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2022年最后一天:我与旧事归于尽,来年依旧迎花开

 源源不断 2022-12-31 发布于宁夏

专属直播好礼等你来拿图片图片

文| 有书南风 · 主播 | 安东尼

图片

潮起潮落,花谢花开,流年就在弹指间。

蓦然回首,一年辗转已过,今天已是2022年的最后一天。

千帆过境,再望来路,烦累有时,苦痛亦有时,每个人都过得艰辛,活得不易。

但不论世事如何多变,无论现实多让人烦忧,往前看才是人生,敢放下便是晴天。

终成过往的,能忘就忘,无力改变的,能放就放。

松开双手,前尘旧事才能烟消云散,把心腾空,朝霞晓露方可幸福入怀。

和渐行渐远的2022道声别,不眷恋来路,用今年的遗憾铺就来年的惊喜。

图片

放下欲望,坚持自律

有这样一个寓言故事。

在众多兔子中,有一只白兔独具审美的慧心。

它总能一边无忧无虑地嬉戏,一边心旷神怡地赏月。

于是,诸神之王宣布:“从今以后,月亮属于你。”

可说来奇怪,自从得到月亮之后白兔闲适的心情却一扫而光。

她牢牢盯紧月亮,就像财主盯着自己的宝藏,任何一点阴晴圆缺都让她紧张不安,心痛如割。

最终,患得患失的她承受不住重压,请求诸神之王撤销了那个慷慨的决定。

心理学家休·麦凯提出过一个“欲望-幸福”曲线。

他认为,当一个人欲望不多的时候,只要被满足一点点期待,就会收获大大的幸福感。

可是当欲望激增之后,幸福感就会迅速跌入谷底,荡然无存。

很多时候我们误以为,拥有就是快乐。

但事实上,坐拥广厦万间,夜间无外一床安宿;

纵有万亩良田,一日终究只需三餐。

人这一生,深陷欲壑沟渠,即使行走在宽敞大道,也觉狭窄逼仄;

修得知足之心,哪怕坐落在老宅枯井,亦可天高云阔。

真正的幸福,不在所得多寡,而在及早给欲望做减法,为身心做增值,行有所止,欲有所制。

在往后岁月里,克己自律,才能正视内心需求,去芜存菁,方可寻得精神富足。

图片

图片

放下锋芒,适度妥协

网上有人问:

“什么样的理由才会让你轻易的选择让步妥协?”

有个高赞回答说:“因为在乎。”

年少时,我们心气高傲,就像锋利的宝剑,一点委屈与不满,就会掀起我们心中的波涛汹涌。

可人到了一定年龄,才发现,你我皆凡人,活在人世间,终日奔波苦,一刻不得闲。

肩上的担子一日沉过一日,身边全是依靠自己的人,于是我们甘愿收敛锋芒,俯身向生活妥协。

为了不受困于生活的窘境,哪怕尝尽委屈,也不再盲目较劲,而是拼命到咬紧牙关。

表面上看,那个曾经意气风发的少年似乎放下了脸面和风骨,活成了连自己都不屑的模样。

但就像《麦田里的守望者》中说的:

“一个不成熟的人的标志,是愿意为某个理由英勇献身,一个成熟的人的标志,是愿意为某个理由谦恭地活下去。”

学会低头,适度妥协,不是丢脸,更不是认输。

而是中年人为了扛起生活做出的贡献与牺牲,是一份了不起的勇气与担当。

图片
图片

放下情绪,懂得静音

行走世间,我们既要承受种种外部的压力,更要面对自己内心的困惑。

生活的重锤难免在心头砸下一个个坑洞,扰乱心智。

一件微不足道的小事,一句随口而来的诋毁,甚至一个不友善的眼神儿,都足以引爆一个中年人呼之欲出的崩溃情绪。

可是,易燃易爆,任由情绪蔓延,只会令现状更糟,让人生陷入恶性循环。

作家胡夫兰德说:

“世上一切不利的影响中,最能使人功败垂成的,往往就是过度的情绪。”


