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足太阳膀胱经(178-198#) (已自动恢复)

 王不留行666 2022-12-30 发布于湖北

十、足太阳膀胱经

0.1州都之官:膀胱

0.2肾水是来自肺脏,肺的水下达到肾脏以后,因肾跟小肠靠在一起,水在上面,火在下面烧,肾的水就会气化,气化后会进入命门。这个水很热,因为小肠不断的加热,水进入命门以后,水跟肾的营养,就顺着督脉,一路跑到脑部,这是第一次的气化,这是给脑袋用的。蒸发了以后残渣会从肾脏经过输尿管再给膀胱,进入膀胱以后,会再气化第二次,水就顺着三焦油网再进入肝脏。 进入肝脏,因肝是木,这就是为什么说水生木的原因了。

0.3我治频尿的时候,那我怎么治好的呢?把小肠的火救起来。你光在那边治膀胱没有用的,只要把这火一加压,这尿液在进入膀胱的时候,就气化掉了,膀胱一往上升,那个括约肌一下就回来了。 你怎么知道小肠火衰了,就看病人脚是不是冷的就知道了。有的病人很好玩,问他脚是冷的热的,他说“我从来没想到这个问题!”,问他几岁,回答“七十岁了”。这就表示,七十年来他从来没碰到过好医师。 我们如何让膀胱的水气化,因为中极正在上方,就灸灸中极,对不对! 灸就是久火嘛,这火是下去找水的。一开始就用灸,如果膀胱小便无力,光灸就帮助很大。中极是膀胱之募。那关元可不可以灸?当然可以灸啊!你只要观念正确,选穴时就非常好用。所以对我来说,我周围的人若有小便失禁,那不是笑话吗?以后你们可以帮助很多人,我一个人只有两只手,我只能帮助到你们,你们后面的人要靠你们帮助他们了。

0.4足太阳膀胱经一共有六十七个穴道:足太阳经六十七,睛明目内红肉藏,攒竹眉冲与曲差,五处上寸半承光,通天络却玉枕昂,天柱后际大筋外,大杼背部第二行,风门肺俞厥阴四,心俞督俞膈俞强,肝胆脾胃俱挨次,三焦肾气海大肠,关元小肠到膀胱,中膂白环仔细量,自从大杼至白环,各各节外寸半长。上髎次髎中复下,一空二空腰髁当,会阳阴尾骨外取,附分侠脊第三行,魄户膏盲与神堂,譩嘻膈关魂门九,阳纲意舍仍胃仓,肓门志室胞肓续,二十椎下秩边场。承扶臀横纹中央,殷门浮郄到委阳,委中合阳承筋是,承山飞扬踝附阳,昆仑仆参连申脉,金门京骨束骨忙,通谷至阴小指旁。

178        目睛光明之穴----睛明穴

1.    定位:在面部,目内眦角稍上方凹陷处。

2.   治法:可针不可灸;睛明穴下针的时候,要把眼珠子拨开来,下针在骨和眼球中间, 这针进去不难,但有人之后会像熊猫一样。有人会有黑眼圈是为什么?是因为起针的时候没有做好,所以最后一步最重要。讲到起针才是开始,针灸的针头很硬,所以起针时要直进直出。不然你一起针,看起来是一样一根针出来,但里面和下面的血管是一刀画过去的,就出血了。记得我们是直进直出的。

3.   功效:泄眼部风热;缓解前列腺压力;

4.   主治:风热眼疾:眼睛刺痒,眼睛视力不好、视力模糊 、青光眼 、白内障 ,我们都可以在睛明上下针,所有眼睛的病,都可在这治疗。

5.   泪囊炎:针刺精明穴30分钟,立即减轻;

6.   前列腺炎:按揉睛明穴;

179如握腰柄之穴---攒竹

1.     定位:在面部,当眉头凹陷中,眶上切迹处。攒竹穴正在眉头,我们的眉头平常有几根毛翘起来的点就叫攒竹,如果你手摸下去,你可以压在一个骨缝,那个骨缝是横的,那个横的骨缝就是攒竹穴。

2.     治法:平时会下攒竹和放血,但是不灸。那我们下针的时候,就是攒竹透鱼腰。 攒竹穴,除了下针以外,我们最常用的是放血治疗。

3.     功效:

