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传统民居 || “门堂之制” VS 万字纹“卍”

 北京的骑士 2022-12-29 发布于北京


图片江南民居的门与堂


图片
何谓“门堂之制”
图片
中国传统建筑文化博大精深,许多看似不经意的建筑布局或设计,背后却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
有心观察即可发现,中国传统民居建筑多以建筑群的形式出现,而鲜有单体建筑。比如,二进院落、三进院落都是较为普遍的存在。多进院落的建筑往往包括大门、影壁、屏门、堂屋(正房)厢房(偏房)正院、偏院……哪怕最极端的情况--一幢房子简单到只有一进院落,那也得有一个大门和一个堂屋,而且这大门和堂屋也是分开的。这就是所谓的“门堂之制”。
门堂之制源于先秦时期的“礼制”礼制为处于不同社会地位的人确立了行为规范,并由此延伸至建筑形制布局中:门与堂分立,讲究内外、上下、宾主有别;从正房到厢房、正院到偏院等不同的居住位置,象征着居者身份的高低。这是上千年来被严格执行的门堂之制。
门、堂分立之后,门逐渐有了独立的屋檐和柱廊,由此形成门房或门廊。由于礼制对门的尺度和形式有明确规定,所以,门也成为主人身份尊卑的象征。因此,人们往往通过传统中式建筑中门的样式便可获知这家主人是王侯、士大夫还是平民百姓。

当建筑形制上升到国家礼法的高度,门堂之制便成为礼制的一部分被流传下来。因此,中国传统民居建筑便多以建筑群的形式出现在华夏大地上。

图片

院门一瞥 





图片屋檐椽头上的万字纹


万字纹“卍”:庄重而灵活的装饰图案
“卍”图案本是佛教的一种标志。佛教认为它是释迦牟尼胸部所现的瑞相,有吉祥之意。唐武周长寿二年(公元693年),武则天将“卍”定为汉字,并读作“万”。
中国佛教经文将“卍”解释为“吉祥万德之所集”,故而为历代中国人所喜爱。后来,古人还赋予其一个专属的名字——万字纹,并将其应用在建筑、家具、玉器、丝品乃至各种穿戴饰品上,囊括了生活的方方面面。
如今,我们依然能在众多古建筑中见到万字纹的身影。比如故宫太和殿、中和殿殿顶的飞椽上,又如乾清宫、坤宁宫的门格花窗上,都有万字纹。由于佛教中使用的转经筒都是从左向右转的,所以万字纹都按顺时针方向划作“卍”,寓意万物循环、宇宙永恒。
万字纹四端再向外延伸,可演化成各种锦纹,寓意万福万寿、绵长不断,也代表自然和谐统一。然而,历史上纳粹党却曾将万字纹“卍”翻倒过来成“卐”以作为其特殊标志。所以,有人说这简直是对佛教的亵渎。不过,邪恶的纳粹主义终被正义世界战胜,现在只有象征吉祥如意的万字纹继续存留人间,为人们祈福,讨人们欢喜。

在现代设计中,建筑窗墙门格、立柜门栏乃至吊顶装饰等依然常常刻有连缀而成的“卍”字符,古典而时尚。现代万字纹采用方形架构搭配延续的线条,再结合旋转对称的样式,给人一种庄重而灵活多变的形象视觉冲击,极富艺术美感,别有一番风韵。

图片

民居房门上的万字纹

图片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