情绪生病比身体生病更可怕,沉溺在坏情绪中,买单的终将是自己。

生活的一地鸡毛总是如影随形,与其对着它大喊大叫,被怨气裹挟,不如把情绪调成静音,把力气用在刀刃,在沉寂中丰盈成长。

当你摒弃嘈杂,从容不迫,你会明白,只要内心不乱,外界就很难改变你什么。

当你冷静做人,理智做事,就能发现,只要管得住情绪,就能在生活的历练中成就更强大的自己。

图片
图片

放下依赖,自己撑伞

作家刘墉小的时候,一日母亲从外面带回一根比拇指稍粗的小棍。

在随手被插进土里几个礼拜后,小棍长出绿叶,开出了美丽的曼陀罗花。

一年后,刘墉家里遭遇大火,烧得片瓦不留,花草死光,而他的心情也跌落低谷。

然而,就在一个深夜,对未来惶惶不可终日的刘墉,突然闻到一股幽香。

原来,在大火中消失的曼陀罗,不知何时竟偷偷浴火重生,长了芽开了花。

那夜,开在废墟上的小花,让13岁的刘墉有了依靠自己坚定活下去的勇气。

年轻的时候,每个人都希望有人懂,有人疼,有港湾躲风,有大伞遮雨。

但现实是,到了一定年纪,才渐渐领悟,没有花的福气就要活出树的硬气,没有他人撑伞就得做自己的屋檐。

就像西塞罗说的:

“依靠自己,自身拥有一切的人,不可能不幸福。”

无论有没有人爱你,都请放下依赖,降低期待,走出自设困局,蓄积过硬实力,做生活的主宰者,把日子过得更好。

图片

图片

放下讨好,取悦自己

生活中,不知有多少人患上了“取悦症”:

为了让别人高兴,宁愿委屈自己去做不喜欢的事;

而自己偶尔对别人的请求摇头说“不”,却感到深深内疚。

《被讨厌的勇气》中写道:

“活在害怕关系破裂的恐惧之中,那是为他人而活的一种不自由的生活方式。”

每一次的逢迎讨好,都是在掏空自己。

越是顾忌别人的感受,捧着真心乞怜,越容易被对方一把推开,换不回被爱。

余生很贵,别等受伤了才知道要把自己装在心里,别等憔悴了才想起要对自己好一点。

既然无法讨好全世界,不如先善待自己,这是我们一生都需要研习的功课。

晚年辞官归故里的陶渊明,常在身边带着一把无弦琴,喝酒嗅菊,自得其乐。

别人问他:“无弦,怎么弹奏?”

他随手抚弄,淡然说:“但识琴中趣,何劳弦上声。”

人这一生,终究不是为讨別人喜欢而存在的。

过客来来往往,与其耗尽心力委屈迎合,倒不如大大方方取悦自己,丰盈生命的底色。

尽情欢笑蓄一池春水,耐心守候等一朵祥云,你我来这人间一趟,要努力活成想要的模样。

图片
图片

放下遗憾,拥抱未来

作家亦舒说:

“做人,好像怎么做都有遗憾似的。”

过去的岁月里,也许你经历过这样的时刻:

鼓起勇气向心仪之人表白,却发现情深缘浅,有情人未必能成眷属……


为千载难逢的晋升机会,做足准备,却因突如其来的变故,竹篮打水一场空……


拼命奔波,只为让父母过上好日子,却惊觉世间没有来日方长,不是所有人都停在原地等候……


遗憾,是个让人又爱又恨的东西,没有它的生活并不完美,有了它,却又让人不堪面对。

在一次次期待与失望的撕扯下,我们终会明白:


抱憾残缺,在所难免,不知所措,才是人生。

诚然,没有人能够回到原点重新起航,但每个人却可以从现在开始,把憾事收在心里,带着释怀阔步往前,去创造全新的未来。

就像蒋勋说的:

“生命怎么活都会有遗憾,关键在于你怎么去领悟;

给这个遗憾的部分更崇高的向往,然后尊重、包容它,反而会把这个遗憾的部分变成一种生命力的圆满。”

没有如意的人生,只有看开的生活。

且敬往事一杯酒,然后向前走,不回头,穿过风烟迷雾,走出一路霁月。


弘一法师说:

“放弃与放下的区别是,放弃是牺牲本来属于你的,放下是放下那些从来就不是你的。”

年少时,我们执着坚韧,怕落后于人,怕不够强大,无论好坏一味抓在手里。

可是到了后来,经历万千浮生,终于逐渐看清生活最真实的模样。

人生转好,难在放下,却也贵在放下。

当一个人学会释怀坦然,不勉强自己,不为难别人,行也安然,住也安然;

当一个人对做不到的事不苛责,对得不到的情不纠缠,得也坦然,失也淡然。

再见哭过笑过的2022即将谢幕,一切过往,皆成序章。

万象更新的2023就要开启,心怀热爱,幸福就在不远方。

点个在看,愿我们岁月如初,人心如故。

经历过重重考验,见识极好的繁华,欢欢喜喜开启人生华年,热气腾腾迈进喜乐天地。



有书君说

书是一道厚重的门,垂青着每一位敲门者

一年一度「成长的力量」大会如期而至
点击下方视频,聆听成长的故事

图片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