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1945年8月,日本投降前夕,吴淞海军司令的官邸内,保岛中将和一名中国男子面对面而坐。 两人商谈了约半个小时,随后男子离开,只留下保岛独坐沉思。 一天后,一支日军车队从海军司令部驶出,来到了南京郊外。 早早等候的新四军战士们立刻拦停车队,将车上装载的军械搬了下来。 随行的日军仿佛得到了命令,丝毫没有反抗的意图。 就这样,新四军军长陈毅不费吹灰之力,将六十辆车的装备收入囊中。 消息传到了延安,朱德特意打来电话恭喜:“这下你可成了一个大财主了!” 日寇为什么会这么好心给新四军送装备?这名中国男子又到底是谁? ![]() 01.巧获情报这名中国男子,真名叫做卢志英,1905年出生于山东的一个贫农家庭。 当时清政府刚刚放开了东北禁令,允许汉人迁入东北。 卢志英一家也在此次闯关东潮流中,来到了黑龙江谋生。 长大后,从小便不安分的卢志英参加了冯玉祥组织的国民军。 由于他读过书,加上颇有胆气、枪法精准,很快被一路提拔,当上了营长。 大革命失败后,冯玉祥率军返回陕西。 ![]() 卢志英对上司不敢反抗国民政府的行为很不满,拉着他所在的营跑到了甘肃、宁夏交界,准备自己单干。 可惜很快被围剿了,卢志英被迫逃亡北京。 也就是在这里,他受马列主义影响,加入了中国共产党。 他当时没有文凭,每天只能偷偷混入学生中,到各个大学旁听。 在他坚持不懈的努力下,自学学会了英语、德语等四门语言。 后来,组织上看中了他胆大心细的特质,把他调到上海,专门从事地下工作。 没想到,他传奇的人生正由此开始。 ![]() 1932年,卢志英来到了江西德安,此时他的身份是赣北保安司令部上校主任参谋。 究竟是怎么回事呢?原来保安司令莫雄,早就和我党取得秘密联系,卢志英此行是作为助手前来协助莫雄的。 而蒋介石对于“剿共”非常重视,给江西各地小军阀开出的价码也很高。 只要你能剿共,愿意剿共,一大堆“司令”、“少将”随手就封出去了。 为了把莫雄打造成“剿共名将”,以便混入更高级别的会议,卢志英想了一个妙计。 ![]() 他联系了当地的红军游击队,让他们假意和莫雄部队交火,丢下大量武器装备,让莫雄部队缴获。 等过段时日,再悄悄送还给红军。 他还故意透露一些不关键但真实的信息,以真混假,上报给蒋介石的司令部。 靠着这一招,莫雄屡次获得嘉奖,甚至得以混入蒋介石在庐山召开的绝密会议。 莫雄在会上得到了一个情报:蒋介石计划调兵百万,发动第五次“围剿”。 为了把情报传递给苏区,卢志英绞尽脑汁,最后决定把情报分别写在四本《学生字典》上,派人紧急送往联络点。 这对中央红军突破包围圈起到了关键作用。 ![]() 莫雄由于有功,被升官为贵州保安司令,负责配合围剿红军。 当时,红军在贵州毕节留下了不少伤员和一部分掩护部队。 蒋介石得知了这一消息,便下令莫雄进剿。为此,还大方地把国军主力63师划给莫雄指挥。 而卢志英了解到63师师长陈光中贪酒好色怕死的特点,终日陪着他痛饮,还假装要给他纳妾,就这样成功让陈光中忘了剿共这回事。 红军殿后部队要途经毕节,卢志英故意渲染红军不可战胜的故事,对陈光中说: “蒋委员长百万大军都消灭不了红军,咱们这几千人能顶什么事呢?” ![]() 陈光中担心上面责怪剿共不力,卢志英便说: “等红军来,咱们先撤一步。他们在这也呆不久,等他们走了,咱们再回来。只要毕节不丢,蒋委员长也没有理由办我们。” 陈光中当即同意了卢志英的建议,还连连夸他神机妙算。 