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成】萆薢15g,石菖蒲15g,川柏15g,白花蛇舌草30g,石韦15g,土川贝母10g,马勃5g,怀牛膝10g,蝎尾1g(研面冲服,亦可改全蝎5g入煎)。【功效】清热解毒,清利湿热。
【主治】慢性顽固性尿路感染,属湿热毒邪,蕴结下焦者。症见尿液混浊,尿检白细胞持续不减。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早晚各服1次。
【方解】本证以尿液混浊为主症,故以萆薢、石菖蒲相合为主药,以利湿分清化浊;本证系湿热毒邪所致,故以白花蛇舌草、土川贝母、马勃清热解毒,其中白花蛇舌草还有利尿作用;石韦、黄柏、牛膝清利湿热,导热下行;本证一般病程较长,病久必瘀,故用一味辛平有毒,入血分走窜之蝎尾(或全虫),通络化瘀止痛,对顽疾陈瘀有推陈出新之效。诸药合用,共奏清热解毒,清利湿热之功。
【点评】《医学心悟》萆薢分清饮和《丹溪心法》萆薢分清饮均用萆薢、石菖蒲相合为主药,以利湿分清化浊,此二药为后世推崇的治疗膏淋最佳配伍。本验方亦以此二药为君,然组方用药却与古方迥异,主以清热解毒,清利湿热,故适用于慢性顽固性泌尿系感染,属系湿热毒邪蕴结下焦者。方中蝎尾走窜力强,故年老体弱者宜慎用。
【验案】顾某某,男,70岁。因前列腺摘除术而继发尿路感染,先后以各种抗生素治疗,已产生抗药性。就诊时腰痛,膀胱刺激征不明显,尿液混浊,尿检白细胞计数明显高于正常,脉沉细。考虑患者年事巳高,故于上方去全虫、马勃、加肉桂2g,服3剂证除,尿检(-)。继服调理之剂周月余,随访6载,未再复发。
【名医简介】柴彭年(1922-2004),天津市人。著名中医学家。1941年毕业于天津市中国医学练习所。早年就读于天津针灸练习所,拜名医李日伦先生为师。1942年考取行医执照(部颁行医证书),从事个体行医。解放后任河北区中医联合诊所副所长。1955年,在天津市中医医院(今天津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创办初期来院就职。历任天津中医一附院内科主任、中医学院内科教研室副主任、天津中医学会委员、《天津中药》杂志编委、第一批硕士生导师、享受国务院颁布的“政府特殊津贴”。从事中医内科医疗工作50年,精研医理,学贯寒温。多年来致力于中医肾病、消化病研究,临床疗效显著。基于肾在人体生命代谢的重要作用,自五十年代开始,提出以肾作为维持人体正常生理和抵御疾病的机能枢纽,在全国率先提出“化瘀软坚法”治疗慢性肾炎的学术观点,从而使疑难性肾脏疾病的防治水平得到了提高。
【土贝母】别名:土贝、大贝母、地苦胆、草贝、藤贝母、垒贝、猪屡贝、假贝母。为葫芦科植物土贝母的干燥块茎。秋季采挖,洗净,掰开,煮至无白心,取出,晒干。【归经】归肺、脾经。【性味】苦,微寒。【功能主治】散结,消肿,解毒。用于乳痈,瘰疬,乳腺炎,颈淋巴结结核,慢性淋巴结炎,肥厚性鼻炎。
马勃、大马勃或紫色马勃的干燥子实体。夏、秋二季子实体成熟时及时采收,除去泥沙,干燥。【性味】辛,平。【归经】归肺经。【功能主治 】清热,利咽,止血。主治:风热郁肺咽痛,音哑,咳嗽;外治鼻衄,创伤出血。热型。疏风解热,消肿利窍,风热自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