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向晖 胡宗南秘书 熊向晖,中共情报工作史上最具传奇色彩的人物之一,被毛泽东誉为“一个人能顶几个师”,同时人称情报系统龙潭三杰“后三杰”之首。 1936年,熊向晖考入清华大学中文系,后于1938年在黄埔军校第七分校15期学习 。他早在清华大学期间他就秘密加入中国共产党,后遵照周恩来的指示,进入到国民党胡宗南(时任第八战区副司令长官,后任第一战区司令长官)的部队,从事秘密情报工作。 军校毕业后,熊向晖作为胡宗南的侍从副官、机要秘书,成为了胡宗南的亲信,负责处理机密文电和日常事务,起草讲话稿。1943年,熊向晖获得了一份胡宗南为进攻陕北地区而作的战略部署的情报,并立即报告了党组织,党中央向外界及时揭露了这个阴谋,使之破产。 1947年9月,熊向晖到美国凯斯西储大学研究院攻读政治经济学硕士,之后不久,胡宗南知道了熊向晖的真实身份,气得暴跳如雷。1948年9月获社会科学硕士学位,于1949年回国。 谢和赓 白崇禧机要秘书 谢和庚是广西桂林人,1933年秘密加入中国共产党,后奉命打入察哈尔民众抗日同盟军,先后任冯玉祥和吉鸿昌的秘书;后党中央派他回到广西老家,利用家庭影响打入桂系军阀上层,成了周恩来、董必武、叶剑英直接领导下的“特密”地下党员,代号“八一”。 通过生活上、工作上点点滴滴的积极表现和努力积累,谢和赓逐渐取得了白崇禧的信任,并日渐得到重用。谢和赓在当差四个月之后,即被授予一枚第五路军总部的“特别出入证章”,凭这个证章,无须岗哨通报,可随意出入李宗仁和白崇禧的住处。 抗战爆发后,白崇禧到南京就任副总参谋长,谢和赓被白崇禧任命为中校机要秘书;在武汉时,白崇禧让谢和赓写一份《军队政治工作与群众政治工作之关系》的讲演稿,谢和赓找到李克农,请求党组织给予帮助。李克农向他提供了大量的材料。谢经过三天三夜,终于写成,由李克农转交周恩来审阅。李克农连夜找到周恩来,周恩来认真推敲文句,对讲演稿进行了较大修改。 1942年,谢和庚和恋人王莹分别以国民政府海外部海外视察员、学习员的身份赴美留学。谢和赓先后进美国世界事务学院和美国西北大学费城州立大学研究院学习。王莹进入了贝满学院和耶鲁大学去学习,另外还在邓肯舞蹈学院学舞蹈。 1954年,夫妇俩身份暴露,双双被美国移民局投进了哀离思岛监狱。周总理得知后,马上指示外交部,通过第三国向美国进行交涉。用朝鲜战争中的美国战俘换回了王莹和谢和赓。 汪锦元 汪精卫随从秘书 汪锦元,是一个中日混血儿,父亲在日本留学期间,与其母亲相爱结婚。9岁那年,父亲去世,母子两人生活非常的艰难,一直到1929年,汪锦元学成回国,由于精通日语,便在日本一家报社工作。1936年,受日籍共产党员西里龙夫的影响,汪锦元在上海加入中共。 1938年初,汪锦元奉命打入伪上海市政府秘书处。由于其有一半日本血统,日语熟练,办事认真负责,深得汪精卫私人秘书周隆庠的信任和欣赏。1940年9月,汪锦元因周隆庠推荐去了南京,并打入“汪公馆”,做了汪精卫的随从秘书兼日语翻译。 从1940年到1942年的两年多中,汪锦元随汪精卫参加了和日本人的一些会谈。汪锦元抓住一切时机搜集汪伪和日本军国主义“交易”的各种情报。例如,汪精卫与日本方面签订的卖国密约《日支新关系调整纲要》,汪精卫从日本政府得到的武器,汪精卫处来往人员的情况等绝密情报。这些情报都被汪锦元迅速送交南京情报小组,又由上海情报部门经秘密电波传到延安,受到周恩来的称赞。 