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套圈何以成为庙会游艺里的扛把子?

 新用户3690zfAY 2022-12-30 发布于北京
今天听说个好消息,北京在停办了三年后,又要开始筹备庙会了。说实话,这些年在北京过春节很是冷清,没了鞭炮没了庙会,年味越来越淡,真心希望今年能再次去感受一下老北京的庙会。
虽说想借着庙会感受一下老北京的年味,但庙会本身也失去了原先的乐趣。小时候逛庙会,吃吃喝喝玩玩,而现在的庙会则更多是吃吃贵的离谱的肉串,庙会上的摊位大多只逛不买,唯一能聚一聚人气的,则是各大套圈游艺摊。
庙会上的套圈摊位
一分钱买两个圈,挥手抛出套八仙。藤圈一弹飞过去,套不着就白花钱。
这是“老北京”的竹枝词,展现了套圈的游戏场面。大多数观点认为,这个游戏是从古代著名的游戏“投壶”演化而来。
投壶,是中国古代一种由射箭演变而来,由投壶人站在离壶一定距离的地方,把箭投向壶中来计算筹(得分)的多少以决定胜负的休闲娱乐形式。
投壶活动起源很早,先秦时期即已流行。《礼记》曾有这样的记载:“投壶之礼,主人奉天,司射奉中,使人执壶,主人谓:“某有柱失哨壶,请以乐宾。'”然后宾又客套一番,最后经过一番礼让,才开始投壶。说明“投壶”是古代主人宴请宾客的一种休闲娱乐活动。由于其礼仪繁琐,所以为投壶服务的竞有十余人之众。投壶所用的器具除壶、矢之外,还包括各种盟洗用具和酒樽之属。可以说,投壶在早期是一种礼仪文化较浓的休闲娱乐形式。
春秋战国时期,投壶受到人们的喜爱,在宫廷和民间都迅速盛行起来。《史记·滑稽列传》记载,民间城镇酒肆中,男女可同座,边饮酒边投壶。在宫廷中,投壶更加流行。有时在各国交往的国宴上也举行投壶活动。
关于投壶的方法,《礼记》中的“投壶”和“少仪”篇都有详细的记载。投壶所用的壶,广口大腹,颈部细长,壶的腹内装满又小又滑的豆子,防止投的箭跃出。所用的“天”是用朽木制成,一头削尖如刺。天的长度有二尺、二尺八、三尺六三种,用于不同的投壶场合。一般每次比赛,只允许投四根矢。
投壶活动时,每投进一天,由司射给投中者一边放上一“算”,即用来计算投中数目的用具。假如投中者高兴得忘乎所以,不等对方投挪就抢先又投一矢,即使投上了,司射也不给“算”。大概“不算”一词即由此而来。四天投完算一局,司射为胜者“立一马”。共要进行三局,谁立三马,就算取得最后胜利,输的一方就要喝酒。这种游戏一来可使嘉宾多饮酒,以示主人盛情款待,二来可增添宴会欢乐气氛,一得两便,所以,备受古人的欢迎。
喻兰《仕女清娱图册》
汉魏时期,投壶很是盛行,“对酒设乐,必雅歌投壶”。晋代葛洪的《西京杂记》中有这样的记载,汉武帝时宠臣优伶郭舍人是一位投壶高手,一般的人投壶时为了不使投入壶中的矢不再弹出,往往在矢中夹一小豆。郭舍人却不同,他用较轻的竹做矢,不用坚实又重的棘木做矢。他不仅能让竹矢准确无误地落入壶中,而且还能让较轻的竹矢反弹回来,并且回到自己手中,一矢可以百投百中百返。当时这种投法叫“骁”法,很少有人会。据说汉武帝特别喜欢看他投壶,大凡汉武帝所设宫廷宴会,都会令郭舍人代他投壶,每获大胜,武帝都厚赐他金帛。
汉代以后,投壶游戏仍在流行。汉魏年间人邯郸淳写有一篇《投壶赋》,赋中说当时的投壶“厥(其)高三尺,盘腹修(长)颈,饰以金银,文以雕刻”。显然这种壶已不是席间通常来盛酒的壶,而是精工制作的投壶游戏专用壶。汉代的投壶实物,目前发现的不多。河南济源泗润沟汉墓曾出土绿釉直颈陶壶,其造型特点与《投壶赋》中投壶“壶颈修七寸,腹修五寸”的记载相吻合。
两晋南北朝隋唐五代时期的投壶是以纯娱乐为目的的。这时的投壶,在口的两旁,还设有两个小耳,说明从晋代开始出现了有耳投壶。随着壶耳的出现,投壶的难度增大了,花样增多了,技巧也随之提高。晋朝左光禄大夫虞潭在《投壶变》中记载了许多新鲜的投法。例如:投入左或右耳的箭,箭身斜倚在耳口形同腰间佩剑那样的,称为“带剑”;箭身斜倚在壶口的称为“倚竿”;投的箭“圆转于壶口”,停时成为“倚竿”的,称为“狼壶”;箭尾投入壶口的称“倒中”;等等。
宋代,传统的投壶形式较为盛行,但是,司马光对当时流行的投壶意见很大,认为传统的投壶玩法不合礼制,多为奇巧烧幸的投法。于是他对投壶进行符合封建礼教的改革,撰写了《投壶新格》,用以宣传封建道德与封建礼治,巩固封建秩序,此书对古代的投壶活动做了总结,对投壶的意义和规则做了详细的阐述。
司马光《投壶新格》中的投壶之式(部分)