就这样红军不费吹灰之力得到了一座空城,休整过后,重新踏上了征途。 ![]() 02.潜伏上海全面抗战爆发后,卢志英奉命来到苏州附近开展游击战。 他积极地发动群众,团结抗日力量,在阳澄湖畔多次痛击日伪军。 日伪军极其痛恨这支部队,调来大批人马对游击队围追堵截。 部队不幸被打散,卢志英随军撤到了安徽山区休整。 而为了打入敌人内部获取情报,中央紧急把精通日语的他调往上海,卢志英再次重操旧业。 他在上海开了一家面包厂,一边发展线人,一边还要想方设法筹措经费。 为此卢志英化名周育生,很快交到了不少汪伪政府高官。 ![]() 从他们口中得知,日本驻吴淞海军司令保岛是个中国通,而且还对中国古代音乐颇有研究。 卢志英计上心来,决定搭上保岛这根线。 他组织了一场曲艺会,邀请不少演奏家前来。保岛得知后,也兴致勃勃地来观看。 而卢志英从小就对二胡情有独钟,此时正好派上用场。 在开曲艺会之前,他先找到名师学了不少技巧。 然后又在曲艺会上演奏了二胡名曲《春江花月夜》,博得了满堂彩,连保岛也拍手称赞。 卢志英趁机下台举着酒杯,用日语说道: “久闻中将阁下对敝国丝竹颇有了解,今日能否有幸得闻?” ![]() 保岛大吃一惊,他没想到这个小小的面包厂老板,日语竟然说得如此纯正。 他上下打量了一番,见卢志英衣着光鲜,一副文人雅士的样子,心里先存了几分好感。 保岛举起酒杯,说道:“既然如此,那便献丑了。” 说完,保岛也用古筝演奏了一曲《秋山冈日》。 卢志英抓紧机会,大肆称赞:“保岛将军文才武略,即便嵇康在世,在古筝上也比不过将军。” 保岛听得心花怒放,待其走时,卢志英又适时地奉上一架魏晋古琴,这下保岛更开心了。 ![]() 从此以后,保岛便多次来到卢志英家里探讨琴艺。 卢志英抓住机会,把自己包装成一名有求于他的商人。 还准备了不少钱财,每次喝茶后都将其夹入书中,然后送给保岛,借口道: “这些都是鄙人对琴艺的一些见解,还请保岛中将多加指正。” 保岛看到里面的钱后,大感卢志英通晓人情世故。 借此卢志英又提出要开办咖啡馆、药厂、三轮车制造厂,保岛自然满口答应帮忙。 而卢志英则从中安插了一些地下党员,作为情报中转站和联络点。 每逢节日,卢志英也会前往司令官邸拜访。当然,送钱送礼肯定是少不了的。 于是,卢志英和保岛的关系越来越好,保岛也认为他是一个“懂规矩”的商人。 ![]() 靠着这层关系,卢志英在上海的情报工作开展得更顺利了。 1942年开始,抗日战争进入最艰难的时期。 新四军在与日寇的作战中,有不少战士负伤,根据地急需大量的药品。 组织上联系了卢志英,要他想办法搞一批药品送来。 但日军对根据地层层封锁,想要送过去并不容易。 关键还得用好和保岛的关系,他面见保岛,说自己的老家饱受“共匪”袭扰,想要成立一支保安队,还说想要送些枪械弹药过去。 保岛一听,大为满意:“周先生能为帝国分忧,实在忠心可嘉。” 当下大笔一挥,给卢志英签了个通行证。 于是卢志英将药品藏在车厢内,一路顺利通过日伪军设下的关卡,将物资送到了刘少奇手上。 ![]() 当抗战即将结束时,国民党和日本人达成协议,要日军只向国民党军队投降,不能向八路军、新四军缴械。 因为蒋介石这时已经开始盘算打内战了,他不想看到武器装备落入共产党手中。 而保岛的吴淞海军司令部中,存放着数目不小的军火。 如果能搞到手,无疑对缺少枪支弹药的我军是一个巨大的补充。 恰巧此时保岛在为自己的人身安全忧虑,还没有决定向哪方投降,于是卢志英决定孤身一人找保岛谈判。 ![]() 03.