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微博一天辟谣十几条消息,信息爆炸的时代,大家快长点心吧

 一柠有个小院子 2022-12-29 发布于河北

打开微博,消息处第一时间跳出了这两日辟谣信息的汇总界面,打开一看,竟有二十几条辟谣知识。

《荀子·大略》里有句话说:“流丸止于瓯臾,流言止于智者。”

意思是滚动的珠子可以被碗一样的上坡截停,不经证实的谣言会在聪明人那里停止传播。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思想,但这谣言一时间传遍全网,不知有多少平时标榜自己聪明的人也跟着做了帮凶。将那些不实消息散布的漫天皆是。

有些新闻栏目,正事还忙不过来,还要一条一条去帮助大众辟谣,想想那些传谣的民众,也真是够能整事的了。

前些天看到一篇文章名字叫作:自媒体人,多少要有点良心,文章出自一个三观很正的自媒体人之手,其中对读者与自媒体作者的解读,深以为然。

在我看来,读者在阅读一些消息与转发时一定要理性,尤其是关于新闻时事一类的文章。

现在有一些人,为了搏眼球不惜胡编乱造一些事件或是热点文章,后面的读者呢,不知是顺手为之,还是有什么别的想法,总之,是被那些不实的消息裹挟着当了帮凶。

造谣人的目的我们不知道,但那些当帮凶的人也未必见得好到哪里去,至少个人独立思考上,一定是欠缺的。否则,也不会不经思考便胡乱跟着别人传播了。

记得去年,有一次在一个很活跃的群里聊天,正聊得热火朝天的时候,其中一个网友抛出一个视频。

打开一看,内容讲的是一个大概七八岁的孩子被人拐到某个地方,人贩子口音是哪个地方,孩子正在遭受虐待,视频到最后希望大家转发,打击人贩子,救孩子于水火。

我问那个群友:“你查证了没,这是真的吗?”

群友说:“没有,朋友圈有人转的,就转了一下。”

当时内心的潜台词是自己都不知道真假,怎么能跟着往外发?但因为现实里没什么交集,只在网上闲聊,我不当键盘侠,自然也不能直接去质问群友。

于是,我把视频内容一个字一个字敲下,去网上搜了一下,果然,曾有官方几年前就出来证实过,那个视频内容是虚假的。

把那个官方消息发到聊天群里,那个发视频的群友:“原来是假的啊,以后不能再转发这些东西了。”

其实有时候想证实一件事是不是真的,有很多方法,最简单的就是去搜一搜网络,找一找官方消息,没经证实的消息,先看,先不要急着去传播,就算自己并不是个智者,但也别让聪明人觉得你是个傻瓜。

相信大家一定见过那个谣言,年初,疫情严重的时候,有人造谣武汉病人太多,以至于病人病死无人管理,只能停尸在走廊上,随后那条消息被很多人转发,在一时间大量涨粉,造成很多人的恐慌,最后被证实:假的。

信息爆炸的时代,有些自媒体作者为了流量,简直可以说是丧心病狂,这个时候,作为读者就需要头脑清醒,做出自己的判断了。

我的朋友圈里,以前有几个年纪稍大的人,在我看来本该在一些事件的真假上能够独具慧眼,可不知为什么,经常能看到她们转发一些诸如”能干出这事,真不是人,转死她“、”早上醒来,发现某事,震惊!转发“一类的文章。

说实话,看到这类型的文章,我首先想到的不是这篇文章写得如何,是否标题党。我想到的是,转发这篇文章的人,内心该是什么样子?是不是阴暗代替了少有的阳光?

在这个信息大爆炸的时代,作为读者,即使书读来的不多,也该懂得区分什么是善恶。

在这个信息大爆炸的时代,作为自媒体作者,即使为了生活,也该记住那句:“自媒体人,多少要有点良心。”

即使做不到“手写我心”也不该为了流量去祸害那些不懂思考的读者。

想到另外一名自媒体大咖说的一句话:“一个作者,哪怕是一个小作者,也要有责任感,要为自己每一个观点负责任,不是所有的读者都有自己的思考……”

她说这句话是有原因的,作为某个平台的大咖,有粉丝私信她是常有的事儿,有一天,她一个粉丝私信她说自己离婚了,因为看了一篇类似“如果男人这么做,就是不爱你”的文章。

你看,因为一篇文章就能决定自己婚姻大事的人是有的,或许还不在少数。

冰心说:“读书好,多读书,读好书。”

为什么要多读书,读好书,因为多读书,读好书才能使人明智。好文章,好新闻,也如同好书,是能够使人明智的,但问题是对于读者,要懂得如何去鉴别,更要学会怎样去思考。

最后,希望不管是作者还是读者,都能做到不传谣,不信谣,多鉴别,多思考。

END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