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学海泛舟】俞思义︱学习诗词偶得(六)

 陈晓春 2022-12-30 发布于江苏






学习诗词偶得(六)

作者:俞思义



【诗中的警句】

各种修辞手法是不能做逻辑分析的。比如“借代”(如用红领巾代表少先队员)就不能说是偷换概念。“夸张”不能说是不符合实际的假判断。

“警句”指简洁而含义深刻动人的句子,主要用来激励和告诉当事人某些道理,提醒人们在生活中时刻保持着某种精神品格,所以也叫醒句。警句往往强调某一方面,引起人们重视,是不能做逻辑分析的。比如鲁迅曾说过:“忠厚是无用的别名”,这不是否认“忠厚”提倡刁钻。这就和“人善被人欺,马善被人骑”一样,只是警示在某些情况下,不能一味地忠厚。比如当反动势力无理地打压胁迫时,就不能忠厚地退让。再如“一分耕耘,一分收获”,不能理解为“只要有一分耕耘就必然会有一分收获”,也就是不要把“一分耕耘”看成是“一分收获”的充分条件。事实上一分耕耘,可能因天灾人祸而得不到一分收获。这一警句只是强调耕耘的重要性。周恩来同志在南开大学读书时,写了“与有肝胆人共事,从无字句处读书”这副自勉联。“有肝胆人”指的是有理想有抱负人格高尚的人;“无字句处”指的是在实践中将书本上的知识消化、吸收、提高。并不是不要书本。同样“打死会拳的,淹死会水的”也不能说违背矛盾律。

毛主席《水调歌头·重上井冈山》结尾几句是:“可上九天揽月,可下五洋捉鳖,谈笑凯歌还。世上无难事,只要肯登攀。”这“世上无难事,只要肯登攀”也是警句。“肯登攀”只能是“无难事”的必要条件,而不是充分条件。但这里仅仅强调只要肯干,上九天揽月,下五洋捉鳖都不在话下。

END

作者简介

俞思义,1933年生,在中学教学语文21年,在高等院校教学普通逻辑等21年。从南京晓庄学院退休。

我的昵称是集义所生。六岁时读私塾,先生为我起了“集生”为“字”。这个“字”源于《公孙丑章句上》,公孙丑问孟子何谓浩然之气时,孟子所说的一段话。其中有一句是(浩然之气)“是集义所生者,非义袭而取之也。”意思是,浩然之气必须积善,做任何事都要合乎义才能生成,而不只是行一事偶合于义,便可取得的。我用“集义所生”作为昵称,也是一种纪念吧。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