明清时,投壶开始走向神坛,人们不再过多地去讲究、追求礼仪之制,仅作为一种纯粹的游艺娱乐活动,不仅玩的人越来越多,而且还出现了很多新玩法。如明人谢肇涮的《五杂俎·人部》中有记载:“今之投壶名最多,有春睡、听琴、倒插、卷帘、雁衔芦、翻蝴蝶等项,不下三十余种。”
投壶不再高大上之后,民间高手也都涌现出来了。明代有个叫苏乐壶的人,因投壶技艺高超,被人们称为“投壶绝”。他的技艺确实人如其名,不仅可以做到背身投壶,百发百中,而且还能用三枝箭同时射中三壶,从不失手。
由明清小说《金瓶梅》、《镜花缘》、《红楼梦》中,都有关于投壶的描写。如《金瓶梅》第十九回中写道:“八月十五日,吴月娘生日时,旋邀了应伯爵、谢希大两个来打双陆。那日桂卿也在家,姐儿两个在旁陪侍劝酒。良久,都出来院子内投壶顽耍。”
投壶游戏甚至到了民国仍然盛行,1926年,大军阀孙传芳在南京曾举行过一次投壶礼,邀请章太炎去主持仪式,章太炎因故未去。鲁迅先生在《章太炎先生二三事》一文中就曾提及此事。由此可见,在民国时,仍有投壶之戏存在。
那么投壶是怎么变成后来的套圈了呢?投壶作为一种礼仪,束缚较多,并且由于投壶要置备特殊的壶和箭,玩起来比较麻烦。而且用许多箭只投一个壶,未免单调。由此,就有了改革的呼声。后来有人吸收了古时“击壤”游戏的优点,改“投”为“掷”;改投掷目标“单一”的壶,为多个“壤”。那么,用什么掷呢?人们就地取材,用树枝或竹条做成圈,去套“壶”,这就产生了套圈游戏。
其实“套圈”这种游戏到底什么时候出现并没有准确的说法,但它的流行完全得益于清代的庙会。
清代,庙会兴盛,清人顾禄所撰《清嘉录》里记载了新年庙会时撂地艺人的杂技表演活动:  
新年。诸丛林,各建岁醮,士女游玩琳宫梵宇,或烧香答愿,自此翩翩徵逐,无论远近,随意听之。城中圆妙观尤为游人所争集……杂耍诸戏来自四方,各献所长,以娱游客之目。如立竿百仞,建帜于颠,一人盘空拔帜,如猱之升木,谓之高竿索上。长绳系两头于梁,举其中央,两人各从一头上,交相度,谓之走索。小儿缘长竿而倒立,弄复去手久之,垂手翻身而下,谓之穿跟斗。长剑直插入喉嗉,谓之吞剑。取所佩刀,令人尽力刺其腹,刀摧腹皤,谓之弄刀。置磁甏于拳,以手空中抓之,令盘旋腰腹,及两腋两股,瞥起倏荡,谓之弄甏。或以磁盆置竿首,两手交换,有时飞盘空际,仍落原竿之上,谓之舞盘。置丈许木于足下,可以超乘,谓之踏高跷。以毯复地变化什物,谓之撮戏法。以大碗水复毯,令隐去,谓之飞水。置五红豆于掌上,令其自去,谓之摘豆。以钱十枚,呼之成五色,谓之大变金钱。两人裸体相扑,谓之摆架子。凤阳人蓄猴,令其自为冠带,并豢犬为猴之乘,能为磨房三战诸出,俗呼猢狲撮把戏。围布作房,支一木,五指运三寸傀儡,金鼓喧嗔,词白则用叫颡子,均一人为之,俗呼木头人戏、牵丝戏,彷佛傀儡,手足皆以丝牵运动,故名。穹幞于壁,一人在幞中,作数人问答语,谓之隔壁戏。以扇扑桌,状鸟之鼓翅,继作百鸟之声,皆出自口中,谓之百乌像声。
庙会既是贸易场所,也是重要的娱乐场所。《乾隆汤阴县志》云:“有会必有戏,非戏则会不闹。”庙会组织者以戏剧、杂技等各种艺术吸引商家、游人,民众通过逛庙会进行交易和娱乐,杂技艺人通过庙会获得演出收入,杂技因此成为庙会的重要内容,各种赛神杂技表演和市场杂技表演济济一堂,异彩纷呈,十分热闹。
杂技与庙会有着不解之缘,清代以来,全国各地有无以计数的庙会,也有无以计数的杂技艺人演出。每到庙会,有耍猴的,套圈的,变魔术的,跑马戏的,说评书的,唱大鼓的等。
清代李斗《扬州画航录》:“庙会中用品若胰子、牙粉之类,置于地上,人给钱以圈套中者,全得之”。这里记载的套圈游艺,与现在庙会上我们经常能看到的基本一致,只是圈中的物品有不同而已。
民国时庙会上的套圈摊子
“套圈”这项游戏带有赌博色彩,圈本身收费不贵,但放在地上的有许多是高于圈本身价值的东西,这让玩家有了“以小博大”的乐趣,并且相对于需要高端设备的投壶来说,套圈的道具更容易获取,对参与者的要求很低,基本只要举得起圈都想试一试。但商家并不傻,这里的套路很多。
其实,设套者在圈和被套的目标上作了许多“暗套”,参与者自以为很容易“中的”,实则难以成功。一是在目标设置上,目标尺寸仅微小于圈径,很难套入;二是目标的位置远离掷套者,难以对准;三是圈有弹性,而且圈不均匀,重心偏置,容易在目标上反弹而不中。
虽然大多数人都知道套圈实际是个“全套”,但由于这个游艺很容易适应时代,基于庙会的热闹的背景,所以传播至今仍然经久不衰。
参考资料:《图说中国古代体育》崔乐泉;《中国游艺民俗文化》李涌;《河北艺术史杂技卷》杨双印。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