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民间故事】男子贪淫,纵欲过度染病,临终说:这么多银子怎么办

 longxin0616 2022-12-31 发布于四川

明朝年间,山东有兄弟二人,一个叫孙鲁生,一个叫孙齐生,两人成家后各生一子,鲁生的儿子叫孙青,齐生的儿子叫孙正。

齐生学习要比哥哥好,考了秀才。而鲁生不喜欢读书,却喜欢做生意。他们的父亲是个盐商,常年往来于山东与江苏之间。

父亲见鲁生不爱读书,便带着他出去做生意,没想到鲁生学得特别快,许多事情办得连父亲都竖大拇指。

后来,父亲见鲁生已经能够撑起买卖,便给了他一千两银子做本钱,放他一人出去单飞,自己在家里当起了安逸太爷。

鲁生此次出去,父亲给他派了两员得力干将,一个是张三,一个是李四,这二人跟随父亲多年,都是做生意的好手。

文章图片1

(一)

鲁生主仆三人到了江苏,他们精打细算,眼明手快,加之时运顺利,很快大赚了一笔钱。

鲁生长年在外,与妻子两地相隔,趁着手头宽裕,便开始不务正业,在外面淫荡起来。

鲁生不愧是做生意的,干什么都是大手笔,一下子就包养了两个妓女,把生意扔给张三、李四,自己天天在家淫乐。

鲁生怕两个仆人反水,也分别给他们二人娶了一个小老婆,而且都是年轻貌美的女子。

但鲁生这个家伙非常不讲究,见仆人的老婆非常漂亮,没事的时候便把张三李四打发出去,自己把两个小老婆拥在怀中,这样反倒张三、李四二人到手的时候还少一些。

鲁生越玩兴致越高,四人在家天天喝酒淫乐,不到两年,一个铁打的山东大汉,最后弄得气血两尽、卧床不起。

鲁生见自己活不长了,但打发张三回去给父亲和弟弟报信,让儿子孙青跟张三来江苏,交接账目。

齐生收到哥哥的书信,见里写着许多银子,就多了个心眼儿,想道:侄子年纪还小,此去未必稳当。况且哥哥病势严重,万一等不得,岂不要丢了银子?

于是齐生便决定星夜先赶过去,让张三带着孙青、孙正在后面慢慢赶过来。

没过两日,齐生便到了江苏,见到哥哥鲁生,病情严重,但尚未死。

鲁生见了弟弟,泪流不止,说道:哥哥不幸,病重不起,专等亲人来见上一面。现在见到兄弟,我死而无憾。

齐生问道:哥哥常年在外,赚钱不少,都是辛劳所得。现在染病危急,万一有个三长两短,可有什么话要对父母讲?

鲁生叹了口气,费力的说道:我为了几分薄利,远离父母,以致如此。现在有本钱一千两,奉还父母,算是尽孝!其余盈利三千余两,让孙青、孙正二人平分!幸好弟弟到了,我把此事便托付给你。

鲁生说完之后,齐生跟李四一起清点了银子,又听鲁生絮叨了几句,快到晚上的时候,鲁生便断了气。齐生与李四哭作一团,那四个妇人也陪着流了一些哀而不伤的眼泪。

齐生让李四去买了一口又大又结实的棺木,正在入殓的时候,齐生突然说李四与鲁生时辰不合,让他出去看管着那四个妇人,一个也不许来看,等齐生一个人把棺材殓好之后,才把她们放了出来。

齐生让老鸨把那两个妓女领了回去,又让原媒把张三、李四的小老婆给退了回去,李四也没有什么怨言,因为那个小媳妇儿自己基本上就没用过。

齐生把五百两银子装在一个大盒子里,身上还带着一百两零碎银子,便准备与李四往回赶。

李四见状,疑心道:大官人那么多银子,怎么只剩这些?

齐生说:恐怕路上有人惦记,那些我已经藏好了,到家你便知道了。

李四又问:那什么不把这五百两也一起藏了,岂不是更好!

齐生说:糊涂!一个大客商运棺回家,难道连几百两银子都没有?若是惹起别人疑心,反而麻烦!不如放一个盒子在那里,让人看着沉重,便不再疑心别的了。

李四一想非常有道理,怪不得人家能当老板呢!

