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幅画是近代著名画家吴湖帆的作品,名为《巨嶂层云》。可能很多人都会好奇,层云看见了,巨嶂在哪里啊?所谓巨嶂,就是巨大的山。很明显,在很多人的认知里,北宋范宽、郭熙等人笔下的山水,才叫巨嶂。吴湖帆在画中描绘了一组起伏绵延的群山,在气势上达不到巨嶂的标准。 别着急,再仔细看看,就会有新的发现。画面上方,云海翻腾,遮住了视线。结合题跋中的诗句“巨嶂滃层云”就明白了,高山被云气遮挡,吴湖帆采用小中见大的手法,把足够的想象空间留给欣赏者。画中的巨嶂,在画家心中,也在欣赏者心中。通过精神活动把画家和观众联系起来。不要小看这种表现手法,可以体现言有尽而意无穷的妙趣。
《巨嶂层云》有两个特地,第一个是巧妙处理了藏与露之间的关系。第二个是运用北宋郭熙画山水的技法,体现了吴湖帆扎实的基本功。作为近代画家,都知道远追宋元名家风采,是一条相对正确的艺术道路。可是宋元时期的作品去哪里才能看到呢?别人没有这个条件,吴湖帆却有。他本人就是享誉江南的收藏家,还曾北上故宫整理书画藏品。 见过真迹,就知道卷云皴到底什么样,蟹爪树如何枝杈交错。对他而言,广博的见识,深厚的学养,都是创作路上的养分。他的仿古山水,有真正的古人气息。和他同时代的画家,大多通过清初四王作品学习传统,没有他如此正宗。
可能有些朋友还看出一个问题,如果按照画坛南北宗论的划分标准,这幅《巨嶂层云》呈现的是北宗山水画风格。这又是为什么呢?首先,南北宗论的划分标准只是一家之言,是否科学有待商榷。对于一个连发明创造者都说不明白的理论标准,只会被慢慢淘汰。 其次,写实和写意都是创作方法,运用得当都能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巨嶂层云》在整体风格上偏向写实,既是对宋人院体风格的继承,也是画家能力的展示。第三,就作品内容而言,层云把巨嶂高山遮挡,已经是写意了。倘若笔墨运用上逸笔草草,会让作品显得空洞无趣。
好的山水画看过之后,会有一种咫尺千里的感觉。为了营造出空间感,画中虚实两部分由江水隔开。这就解决了空间转化的问题,从近到远,一点点提高视线,最终把重点转移到茫茫云海。 《巨嶂层云》通过浪漫的表现手法,画出了雄伟壮阔的味道。这种味道就是宋代山水画的气息,面对令人叹为观止的高山,虔诚膜拜。为了画出新鲜感,吴湖帆把山藏到了云海里,同样让人肃然起敬。
技法传统,构思新奇,内容和形式完美结合,让人感受到宋画山水的气势与浪漫。这就是吴湖帆对宋画的理解,让更多人体会到传承千年的古雅韵味。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