4.     主治:角膜炎,眼睛红肿;戴眼症;

5.     这个放血尤其是角膜炎 、眼红肿 ,当场放血出来,就不痛了,很舒服。我们在放血时是用同侧,那两个眼睛都肿,就放两边。

6.     戴眼症:有个人得了怪病,眼睛往上翻,这个又叫 天吊风,风伯点按攒竹

7.     瘫痪病人,周身不动的,点揉攒竹,可复活其生机;

180直冲霄汉之穴---眉冲穴

1.    定位:在头部,当攒竹直上入发际0.5寸,神庭与曲差连线之间。

2.    治法:可针 禁灸;

3.    功效:开窍

4.    主治:头痛鼻塞;癫痫发作;眉头紧皱,眼冒金星;

5.    鼻塞:点揉眉冲;

6.    癫痫急性发作:针刺眉冲;

7.    常年电焊,眼睛跳动紧张,蹲久后起来眼冒金星:点揉眉冲;

181 曲道差送之穴---曲差穴

1.    定位:在头部,当前发际正中直上0.5寸,旁开1.5寸,即神庭与头维连线的内1/3与中1/3交点处。

2.    治法:可针可灸;

3.    功效:可将眼睛的浊水浊气排到膀胱;

4.    主治:视物模糊 重影;人老珠黄;眼肿胀;

5.    喝酒比较多,眼重影,风伯搓揉曲道;

182暗夜复明之穴----五处穴

1. 定位:在头部,当前发际正中直上1寸,旁开1.5寸。

2.    治法:治法:可针可灸;

3. 功效:善通孔窍,解郁热;

4. 主治:目病,眼花目黄,风热头痛;

5. 眼花:常点揉五处穴;

183 承受光明之穴---承光穴

1.    定位:在头部,当前发际正中直上2.5寸,旁开1.5寸。

2.    治法:可针禁灸;

3.    功效:开窍醒脑;调动灵感,提升灵气之穴;

4.    主治:脑窍鼻塞,焦头烂额;鼻塞;

184通气于天---通天穴

1.    定位:在头部,当前发际正中直上4寸,旁开1.5寸。

2.    治法:可针可灸;

3.    功效:加强纳气功能;

4.    主治:鼻塞,嗅觉失灵;头颈痛;青光眼;人体上窍不能,通天皆能主之;

5.    嗅觉失灵:轻症点按迎香,重症点按通天;

6.    天气变化导致的鼻塞 孔窍失灵:点通天,可以天人合一;

7.    往高原空气稀薄处,提前拍打通天,可加强纳气功能;

185络通小郄之穴---络却

1.    定位:在头部,当前发际正中直上5.5寸,旁开1.5寸。

2.   治法:可针可灸;

3.   功效:翻病根,倒恶疾;去湿气,化淤积;去络脉淤积;

4.   主治:关节不利;呆板笨拙;

5.   一人常年在雾气笼罩的湿气之地,身体关节堵塞,屈伸不利,肩不能举腿难曲,拍打络郄穴,发了一身汗,关节灵活了;

186        如枕金玉之穴----玉枕穴

1.    定位:在后头部,当后发际线正中直上2.5寸,旁开1.3寸,平枕外隆凸上缘的凹陷处。

2.    治法:可针可灸;头上的穴道都是近取穴,因为就近嘛。下针时,一定是在头皮和头骨中间。你不要想尽办法,下在头里面,不要那么笨。

3.    功效:固肾强头,补脑髓;

4.    主治:长期睡眠不好,导致头颈偏斜僵硬;

5.    长期睡眠不好,导致头颈偏斜僵硬:风伯点揉玉枕穴;

6.    叩击玉枕穴:强肾

187正天之柱穴---天柱穴

1.    定位:在项部,大筋(斜方肌)外缘之后发际凹陷中,约当后发际线正中旁开1.3寸;看后脑,这耳朵。后脑有两个大筋,可以摸到,这脑骨头刚好在这。两个大筋的中间呢,就是我们的督脉,风府、哑门就在这。 大筋跟后脑骨交接的地方叫天柱。

2.   治法:可针可灸;灸不及针;

