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曾国藩灭了太平军,为何不挥师北伐进京称帝,不是不想而另有隐情

 大风兮云卷云舒 2022-12-29 发布于天津

1864年,湘军攻下天京,洪秀全的太平天国彻底被曾国藩消灭,曾国藩拥有极佳的机遇可以称帝,那时候的曾国藩手握重兵,又有高官厚爵,自己不仅因消灭太平天国而名满天下,并且在当时大清国,没有人的实力在曾国藩之上,以前清廷曾许诺:谁消灭太平军,就封谁为王!

殊不知,曾国藩消灭太平天国后,如今却只给他封了一个侯爵。曾国藩的部下多次向他提议自立为王,与清廷平分天下,那么,曾国藩在占尽优势的情况下,为何放弃称帝,而继续做忠臣,还裁撤了自己一手打造的湘军,背后到底有何隐情?

首先曾国藩确实有实力称帝

清军的战斗能力在与太平军作战中暴露无遗,清军已经不堪一击,相反湘军在和太平军作战中,经过实战锤炼,可以说是所向披靡,无坚不摧,如果清军真的强大,朝廷绝不会派曾国藩招募湘军剿灭太平军的,所以说清军比太平军还弱,太平军有比湘军弱,以此推理,曾国藩用自己的湘军,歼灭清军,进而称帝,可以说是易如反掌。

其次曾国藩真的不愿意称帝

曾国藩不愿意称帝,最直接的原因是不愿重蹈太平天国的覆辙,太平天国京城南京被攻克后,城里的太平军残部遭受了残酷的屠杀,洪秀全的亲属被凌迟处死,其他战俘以及太平军男丁女眷无一不被杀头。

曾国藩心里非常明白,假如自己称帝失败,那么太平军的下场将是湘军的下场,洪秀全的结局将是自己的结局,想到此处,不禁心头一颤,圣人云“君子不立危墙之下”曾国藩一代大儒,不可能不明白其中利害!

再者曾国藩坐不了天下

为什么这样说呢?一是接管满清的天下,必须有一整套文臣武将班底,曾国藩没有这样的班底;二是从军队数量来讲,曾国藩的湘军总数不够;三是曾国藩占领南京后,如果想称帝,那么第一件事就是北伐,但是曾国藩根本无法得到北方势力的支持,满清从东北入关,背后有强有力的后盾,曾国藩没有,如果强行北伐,必然重蹈李自成覆辙!

另外曾国藩从未准备称帝

曾国藩不但是儒学高手,并且曾在仕途披荆斩棘几十年,深知除非是天时、地利,人和、三者皆具,不然称帝毫无疑问是一件因小失大,乃至众叛亲离的事儿!

那时候的社会,伦理道德还是占据主流的观念,“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还占有正统。所以在地处江南,人心厌战的不利条件下,曾国藩如果贸然称帝,必然引来难以想象的恶果。

曾国藩称帝得不到大多数人的支持

最终一点,曾国藩假如真的称帝,手底下的人真的会全部支持拥护他吗?无利不起早,都要有一个奔头才会跟他做杀头的事,但是当时清朝的战功封赏却非常好。手底下人都被朝廷封赏,他们不可能放弃眼前的利益,而去盲目追求有杀头风险的不确定未来。

如果成功获得的利益也不会比眼下好多少,如果失败将一无所有,所以,其中利弊得失,再明白不过了。曾国藩真正称帝,是不会得到多少人真心支持的,尤其是底层士兵!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