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倪湛舸《逃避寒冷之地》丨《小说界》试读

 置身于宁静 2022-12-30 发布于浙江
图片

“我想要写一个系列的短篇,用中文写美国的小镇生活,而且是热气腾腾却又冷冷清清的南方小镇,就是福克纳和奥康纳笔下的那种。我现在的研究课题是幻想文学,写的诗风格也比较超现实或者说天马行空,所以写小说反倒不想再飘着了,写写美国老百姓的小辛酸吧,环球同此凉热。”

在“自问自答”中,现居美国的倪湛舸这样写道,而她这次带给我们的,就是生活在美国小镇上的安娜、亚当和贝蒂的故事。他们是夫妻,她们是密友,他们也是相依为命的人。

《逃避寒冷之地》刊登于《小说界》2020年第四期,我们邀请倪湛舸朗读了其中的一段,欢迎聆听。想要阅读全文请支持并购买本期《小说界》

——《小说界》编辑部

图片

逃避寒冷之地

文/倪湛舸

开车去南方的路上,亚当开玩笑地说自己的名字应该是司各特,因飞逝的树影而斑驳的阳光里,金发忽明忽暗的妻子叫做泽尔达。他们像菲茨杰拉德夫妇那样开着红色敞篷车去南方,在暑气升腾草木丰盛的八月。

泽尔达来自密西西比,可安娜之前从未离开过北方,有着挪威血统的她清秀苍白而神情庄严,像一株开放在岩石上的白色芍药,几乎是泽尔达的翻转,不苟言笑也不会在缎面笔记本里记录奇思妙想,甚至不屑于挑选有多余花边或刺绣的长裙。她精心照顾亚当的起居,把一切都安排得井井有条。懒散成性的亚当开玩笑地说,自己被母亲忽视的童年终于得到了补偿。懒散成性的他偶尔也会抱怨来自妻子的管教,安娜为他按字母顺序整理藏书,他却还是喜欢乱读乱扔。

他们甚至为去南方的赴任之旅而争吵。他们把家当交付给搬运公司,自己开车奔赴陌生的南方,每夜借宿汽车旅店。亚当想要在沿途的小镇吃饭闲逛, 安娜急着去山里的大学城安家。争吵后,他们在旅店的床上做爱,安娜是无比主动的爱人,交缠的双腿就像是比树桩更强劲的藤条,只有在炎热多雨的南方才能存活并壮大的藤条。

谁都没想到,山上的B镇竟会那么冷。

那都是三十多年前的事了。那年,他们就要安家的小镇上只有一座红绿灯,一家年久失修的电影院,和一段尚未完工就已废弃的铁轨。

那年约翰·列侬还活着,沿路的地方电台反反复复播着肯尼·罗杰斯和莱昂纳尔·里奇的歌。在B镇的新家打扫卫生的安娜喜欢听桃莉·帕顿的《九点到五点》,亚当问她是不是想要找份工作感受九点到五点的生活,安娜正踩着梯子给厨房窗户装碎花窗帘,说自己已经向校长办公室递交了申请,应聘秘书的工作。

B镇是在亚当和安娜到来之后才慢慢兴盛起来的,越来越多的学生,越来越多的教工,越多越多的商店和餐馆。在大学迁来之前,B镇上的住户大多是嬉皮士,他们已经老了,在学生聚居的街区开杂货店、水烟馆还有手相铺。亚当去买啤酒时会同看店的长发长衫男女攀谈。他们原先住在西海岸,大学没毕业就脑袋一热开车周游全国,最后在山清水秀的B镇落脚。他们参加过反战游行,给肯塔基的蓝草音乐节弹过班卓琴,也曾在佛尔蒙的“面包与木偶”剧团用垃圾袋做木偶,最近正筹备去附近的佛教寺庙当义工造砖塔 。

亚当从他们那里得知了B镇的历史,回家讲给安娜听。原来B镇的名字来自印第安语,意思是“逃避寒冷之地”。

这座镇子是从海边逃来的印第安人兴建的,他们被白人的军队追杀,原本想去西边的山里,然而山终究太高,高到水很难烧开,高到九月就开始飘雪,他们只能折返,回到这山脉刚开始爬升的地方。这里总有人被涨水的溪流冲走,被狂奔的鹿群踏穿腹部,或是在狩猎时被棕熊当作猎物,但更多的人毕竟活了下来,建造了这座小镇。后来白人追来了,带着他们的黑奴,谁都不知道印第安人又逃去了哪里。这里的黑奴每天凌晨三四点就得起床,去地里种植烟草、红薯和南瓜。南北战争结束后,黑奴们能跑的都跑了,B镇却并没有衰落,因为矿工们来了,他们挖煤、挖铝、开采页岩气,还在镇上建了电影院和有轨电车。再后来,六七十年代的机械化摧毁了矿工的小乐园,他们失业,酗酒,谁都不知道那些双手黎黑指甲残缺的矿工最终流落去了哪里。他们留下的房子迎来了嬉皮士,紧随着嬉皮士出现的,是大学生,还有亚当和安娜。

安娜握住亚当的手:“我们的家,在逃避寒冷之地。”

图片

倪湛舸 

职业是写论文,不务正业的时候写诗,最近开始写小说,虽然没有大块时间,但打算坚持每天晚上写至少五百字,相信会越写越好的,我是笨鸟,人家都在飞的时候我没啥动静,现在只能做一个努力进步的落后者。

倪湛舸的自问自答

这个故事能不能改名叫做“何处是我朋友的家”?

其实可以啊,最早构思的时候,我考虑过让三个主角的某个共同朋友做叙述者,通过他/她的观察来讲述这个故事,可是后来在写作的过程中换成了第三人称全知视角,感觉这样能够更好地实现两个效果:一来可以在人物描写和历史背景之间轻松切换,我希望故事里的镇子也是个潜在的角色,主角的故事只是镇子故事的小小一角,后者好比一面爬满各种藤类植物的墙,人物的悲欢离合只是绿叶间转瞬即逝的喇叭花。二来呢,因为我以前写小说爱用第一人称,总是写着写着就陷入大段大段的心理纠结,这次要尝试从人物的内心世界跳出来,学会运用远景,讲长时段的故事。

这个故事有原型吗?现实中有后续吗?

我没有编故事的才能,所以只能取材于现实。这个故事的前半段,也就是亚当和安娜的离婚,是我已经去世的导师讲给我听的八卦。没想到十年后还有后续,是我另一位导师在饭桌上补全的,也就是亚当再婚失败后的三人生活。差不多快写完这个故事的时候又听到了更新:老先生第二次中风了,老太太中的一位现在出现了老年痴呆的先兆,另一位膝盖不好,可能要做手术。似乎很快他们就只能去养老院过有人照顾的生活了。生老病死,谁都逃不过,但至少他们曾经抱团取过暖。

今后的写作计划是什么?

因为生活在美国,我好像可以算作海外华人作家,不过我不想写海外华人生活,太多人写,我就不去凑热闹了。我想要写一个系列的短篇,用中文写美国的小镇生活,而且是热气腾腾却又冷冷清清的南方小镇,就是福克纳和奥康纳笔下的那种。我现在的研究课题是幻想文学,写的诗风格也比较超现实或者说天马行空,所以写小说反倒不想再飘着了,写写美国老百姓的小辛酸吧,环球同此凉热。

图片

何处是我朋友的家

上海文艺出版社

上海文化出版社

上海故事会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上海咬文嚼字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