于是他们便雇了一个叫钱旺的车夫,拉上棺材,往山东老家赶去。一行人走到徐州城外,找了一个店家住下。

钱旺见车子沉重,早就上了心,趁着夜间无人注意,抱起那个大盒子跑了。

早上,齐生喊车夫赶路,发现车夫早跑路了,他们赶紧清点东西,才发现少了那个装五百两银子的大盒子。

齐生见银子丢了,想去赖店家,店家哪里肯认账,倒是问他们车夫是从哪里雇的。

李四说是一辆回山东的过路车,店家说那最好不过,接着往回追就行,但最好是能告官,让官府派人一同去追,车夫既然抱着那么多银子,肯定也跑不远。

当地的官府还算比较给力,听说外乡人的东西被偷了,便专门派了一个叫王武的捕快,专门帮助缉拿车夫。

文章图片2

(二)

齐生与王武商量,我们这么多人,带着东西也不方便,不如先找一家大店住下,然后轻装去追,效果可能要好一些。

王武说道:正该如此!离这里不远的地方,有一个大店,可以把灵车停在里面,相公先在那里休息,我们出去搜捕,一有消息便回来告诉你。

商量好之后,齐生等人就到客栈住下,请王武吃了酒饭,王武便出去行动了。

第二天,齐生在店里憋得无聊,便问店家:你与我到街上去逛一逛怎么样?

店家说没问题。

齐生便让李四在房里看守行李,自己随着店家上了街。

在街上逛了半天,齐生觉着躁得慌,便问:有没有幽静的地方可以去?

店家早就摸着了齐生的心思,把他径直带到城外的一个尼庵里。店家说:这里非常幽静,我们进去找尼姑讨杯水喝。

他们一前一后的进了门,只见一个尼姑走了出来,齐生一看,两眼发直,心想:世间怎么还会有这么标致的人物!

店家见齐生有些失态,用手推了他一把。尼姑过来行礼,请他们进去喝茶。齐生的心思都在这个尼姑身上,而且这个尼姑好像也是见多识广,有点儿来者不拒的意思。

喝完茶后,店家与齐生恋恋不舍得离开尼庵。

回到客栈,齐生悄悄取出来一锭银子带在身上,对李四说道:我出去找个地方玩玩,晚上不一定回来,你在此地要安心看守东西,不得有误。如果店家问起我来,只说不知道。

齐生撇了店家,一个人又回到尼庵里。还是刚才那位小尼姑出来迎接,问道:施主刚走,怎么又回来了。

齐生说:心里舍不得师父美貌,所以回来再聚一聚。

尼姑也不回避,只是笑了笑,齐生见状,知道有机可图,两人互通了姓名,齐生这才知道尼姑的法号是清静。

齐生早已起了淫心,眼睛不离尼姑,句句不离荤话,关键时候掏出一锭银子,说自己晚上要在此留宿。

尼姑说:房间多的是,只是晚间尼庵留宿不便。

齐生笑道:晚间宾主相陪,非常方便。

尼姑也笑道:我还是第一次见到像你这种没脸没皮的客官。

原来这个叫清静的尼姑,也是个挂羊头卖狗肉的家伙,见了一大锭银子,心里早已动了火,伸手接下银子,说道:如果相公不嫌弃,在这里住几天也无妨。

齐生说:住肯定是要住的,关键是要有主人相陪。

尼姑笑道:蠢货,谁说让你独宿了?

齐生听后大喜,彼此心照不宣,当夜两人便睡在了一起,颠鸾倒凤,恣意淫乐。

第二天中午,齐生才起床,梳洗完毕后便回了客栈,见王武已经出去抓捕,李四也很尽责,便瞅了个机会,又溜回了尼庵。李四以为他去了妓院,店家更不会关心他的行踪,齐生便乐在其中。

几天过去了,还有没有一点车夫的消息。王武对齐生说:在附近找不到,我想到枣庄一带去密访。

齐生表示同意,便称了些银子给他。

王武走后,齐生转念一想:为什么这么长时间没有下落?听说不少官差捉贼放贼,串通起来做买卖!便赶紧让李四追上去,省得他们从中做手脚。

齐生一个人在店里,心想:没人看守行李,今晚上肯定不能去尼庵了。于是便去尼庵里,跟小尼姑通报了一下情况,清静恋恋不舍,齐生只好狠心回到店里。

文章图片3

(三)

当夜二更时分,店家听到房顶有响声,过了一会儿,听见像是有人跳下来,店家赶紧披了衣服,放声喊道:大家快起来看啊,有贼!

