫骂你看不见,是不是匆匆忙忙建了个群,就算是完成任务了?一味的追求成员数量上的满足,人员素质不需要考虑一下吗?

想到这,觉得自己真是无聊,竟然会去参与这么一场纷争,于是,默默退了群。对于话比较多的我来说,或许谨慎入群,才能治疗自己话痨的毛病。

2.有的群可以让你坚持写下去

年初的时候,因为对写字的热爱,自认为单枪匹马的行动,除了无规律的偶尔自律和无限时的自虐,还会让成长过于缓慢,不如找一个组织,鞭策着自己能够成长的快一些,在经历了几天东找西寻的搜索,终于找到一篇相关文章,通读后,想到也许文中所说的群是我所需要的,在文中了解群的大致要求后,通过公众号,申请加入,群主似乎很担心我不了解规则,一条条的跟我讲着,我回复:“我明白,每周交一篇作业,否则发红包。”

自从加入这个笔友群,我果然是比以前勤奋了一点点,每周必定能够交出一篇自己写的字。这放在以前,一时兴起可以一天两三篇,没兴致时又是十天八天写不出来几行,有时候想,写字本身拼的就是稳定的输出,没有稳定的输出,水平今天像是长了,明天似乎又降了,这是不利于成长的。当然这只是我的理解。

坚持了两个月的时间,始终不敢断更,因为明白一旦断了,再捡起恐怕又会很难了,所以这个口子不能开,印象最深的是写第三篇《好的婚姻相互成长,坏的婚姻两人抓狂》的时候,断断续续从上午写到下午三点钟,已经完全写完了结尾,点了保存,登录公众号,复制、粘贴,突然发现不起作用,回头再一看文档,彻底傻了眼,文字只剩下上午保存的一点点。

心灰之余,气恼的将电脑扔出了好远,后搜索了两个恢复软件,无济于事。

生气是必然的,但这个时候似乎除了关了电脑不再写以外,只剩下化作打不死的小强重来了,前者白白浪费了一天时间,后者需要重新理一下思路,和电脑拼命,我选择了后者,寻着记忆从下午四点写到九点,总算是又写完了一遍,交了作业。

这个群人数不多,总在六十上下浮动,有的人似乎是一时兴起加了群,发了两篇文章不再坚持,于是发了第一次红包,接着连发几次,发现自罚也提不起写字的精神,便主动退了群,有的像是彻底为了发红包才加的群,自我入群的这段时间,每周有着大概三分之一的人在发着红包,仔细一看,基本还是上一次发红包的那些人。

我不讨厌红包,也不是怕发红包,只是觉得既然爱好文字,又想让自己的生活在以后有所记忆,那么,写字的初心是一定要坚持的。

写字真的很难吗?其实不是,叶圣陶的《文心》中就借由老师之口向学生传递,作文本是生活中点点滴滴发生的事情,就如同每天吃饭、睡觉、说话一样是很平常的事情。原文当然不是这么说的,这里只说一个大概意思,有兴趣的朋友可自行去翻阅。

3.遵守群规,找到相同志趣的人

每一个群里都有自己的规矩,就像一个企业、一个班级,少了管理,集体便如同散沙,推销的来了、发广告的来了、无聊的链接来了。

曾经在网上看见一句话:群里人数越多,能提供的价值越少。这句话并不绝对,只能说价值取决于你需要进入的是一个什么样的群。

七月份在简书里发了一篇文章,第二天收到简友邀请入群的消息,自去年初入简书群以后,再有入群邀请,很是慎重,多数情况下当作没看见,加入这个群时,主要因为:“无关风月,只聊写作”这几个字,看起来就像不掺杂任何杂质。

群里同样遇到了第一个添加的写作群一样的问题,无关链接、广告推销,群主一一制止,写作无关内容越来越少,个人文章链接越来越多,群成员相互之间的评论也多了起来。

某天早上打开微信,这个群又是几十条未读,爬楼读罢,原来是一个群友发了篇自己的日记文,有另外的群友评论说此文写的毫无意义。其他群友为此而抱不平的事情。

在我看来,日记文没什么不好,哪一段生活都是经历,谁不是从写日记开始,慢慢变换风格写其他文章的。

我再一次插了嘴,安慰着发日记文的作者,不知是不是自己表达方式有问题,很不幸又被某个群友当作了最初评论此文的人,实在是很无奈的事情。

对于文章来说,我的一惯态度是,不是我喜欢的文风、不是我能看的懂的,看不下去的,我不评论,因为我没有话语权,每个人喜欢的风格不一样,每个人的阅历也不同,你不能要求别人写的都能符合你自己的味道,如果你觉得别人写的差,要么你闭嘴不言,要么你就提出点建设性的意见,至少让别人知道如何修改或者如何写才会写的更好,而不是只强调别人写的没有用。

“文人相轻”在我这里是不存在的,何况我也不是什么文人,只不过没事喜欢写几个字罢了,没有学生不经过练习就能做对每一道题,也没有运动员不通过锻炼就能夺得金牌,更没有哪个作者不通过练习,就能把文章写的让全世界的人都喜欢。

所以,在我看人“文人相轻”的人多少是有点自恋的人,觉得别人都没自己写的好,觉得别人都在无病呻吟,觉得别人写的东西对你的成长没有帮助。

可是,你确定你写的就能给别人带来收获吗?就能带给别人成长吗?我想也不见得吧。

群主是在大家都讨论完才简短说几句话的,与去年添加又退掉的写作群不同,为了群内发展,群主特意在这之后总结了一篇关于如何评论、如何更文、如何避免被退群的管理办法。

这以后看着群里因发无关链接、广告问题,今天人数超一百,明天人数变九十的起落,心里只剩一句话:“没有规矩,不成方圆。”

有时候看着群内从建群起就加入进来的成员,第一次发了二维码,被警告,第二次再发某一类新闻,被群主移出群的事儿,偶尔也会觉得群主似乎有点不近人情,可又一想,爱写字的人都有着丰富的情感,不到不得已,没有人愿意抛开自己的同伴,做为群内的老成员,如果认同群内规则,除了自己遵守以外,还应该监督其他人共同遵守。

如果界定不了什么是犯规的、什么又不是犯规的,可以去咨询群主,相信会得到想要的答案,无论写作群最后会有什么样的效果,相信用心做事的群主总能找到志趣相同的成员。同样的,用心添加让自己成长的群,时间久了,你也一定能够找到,与自己契合的同伴。

写了这么多,看起来似乎有些唠叨,但总结起来,很容易,每个人总要经历过一些挑挑拣拣才能真正走进自己想要的群或者是某一条路,但中间,弯路是不可能不走的,如果顺风顺水的就到了彼岸,对于个人来讲,容易得来的,又总会显的不是那么珍贵了吧。

文|文张小白

图|网络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