3.   功效:支撑头颈,正天支柱;

4.   主治:头颈骨折;头风。目眩;鼻塞,项强;

5.   天柱是近取穴,后项强痛也可以下天柱。

6.   俯首时间太久,颈酸头痛身沉重:点按天柱;

7.    头晕目眩,脖子歪:服用正天丸加点按天柱;

8.    老人头下坠:揉天柱;

9.    小儿先天倒天柱:刺天柱 配合头颈三药:丹参30 葛根10 川穹5

188骨髓所会之穴---大杼穴(专治骨病)

1.    定位:在背部,当第1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督脉第一椎上叫大椎。督脉第一椎下叫做陶道,大杼穴在陶道穴外开一寸半。从这开始,开一寸半就是足太阳膀胱经,左右各开一寸半。

2.    这个大杼穴是骨之会,全身的骨头会在大杼。

3.   治法:可针可灸

4.   功效:壮骨;

5.   主治:骨头有病,通通在这里治。 如骨刺,腰椎尖盘凸出,通身骨结转动不灵;

6.   .临床上看的时候,什么叫骨头有病。有一个病人脚突然扭到,你没有 X 光你怎么知道他里面有骨头裂掉,可以啊,过来背后大杼一按,病人大叫一声,表示裂了,没感觉,就是骨头没有裂,检查就结束了。当你觉得人生乏味,多照 X 光也可以啊。中医的速度就是那么快,如果压了大叫一声,你给他灸,下针都可以,让他骨头恢复得很快。这是骨病治此。

7.   那这个会穴,有没有什么可以加强它的效果?我们有一种法则叫会郄治疗。这开始了哦,我前面就在暗示你了,郄穴就是消炎,清热,止痛。郄穴是麻醉穴。现在病人骨头裂开了,伤到这个地方,这个地方刚刚好是在手阳明大肠经跟手太阴肺经上。如大杼有压痛点,郄穴下针,手阳明大肠经郄穴温溜,手太阴肺经郄穴孔最,下针后都可以止痛,同时骨头也会恢复,这样会选穴了吧!若有人跑来说,我是五十肩,手抬不起来,它这是病在经络上面,下大杼干嘛?若三个月的久痛下曲池,新痛下二间。所以用子穴、母穴是扎经络比较多,内科病或骨伤是用会郄比较多。

8.   平常灸身柱,又灸大杼,也可以长得高大,骨头也很硬,肋骨也很硬,身体都会健康强壮。

9.    一老人弯腰驼背,脊椎长骨刺,只能躺在床上,动一下都痛,风伯大杼穴搓热点按,强筋骨,止痛麻;

10. 肺咳喘:大杼穴配列缺

11. 软骨病,走路都会软倒:大杼穴配悬钟;

12. 顽痰在胸:必须艾灸大杼穴

13. 凡病重,病入骨髓,大病,大杼穴配百劳,治一切病入骨髓;

189清风徐徐之穴---风门穴(发背脓疽)

1.     定位:在背部,当第2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进入第二椎下方叫风门穴。风门在督脉外开一寸半。这是风门。也就是说因为这个穴道最常有风进来。

2.     治法:可针可灸

3.     功效:行气活血

4.     主治:项强;心烦热病;筋骨刺痛;泄泻;背痈疮;

5.     这些穴道下针是近取穴,脖子强硬,也可以灸,拔火罐也可以。 在野外,脖子伤到很难过,针也没有,艾绒也没有,砍个竹子来,磨一磨,用火烧空气,也可以拔火罐。火罐可以通血,让毛孔张开来,就会流汗,痛就会去掉了。