店家第一个冲出去,脚步未稳的时候,只听扑通一声,店门大开,店家知道遭了贼,但是一个人又不敢追出去,心想:我先去齐生房里看看。

店家去查看的时候,正好齐生的门开着,店家叫了两声,不见有人回应。这时,只见店外一个人,气冲冲地闯进来,说道:这么晚了怎么不关店门,你在这里做什么?

店家一看,正是捕快王武,便说道:刚才听见响声,应该是有贼,特意来看看齐生。你不是去枣庄了吗,怎么又回来了?

王武说:我腰刀落在床铺上了,所以连忙回来取。既然有响声,快看看丢了东西没有?

他们二人点灯去叫齐生,两人进门吓了一跳,齐生不知道什么时候已经被杀死在床上。

王武呆住了,对店家说道:肯定是你们做的歹事!趁我与李四不在,你们见齐生孤身一人,便把他算计了。

店家一听,变了脸,说道:我从梦中惊醒,没有见到别人,只碰见你一个。你既然去了枣庄,为何还在这里?这杀人之事,我看你最有嫌疑。

王武说:我是回来取刀的!

店家说:你有刀,不是正好杀人吗?

王武拉着店家进去取刀,抽出给他看,说道:你看,如果是我杀的人,刀上为何没有血迹?

店家也说不出个所以然,两人便争执了起来,一下子惊动了街坊四邻,众人说:既然是杀人命案,谁也脱不了干系,天亮的时候去见官吧!

于是众人上去,把他们二人都捆了起来。

到了公堂之上,知县让王武、店家分别说明情况,两人便把自己的所见和怀疑各说了一遍,但是跟之前发生的一样,听起来都有道理,但看起来又都值得怀疑。

知县一时难以下结论,便让人给他们二人上刑,王武是个衙门中人,身强力壮,只是不招,硬是顶了下来。

而店家是个生意人,哪里受得了大刑之苦,受不了疼,只好屈打成招道:小人见财起意,是我杀了齐生!

知县这才满意,将店家打入死囚牢里,等申明上司后发落。

文章图片4

且说李四在枣庄那边等王武,始终也不见人影,放心不下也跑了回来。一到店里,才听说主人被店家杀了,到房中一看,齐生已经被砍做了两截儿!

李四痛哭一场后,盘点东西,发现少了八十两银子,以及金银首饰两副,然后自己去买了一副棺材,把齐生入殓,恐怕官府要验尸,也没敢封盖。

李四与店家有过接触,不相信他会为这点钱杀人,见官府草草定案,心有不甘。他听说察院有个老爷号称张青天,最善断无头命案,恰好在此地巡访,李四便写下一张状纸,告在了张青天那里。

张青天过问此事,知县便将店家押到了府里,并说了当晚大致的情形。

店家见了张青天,一个劲儿地喊冤。

张青天问道:你既然喊冤,为什么却先招了?

店家说:小人受不了刑,只能屈招。我就是个做小本生意的,平时客人少一点东西,我都要被盘来盘去!我哪里敢杀人呢!再说我这么大一个店,不会为这么一点银子,连店都不要了!那天我确实撞见王武进来,怎么不是他,反倒怀疑我?

王武说:小人是个官差,是替齐生抓贼的。我若是杀了齐生,怎么回去交代?

更何况我当时没有带腰刀,难道空拳杀人?我的腰刀是从床上取出来的,而且上面并没有血迹,这是众人都看见的。人死了,不问店家,问谁?

李四一听,也说不出个所以然。

张青天说道:依我看,你们二人都不是凶手,既没有杀人动机,而且会连累自己,除非是傻子才干这种事情!凶手应该另有其人!