1942年8月,汪锦元等人因西里龙夫牵连被日本警方逮捕。1945年5月,汪锦元等人获释后随新四军联络部部长扬帆来到新四军淮南根据地。经了解审查和上级组织批准,汪锦元恢复组织关系。 赵荣声 卫立煌秘书 安徽安庆太湖人,燕京大学新闻系毕业。1935年在“一二·九”运动中加入中国共产党。1937年春去延安,受到毛泽东等领导同志的接见,后参加丁玲领导的西北战地服务团,任通讯组组长。 1938年2月,赵荣声受组织派遣,到国民党第一战区司令长官卫立煌部做统战工作,任卫立煌的少校秘书。他在和卫立煌将军长期相处中,宣传中共的主张、理论和政策,促使卫立煌抵制蒋介石反共打内战的行径。 有一次,卫立煌突然提出一个问题:“我参加共产党好吗?怎么参加呢?”赵荣声不知如何回答,卫立煌就让他去延安找朱德问。最后赵荣声说:“我去八路军西安办事处问问林伯渠吧?”卫立煌同意了,专门拿出100元私房钱,让赵荣声去找林伯渠。林伯渠指示:“回去告诉卫立煌,好好做一个革命的国民党员,做一个真正实行孙中山革命主张的国民党员,这样对于中国革命的贡献比参加共产党更大一些。” 刘少奇从延安到洛阳找赵荣声秘密谈话,嘱咐赵荣声长期隐蔽下去,等待时机,并要做好随时应变的准备。另外,他在掩护共产党、八路军工作人员和为中共组织、革命军队提供情报和物资方面,也做了大量的工作。 全国解放后,赵荣声进入工会系统工作,后调到《工人日报》社。1958年,由于赵荣声“卧底”的历史无人知晓,被划为“右派”,下放山东改造。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党组织复查赵荣声历史,所有的不实之词全被推翻。 阎又文 傅作义秘书 阎又文是山西省万荣县人。1936年,就读于山西大学法学院。1938年,在傅作义部队的我党地下党员潘纪文经长时间观察阎又文后将其秘密发展为中共地下党员。1939年11月在延安七里铺训练班第二期结业后,被中共西北局社会部安排到国民党西北军阀马鸿逵部队。寻机转入晋军傅作义部。阎又文与傅作义是山西荣河同乡,逐步取得傅的信任后,在傅作义处担任文书,秘书。升任少将新闻处长、奋斗日报社长、华北“剿匪”总司令部政工处副处长。 1949年1月,解放军一举攻克天津,切断了傅作义海上逃跑路线。阎又文力劝傅,我部非蒋嫡系,投靠蒋绝非上策,如今丢掉整个华北,老蒋怎能放过你。与马会和,如今整个北平被解放军百万大军包围,所以此路不通。第三条道路更不可采纳。如果对抗解放军,北平文化古城将遭到毁灭性破坏,你将成千古罪人。最终,阎又文指出第四条道路——跟共产党谈判。 在争取傅作义和平起义的过程中,阎又文发挥了重要作用。后来,阎又文曾代表傅作义与中共和谈。1949年1月22日下午6时30分,阎又文以华北“剿匪”总司令部政工处副处长的身份,正式宣布北平和平协议和傅作义的文告。新中国成立后,阎又文成为水利部部长傅作义的办公厅主任。1962年9月25日,阎又文因患食道癌去世,年仅48岁,葬于八宝山革命公墓。 新中国成立后,他明为国民党起义将领,实为党的统战工作者。直到他逝世31年后的1993年,阎又文的真实身份才为其子女得知,而他的故事和功绩,仍不为大众所知。 2009年是北平和平解放60周年,正在北京市档案馆展出的“北平和平解放史料展”, 阎又文,这个陌生的名字,与刘厚同、何思源、傅冬菊三人并列为北平和平解放的功臣,肖像置于显著位置,这才拨开了真实版“潜伏”的冰山一角。 