孤身谈判吴淞司令官邸中,卢志英和保岛面对而坐。 保岛早已没有了刚来中国时的志得意满,此时的他,垂头丧气宛如一条丧家之犬。 他率先开口说道:“不知周先生来找我有什么事?” 周先生指的是卢志英的化名:周育生。 还没等卢志英回答,他就又说: “周先生,我现在也自身难保,只怕帮不了你什么忙了。” 卢志英说道:“保岛先生,我知道司令部还存有一批军火,想请你把那批军火交给我。” ![]() 保岛呆了一下,随即大笑起来:“周先生为什么要那批军火?难道你是共产党吗?” “为什么这么说?”卢志英反问道。 “只有共产党才会在这个时间点找我。”保岛解释道。 “想必你也知道,皇军只会向国军投降,而不是共产党的军队。如果你是国民党,只要等着接收就行了,何必现在来呢?” 卢志英大笑道:“保岛先生真是一个聪明人,但我还是坚持我的请求,希望你能够答应。” “为什么?”保岛说道。 “这些年,谁真的在抗日,谁又在借抗日之口行攻击友军之实,阁下也很清楚。作为阁下的朋友,我真诚地希望您不要为虎作伥。” ![]() 卢志英顿了一下,继续说道: “新四军就在苏北,离上海不过一二天的路程。而国军呢?如果您答应了,日本投降后您的安全我可以保证……” 保岛沉默无言,面对这既是威胁又是劝告,他的心在反复挣扎。 他深知共产党人的厉害,卢志英潜伏在自己身边这么久,直到今日他才发现。 那么上海呢,上海此刻还不知有多少地下共产党。 保岛站了起来,在房间内来回踱步。平心而论,他对国民党没有好感。 对新四军,他是一种痛恨夹着敬佩的情感。 他既痛恨新四军不断给他带来麻烦,也敬佩他们在日军的包围下顽强抵抗。 ![]() 平常自己身边的汪伪官员,无不是踩着自己同胞的血肉来讨日军欢心,身为军人的他,心里也厌恶着这些人模狗样的东西。 终于,保岛开口说道:“我可以把军火给你,就当作是朋友临别之间的赠礼吧。” 卢志英伸出手,同保岛握了一下:“希望下次见到你,是以真正朋友的身份。” 一天以后,载满六十辆卡车的军火准时送到了新四军手上。 陈毅军长得知了卢志英孤身说服保岛的经过,感叹道:“这财发得真不容易啊。” 卢志英成功完成了在上海的卧底工作,回到了新四军总部。 ![]() 04.尾声 牺牲但没想到,保岛这辈子再也没能见到“周先生”。 1947年,解放战争已经如火如荼打了一年。 此时卢志英的身份,变成了上海国民党军统区室副主任。 同年3月,地下党人张莲舫被捕,在军统的审讯下,他将卢志英供了出来。 在危机四伏的日占区存活下来,卢志英却没能躲过军统的搜捕。 特务们对卢志英用尽刑罚,但尽管血肉模糊,他却坚决不肯透露任何信息。 特务见硬的不行就想来软的,又抓来卢志英的妻儿,企图以此让他软化。 ![]() 妻子看着他被打得不成人样,泪流满面。 卢志英挣扎地安慰她说: “不要在他们面前哭,反动派总有灭亡的一天,胜利的曙光终会到来的。” 随后,卢志英被押送到南京军统总部,又被多次拷打、用刑,左手被打烂,双脚也被打断。 但他仍然不投降。 1948年12月17日,卢志英即将被特务处决。 临终前,他借来纸笔,写下“胜利在望,死而无怨”八个大字交给看守。 在寒风凛凛的南京冬夜,卢志英英勇就义。 ![]() 1949年10月1日,毛主席在天安门城楼上宣布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卢志英期盼多年的愿望终于实现了,可惜他未能亲眼得见。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