当下,张青天先让人把他们带下去,自己再好好想想整个案件的过程。晚上,张青天朦胧睡去,只见一个秀才和一个美貌妇人前来告状,自称被人杀死了。

张青天说道:我正要问此事!

那个妇人口中念叨四句:

无发青青,你我来争。

木目并走,只待夜明。

张青天本想再问,那妇人忽然不见了,吃了一惊,便醒了过来,赶紧把那四句话写了下来。

张青天再也没有睡意,认真端详起这四句话来,心想:妇人说“无发”,无发妇人,当然是尼姑。难道秀才是被尼姑杀了?因为后面那两句确实看不出来什么。

第二天,张青天再审此案,向店家、李四等人问道:附近可有尼庵,或者是尼姑吗?齐生最近与尼姑接触过没有?

李四直摇头,但店家突然说道:有一天我陪齐生出去闲逛,曾经到过附近的一座尼庵,里面确实有一位美貌的尼姑。

张青天一听有戏,问道:那尼姑叫什么名字?

店家说:法号清静。

张青天拍案,叫道:对上了,无发对尼姑,青青配无争,正好是个“静”字。赶紧把这个小尼姑抓来,一问便知。

文章图片5

(四)

过了一会儿,小尼姑被带到堂上,张青天见了她的模样,说道:好奇怪!正是梦中之人!

张青天问道:你是如何与齐生通奸,又为什么把他杀了!如实招来,免得挨打!

小尼姑把自己与齐生之事说得详细,而且说道:齐生前日许了我八十两银子,还有两副金银首饰,说要回去取来给我,可是这一去,就再也没有回来。

张青天见小尼姑这副模样,通奸肯定是有的,但是说他杀人,连自己都不相信,但杀手到底是谁呢?

张青天又问:齐生与你说此事的时候,是否有人听见?

清静说:我们在枕边说的话,肯定没人听见。

张青天又问:那你对什么人说过此事没有?

清静想了一下,红着脸说道:

我平日里与一个和尚往来,自从齐生来了以后,我便不与他来往。那天齐生走后,他便质问我为什么不理他,我一气之下,便把齐生许我东西的事情告诉了他。

和尚问我齐生住在哪里之后,便急匆匆地走了,想必是他杀了齐生。

张青天问:这个和尚叫什么名字?

清静说:法号无相。

张青天一听这个“相”字,正是木目并行,这就对上了,赶紧派人去捉拿无相和尚归案。

无相杀人之后,先是躲了起来,后来听说店家认了罪,便又回到寺里,结果正好被抓个正着。

到了公堂之上,无相和尚还想抵赖,张青天让清静与他对质,但他还是死不承认。

这时衙役来报,说从他无相的床底下搜出了八十两银子和两副首饰,无相见人证物证俱在,一下子瘫软在地。

无相招道:自己之所以杀齐生,一来是嫉妒齐生贪占尼姑,以致清静变心;二来是想顺手捞些银子。

文章图片6

张青天当下将无相和尚问成死罪,推出菜市场斩首示众。然后将清静逐出尼庵,官卖为民妇,其余人都放了回去。

李四本想上前领了赃物回去,只见张青天说道:你家两个主人现在都死了,赃物岂是你能领的,你快回原籍接了主人的儿子过来,方能领回去。

李四只好叩头而去。

回去之后,李四、王武还有店家,三人大喝了一顿,也算互相赔个不是。

李四对王武说道:张三回去接小主人,估计也快到了,我与你去接应一下,顺道儿查访一下车夫的下落。

第二天,李四、王武上了路,他们在一家客栈里,正好遇到了张三和两个小主人,互相诉说了期间发生的事情,四个人抱着哭作一团。

李四领他们与王武相认,然后对张三说道:目前官府那里还有八十两银子和两副首饰,等着小主人去领。另外五百两银子已经被车夫偷走,目前正在追查中。

张三听后不解,问道:我走的时候,主人尚有那么多银子,怎么你只说有这些?

李四便将自己之前怀疑的话告诉了张三,张三听后半信半疑,私下对两个小主人说道:主人那么多银子,说藏就藏了?我看李四也不可信,你我都提防一下。

他们一行五人便往回赶,路上突然遇到大雨,便急忙找地方躲雨,张三眼尖,说看到不远处有一家酒店,可以去那里看看。

等到了酒店,只见一个妇人坐在里面,李四抬眼一看,两眼放光,扯着王武说道:那个店家桌子上的大盒子,正是我们当初放银子的盒子,怎么会在这里?