6.     有个病,医书上叫痈。背上常常长很多脓块,我们在背后治痈有三种,第一种,是脓块,白头,化脓了,这个脓块,是红色的,头是白的,有脓块在里面嘛。第二种,白色的,没有头。第三种是凹陷的。 如果我们遇到痈,长在身上四肢的都可以在风门上治,因为中医认为是风引起的。这三种不太一样,前二种如果用灸的,用三棱针把皮挑破,把脓吸出来,在上面灸。第一天开宗明义告诉你,在灸的时候,痛要灸到不痛,很有意思啊。 脓泡凸起来,艾在烧的时候,一开始会痛啊,因为病在这边,会一直痛痛痛。一时之间不痛了,代表艾的力量已经到了正常肌肉的位置,到了正常的位置代表脓去掉了,所以痛要灸到不痛。 那白色无脓头呢?一般来说也是用灸,我们有烧针,之后我会介绍燔针哦。燔针就是烧针,就是燔针术。在美国我一烧针,病人就吓死了,所以很少用。 到时我会教诸位如何用燔针,第二个也可以用灸,也可以用燔针术。因为他不痛,不痛的话,我们用灸,就灸到他痛为止。不痛的话,灸到痛,因为原来这个肿脓它底下还有一个根,病是在这个地方,一开始灸的时候不痛,灸到痛了,表示这个气已经透出皮表,就可以停了。 第三个是凹陷,不用针,凹陷是非常不好的症状。非常凶恶的,直接用灸。凹陷有两种,有的痛,有的不痛。一样的法则,痛灸到不痛,不痛到痛。风门穴是很好的治疗的穴道。背发的肿块、褥疮,中风的病人躺在床上,屁股后面都会长疮,都是痈,都可以烧。

190肺脏腧背之穴---肺俞穴(俞募治疗法)

1.     定位:在背部,当第3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

2.     后面所有的俞穴,我们在治疗时,是不分虚实寒热的。

3.     治法:可针可灸,针3分,刺中肺3日死,其动为咳;

4.     功效:补肺气;补肺虚;美容淡斑;

5.     主治:咳喘;小儿龟背;祛斑;小儿顽固哮喘,皮肤瘙痒;鼻炎;感冒发热;

6.     我们会用到俞穴,也会用到募穴。我们现在知道了肺的募穴是从中府下针到云门。如果再下针在背面的肺俞,约二十分钟。这个治疗法则,叫俞募治疗法。俞募治疗法,俞募治疗大部分是用在治内脏病;

7.     可能你面对的是咳,或是慢性支气管炎,肺结核、气喘、肺癌等等。我们都可以用俞募治疗。。如果是肺经痛,比如痛一个星期,就用子穴,好几个月了就用母穴,子母穴大部分是用在经络痛或四肢痛。内科病用俞募治疗法。除了这个俞募治疗法外,若用后,病人还会痛,还有郄穴及会穴合用的会郄治疗法。

8.     当肺有问题时,肺俞可治的包括在第三行下方中间所写的:“肺瘘、皮肤痒欲自杀”,想去自杀,就是忧郁症。因忧会伤肺。中国老祖宗很早就知道,过于忧虑到后来会寻短。这个时候我们不用抗忧郁的药。针灸用的时候,在肺的俞穴及募穴下针就可以了。这是针灸治忧郁症的方法。

9.     我们治病,按照五行木火土金水治疗,有很多治疗法。有一种我们叫正治法,就是通用的治疗方法。当我们发现木有问题的时侯,我们先去强土,再去强肾。就可以把病堵住了。同样的,当我们肺有问题时,第一个会影响到木,所以要先去强木。所以在治疗肺的时候,要先去治疗肝再去治疗脾脏,让金必须要去生水,让金没办法克木,这种我们称之为正治。当金去生水,相生的现象出现了,这就是正常。 肾主二便,大小便是肾脏在管。当我们肺的功能不正常,你去治肝、治脾,若肺的功能一一恢复,就可以看到肾脏管的大小便会变正常,这马上就可以知道是否恢复了。

10.  第四行讲小儿龟背,龟背就是肺里面有很多痰在里面,当然可以用肺俞下针或灸,然后正面取它的募穴,就是俞募治疗法。

11.  皮肤瘙痒:肺腧配凤池

12.  鼻炎少气:肺腧配迎香

13.  感冒发热:肺腧配大椎;

14.  咳嗽哮喘:梅花针将肺腧敲热敲红,可轻松平息;

15.  小儿顽固哮喘:四缝穴挑刺加肺腧叩刺,可自愈;

16.  祛斑:肺腧心腧贴胡椒,暖心肺,上焦暗斑消除,污迹扫光;

191厥阴腧背之穴---厥阴俞

1.     定位:在背部,当第4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第四椎下是厥阴俞。

2.     厥阴俞又为心包络腧;