沈安娜 蒋介石身边的红色速记员 1915年,沈安娜出生在江苏泰兴的一个书香门第。1932年入读上海南洋商业高级中学,结识了在中共特科从事秘密情报工作的中共党员华明之。1934年,由于没钱缴纳学费,沈安娜选择了收费低且学期短的中文速记学校。 1934年冬,国民党浙江省政府要招一名速记员。中央特科领导王学文希望沈安娜能承担这个工作。经过考试,1935年1月,沈安娜被正式录用为浙江省政府秘书处议事科速记员。 在组织的指挥下,沈安娜将国民党的计划以及武器装备、公路碉堡的附件、图表等重要情报,用特殊药水写在信纸背面,然后正面写一般的家信。王学文派华明之到杭州取情报。华明之和沈安娜有时在茶室里会面,有时装扮成情侣在西湖碰头。1935年秋,经王学文批准,沈安娜和华明之在上海举行了婚礼。 1938年至1949年,在周恩来的指派下,她打入国民党中央党部作速记员,以国民党特别党员身份作掩护,在蒋介石主持的党、政、军、特高层会议上为共产党搜集大量重要情报。 期间,国民党中央常务委员会和中央全会都由沈安娜担任速记。她同时还担任国防最高委员会、国民政府委员会、最高军事会议以及蒋介石在中央训练团讲话的速记工作。蒋介石做梦也没想到,一直埋头记录的沈小姐,竟是中共情报员。 1949年4月,上级指示沈安娜和华明之:不必随国民党南下了。他们悄然离开南京,回到上海。5月上海解放,沈安娜长达14年的地下谍报生涯宣告结束。 丁明俊和沈世猷 国民党京沪杭警备司令部中校参谋 丁明俊出生在安徽的一个爱国家庭中,长大后通过他人介绍认识了沈世猷。当时沈世猷是国民党的一位职员,这个身份也是为许多人都熟知的身份。但其实由于早已不满国民党当中一些腐败制度贪污的官员,他早已加入了中共地下情报组,负责为我军获取敌方的情报。 结婚后,俩人如胶似漆,时间长了,沈世猷也清楚妻子对于国家的热爱以及对于自己真挚的感情。因此沈世猷告诉了丁明俊自己的真实身份,如他所料丁明俊没有一丝害怕,当即表示愿意和丈夫一起加入中共,为国家效力。 1949年内战的最后一年,战况上明显是共产党占上风。蒋介石就假意投降,但实则却安排汤恩伯沿长江做江防图,以此来抵抗共产党攻占南京的速度。沈世猷费尽周折,利用多年积累的关系,成功打入了国民政府负责江防指挥的最高机关——京沪杭警备总司令部。 在确定地图位置之后沈世猷趁着夜色潜入到办公室将地图拿回,在将地图临摹之后送到了组织的手中。但还有一份布防图被国民党妥善保存在隐秘的地方,因为国民党发布了禁止人员外出的命令,导致沈世猷根本没有办法将这副地图带出。 沈世猷给家里打了一个电话,说想念女儿。凭借着双方的默契,丁明俊一下子就明白了丈夫的用意。没过多久,丁明俊身穿蓝色旗袍,出现在江防总部门口。 因为在国民党内部出入的官员不少,众人对于她的举动也习以为常。很快丁明俊便见到了沈世猷,两人一边看着女儿玩耍,一边思索将情报传递的方法。在两人分别的时候双方互相拥抱,也就是在这个时候沈世猷将情报传递到了丁明俊的旗袍内层。因为动作隐蔽,国民党其他人并没有发现。 数日后,我军正式开始了渡江战役并成功解放南京。在这次解放南京的过程中,丁明俊和沈世猷的情报发挥了重要作用。而在全国解放之后,丁明俊当时所穿的那件旗袍也被收藏在了国家安全教育局内供后人参观。 ![]() |
|
来自: 新用户99826EF1 > 《党的情报工作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