王武说:先不要声张,我们只当在此喝酒,观察一下再说。

过了一会儿,妇人把酒菜端了上来,王武问道:你家里的男人哪里去了?

妇人答道:我家老汉与儿子旺哥去打酒了,今日才回来。

李四问道:你家姓什么?

妇人答道:我家姓钱。

李四喜上眉梢,低声说道:之前的车夫就叫钱旺,我们且坐在这里等他,认一认便知。

快到傍晚的时候,一老一少两人推着酒桶回来,李四一眼就认出那个后生正是钱旺,对王武使了个眼色,王武上前一把把他扭住,说道:贼子,你让我们找得好苦!

钱旺一抬头,认出了李四,当时腿就软了。王武取出铁链,把他锁了起来,狠踢了几脚,也算出一口恶气。

王武追问银子的下落,钱旺谎称赌钱输了。王武哪里肯信,又是一顿暴打。钱旺死活不说,张三眼尖,只见那个妇人一直特别紧张地盯着家里的米缸。

张三走上前去,往米缸里面一顿掏摸,只见下面全是一锭锭的银子。

王武见人赃俱获,便把钱旺押回县衙发落。

文章图片7

(五)

随后,李四等人去找张青天领银子和首饰。

张青天见孙青、孙正二人少年英才,心里有几分喜欢,便说道:你们的父辈不守本分,客死他乡,你们一定要吸取教训。如今拿了银子回去,要好好读书,可不能再干那些无耻勾当了。

二人谢过张青天,只见孙青站在原地未动,说道:父亲当日寄信说银子很多,但现在才不过六百金,据家人李四所说,他也没有见到银子,还请老爷过问一下此事。

张青天便把李四叫过来,问道:你家主人当初银子很多,为何现在只剩这些?

李四说:银子都是主人齐生搬弄的,当日出发的时候,我也只见到这么多。当时我还有疑问,但主人说“我自有妙法,到家之后,自然就有银子”。可惜现在主人被杀,也就没处去问了。

张青天说道:莫非是你有心欺骗,隐藏了银子?

李四说:那么多的银子,小人怎么可能藏得了?况且主人在的时候,只有行李与棺材,店家、王武等人都是看见的,我怎么能藏银子?

张青天问:当日齐生殓棺的时候,你在场吗?

李四说:主人说我时辰有犯,只让我看管着那四个女人,只有主人一人在场。

张青天听后笑了,说道:此事确实不怪你,银子已经找到了。

张青天取过一张纸来,在上面写了一些字,然后封好,并盖上了大印,对孙青、孙正说道:银子就在这里面,但只有到家的时候才能打开,自然会找到银子。你们赶紧回吧!

孙青、孙正二人辞别张青天,几人又雇了一个老成的车夫,便赶紧上路了。

没用几天,便回到家里。孙家的人听说两个少主人都死了,家里哭作一团。

孙青、孙正的爷爷、奶奶都还健在,但是想起白发人送黑发人,悲痛欲绝。

等大家心情都平复下来,孙青和李四便把这一路上遇到的事情都说了一遍。

爷爷问起银子的事情,孙青说道:张青天当日给我写了一封信,说银子就在里面,回家便可取出来看。

孙青的爷爷打开一看,只见上面写道:你家的银子,必在棺中,若考虑开棺违法,可以此信作为执照。

这时李四才明白,为什么齐生当日不让自己看他封棺了,原来奥秘都在这里。

众人上去找开棺材,只见里面分作三包,其中一包上写道:还父母本钱。其余两包上分别写着“孙青”“孙正”。

全家人看后,更加感叹鲁生、齐生二人,生得聪明,死得糊涂,于是免不了一通落泪。

最后,全家人都隔空拜谢张青天,若是没有他的帮助,此行一定不会如此顺利。

后来,孙青、孙正一心向学,分别考取了进士,他们牢记父亲的血泪教训,此生绝不贪色,两人做了一世清官。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