3.     治法:可针可灸,这个穴道我们平常也是一样下针、用灸通通可以。

4.     功效:治疗病入心包;是保护心脏的锦衣卫;

5.     主治:心脏病

6.     可治疗心脏病。我常讲,当你觉得人生乏味,我可以告诉你如何得到心脏病。所以,女性荷尔蒙不能吃,吃了胸部会变得非常大,就离婚了。

7.     嗝逆心烦,厥阴搓红搓热;

8.     心肺损伤,老慢支,按压厥阴腧,深呼吸,就能补心肺,缓解心慌心悸;

192        心脏腧背之穴---心俞穴

1.     定位:在背部,当第5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第五椎下这个穴道是心俞。

2.     治法:可针可灸,针3分,刺中心一日死;

3.     功效:开心胸血管

4.     主治:精神失常;中风偏瘫

5.     诊断:当用手指头压的时候,如果有心脏病,压第五椎就会痛。当你压痛点压下去有闷痛,这是心虚,就是虚症。当你压下去是刺痛,剧烈的痛时,那就是堵到了。心脏有问题,可能是有瘀血在那边。灸也可以,下针也可以。那你既然下针下在心俞下面,是不是也要下心的募穴,因为俞募治疗啊。会扎心的募穴巨阙,背后就下心俞,这就是俞募治疗。 治疗心脏以后,我们看这五行,心脏一有问题,第一个会影响到肺。如果心脏火能去生土,能相生的话,就代表没有病嘛。但如果克到金,那我们在下第五椎心俞时,是不是也要同时扎第三椎的肺俞,为什么要扎肺俞,因为要强金嘛。可以让病不再移转。 我在治疗心脏病时,一下就是六针,心俞肺俞肝俞,治金完再去治木,心脏火就会生土,火会被生,所以我会同时下针肺俞跟肝俞,多扎两针无所谓,对病人来说也是好嘛,这我们取穴的法则。 扎的效果如何呢?我告诉你,有两种,一种是一椎一椎去找然后下针,病人躺下去你按看看那一椎最痛。若这里最痛,你就扎外开一寸半。这绝对不会错,因为病人手会往后或可能会动来动去。穴道就会有点误差,其实病椎还在那。

6.     小儿心气不足、数岁不语:心气不足到好几岁,有时七、八岁都不讲话。所以,当你觉得奇怪,别的小孩都讲话,我的小孩不讲话,就是心气不足,用针、灸都可以。针心俞、灸心俞都可以。

7.      健忘?是因为心藏神,神不守。记忆不好,我们在心脏上治疗会有帮助的。

8.     开心解郁:拍打心腧和膻中,可开心;

193        督脉腧背之穴----督俞穴(血癌)

1.     定位:在背部,当第6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

2.     督俞,顾名思义,专管督脉,督脉是诸阳之会。

3.     治法:可针可灸,督俞可以下针,也可以灸。

4.     功效:补督脉大穴;补阳气

5.     主治:一切阳气不足之病,如手脚凉,腰背冷,鼻炎,见风咳嗽,心胸痹痛;五脏阳虚;头部疾病如健忘,记忆减退,癫痫,脱发

6.     诊断:看血癌的时候,在第六椎可以找到压痛点。每一个进来,男女都是痛在第六椎,也就是说是督脉受到伤害,跟西医说的很接近,西医说白血球高到十几万就是血癌,白血球增加那么高,是因为督脉得到不正常的营养所致。 所以如果营养逆流从第六椎进入督脉,就叫做血癌。在治疗之前,第六椎有压痛点,治疗完以后怎么知道好了没?再去压第六椎就知道了。

7.      在美国有个牙医 32 岁得了血癌,来找我的时候,全身在发抖,因为他知道他要死啦!帮他治疗四个礼拜病就好了。怎么知道他好了?因第六椎没有压痛点了,就是那么简单。

8.     一人上半身热,下半身冷,风伯点按督腧穴;

194阴血所会之穴---膈俞穴(贫血、瘀血)

1.     定位:在背部,当第7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在第七椎下,当然你可以念“俞”、念“输”都可以。第七椎怎么找?我们两个肩胛骨,把肩胛骨底端画条线,跟脊椎骨交接的地方,就是第七椎下。

2.     治法:可针可灸

3.     功效:血的会穴,也就是说血病治此。活血化瘀;补血养血;

4.     主治:贫血,淤血,便血,尿血;内伤出血;

5.     诊断:那如果压了很痛,膈俞叫做血会膈俞。

6.     我们身上有八大会穴,一共有八个。诸位现在学到了,血会膈俞,骨会大杼,腑会中脘,脏会章门,气会膻中,脉会太渊。

7.     这儿讲的血病,不是西医讲的血癌,这里讲的血病,是讲贫血,瘀血,内伤打击造成内脏出血。血病,大便是血,小便是血,那小便出血可能是肾脏癌,大便可能是大肠癌或是痔疮,我们都不管。反正血病治此,出血的病、贫血、瘀血通通可以用。 我们血症有很多很特定的现象。比如说,病人说“我口渴”,问他喝不喝水,回答“我不喝水”!你会觉得这个人是在捣蛋,又说口渴,又不喝水。其实不是捣蛋,而是身体里面有瘀血,很渴但是不想喝水。这是身体里面有瘀血的缘故。唐容川写了一本书叫《血证论》,提出久病必瘀的道理。很久的病一定有瘀血在,所以要用活血化瘀来治疗。

8.     膈俞就是活血化瘀的穴道,比如说病人说他痛,可能是遭打击,或从马上掉下来,被踢到胸部,正好是乳中穴,这个经络正好是在足阳明胃经上,有瘀血,我们就下膈俞。胃经上痛也可下胃的郄穴梁丘。刚被踢到,就下内庭。这样穴道就出来了,针灸就是那么灵活。现在我只是用你们知道的告诉你,那从马上摔下来,就是五脏气乱了啊,就下天柱、大杼,让气平衡,这就是最传统、正统的方法。

9.     先天性贫血:风伯点揉膈俞,用热水袋敷膈俞,太阳晒膈俞,艾灸膈俞,气能生血;

10. 小儿经常鼻出血:膈俞点刺

11. 小儿见血就心慌头晕:点按膈俞

12. 小儿微弱多病,气血不足,针灸点按膈俞,可提高红细胞数量;

13. 嗝逆:膈俞,中脘 内关

14. 贫血:膈俞 气海

15. 风寒湿侵袭,僵硬麻木:膈俞和凤池点刺放血,上下对流,痹症自除;

16. 血脂高,血瘀,血栓:温针灸

195肝脏腧背之穴----肝俞

1.     定位:从第九椎开始,这是脊椎骨,这两个肩胛骨,这两个肩胛骨尖端连成一线与脊椎的交接点是第七椎下,往下是第八椎下,这是第九椎下。这是一寸半的距离叫肝俞。

2.     治法:可针可灸

3.     功效:强肝;

4.     主治:肝俞顾名思义,就是肝脏的部位,就是肝脏的后方。 肝有痛,肝病治此;肝区满闷,头晕目眩;手足拘挛;肚腹急痛;小儿惊风;疝气,黄疸;肝腧脾腧主肋肋痛;

5.     同样可用俞募治疗,下肝经的募穴,再下肝经的俞穴,任何的脏腑都有募穴与俞穴。俞穴可以用灸的,也可以用针,在左、右两侧外开一寸半。下针的时候或灸的时候,都是两边一起灸,一起下,不管是肺、心、肝,都是两边一起做,不是左病右治,右病左治。在四肢上取穴的时候,才有左病右治,右病左治

6.     治疗中风,我们下针的时候,一定是先扎好的地方,再扎患侧。

7.     同样的有肝病的时候,第九椎肝俞有压痛点,一压就会很痛。所以,肝俞可以用来诊断,也可以用来治疗,也可以确定肝病好了没有。

8.     睾丸疝气,可以在肝俞下针,而不单单只治内科病。我们小肠坠下去时,很痛啊!你下脾经的隐白,及肝的井穴,因井穴很痛,你一下针,马上会痛得缩回去了。在针井穴时,病人会抽一下因为是初病,疝气、坠肠的地方,脱肠都会缩回去,效果很好。

9.     肝里面有肿瘤,有硬块。治症都可以在肝俞上面治疗。

10. 小儿咳嗽,两胸痛得难以呼吸,勤按肝腧穴;

11. 醉酒后一天都没醒,点按肝腧期门

12. 肝新病实痛泄太冲,虚痛补肝腧;

13. 肝气郁结疝气:肝腧配太冲

14. 肝气郁结甲状腺肿瘤:肝腧配太冲

15. 肝气郁结富贵包:肝腧配太冲

16. 肝气郁结肠息肉:肝腧配太冲

17. 肝气郁结子宫囊肿:肝腧配太冲

196胆腑腧背之穴----胆俞穴(胆结石)

1.     定位:在第十椎外开一寸半是胆俞。

2.     治法:可针可灸,针5分,刺中胆一日半死,其动为呕;

3.     功效:利胆,万能治病穴;正气充电所;

4.     主治:治一切胆病;

5.     按时间的时症,晚上十一点到半夜一点,它有问题,我们可以在胆俞穴上下针。

6.     诊断时,我们怎么知道胆有问题,在第十椎会有压痛点,尤其是胆结石时,压的会很痛。你帮他治疗好了以后,没压痛点就是病已经去了。

7.     喝咖啡过度,兴奋到睡不着:点揉胆腧;

8.     左关脉郁,肝胆有炎症:胆腧;

9.     胆病(胆道蛔虫,胆结石,胆囊炎,肋间神经痛)通治3穴:胆腧 日月,阳陵泉;

197        脾脏腧背之穴----脾俞穴

1. 定位:在背部,当第11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在第十一椎下,外开一寸半,我们叫做脾俞。

2. 治法:可针可灸,用灸、用针都可以,效果都会很好。

3.功效:补脾

3. 主治:脾俞顾名思义,脾主四肢,四肢上的问题,不管是肌肉,还是关节痛、风湿痛都可以在脾俞下针。这个土是治水的,脾主少腹,少腹讲的就是肚脐以下,腹部这边的水肿胀通通都可以用脾俞,用强土来治水,就可以解决水的问题。

4. 由于脾主肌肉,主四肢。所以脾脏有问题的时候,很明显的表症就是身重,身体会非常沉重。正常人,我们站立成这样子,人的气是往上升的,气就是全身的水液,气是往上升的。所以站在那边,不会感觉到体重。脚是身上最底层的地方。当你全身都在气化的时候,脚虽在最底下但却是温热的,这个热气一直往上来,全身都是在气化的状态。当全身充满气的时候,是没有癌症的,像个热水瓶一样。 所以我常常讲,脚是热的就没有癌症。你现在还没有癌症,就要想办法把脚热起来。 那脾主开胃,

5. 小孩子不吃东西,你都可以灸脾俞,再灸身柱,小孩会长得又高又大,肌肉又发达,骨头又大,人又高大

6. 慢性疲劳综合征:站着都想睡觉,拍打脾腧穴

7. 老人腿脚沉重如泡水中,点揉脾腧穴 膀胱腧穴;

8. 老慢病:脾腧穴

9. 九窍不利:脾腧;

10.   小儿保健:捏脊,按揉脾腧穴;

198胃腑腧背之穴----胃俞穴

1.     定位:在背部,当第12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再来是第十二椎,是胃。第十二椎开在胃上面,胃病治此。

2.     治法:可针可灸

3.     功效:一切胃病

4.     主治:胃病

5.     如果胃有病,不管是西医讲的胃溃疡、胃出血、胃下垂都没关系。扎胃俞,用俞募治疗,胃的募穴是中脘穴。扎正面的中脘,再扎胃俞就是俞募治疗。

6.     假设有胃痛,足三里、梁丘郄穴可以止痛。足三里也可以止呕。这样一票穴道就出来了。俞募治疗、会郄治疗都可以。那腑会中脘,胃的会穴是中脘,用会郄法治病时,就再下胃经的梁丘穴,这是会郄治疗。会郄治疗加上俞募治疗,最后再加上足三里,怎么会治不好胃病呢?除非你是足三里扎到足二里,扎错穴道。

7.     小儿瘦弱:胃俞穴

8.     老人脱肛:胃俞穴

9.     一切胃病:胃俞穴 中脘 梁丘

10. 高热积热:胃俞穴 大肠腧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