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说说新绛县的来历

 让快乐伴你一生 2022-12-31 发布于山东

      秦仍属河东郡。北部为临汾县,西部为长修县。临汾旧城在今县城北25公里处,襄汾县晋城村,俗称晋城园子。长修故城在今县城西北15公里处泉掌镇,俗称泉掌街里。汉高祖时,封御史杜括为长修侯。长修为侯国。东汉改为长修镇。西晋时,临汾县属平阳郡。南北朝时,北魏元帝元年(386年)于柏壁镇置东雍州。分临汾县为太平县和南太平县。北魏始光年间(424年—428年),于今城关西南10千米柏壁村置南太平郡,神麚元年(428年)改征平郡,隶东雍州。太平真君四年(443年)东雍州治徙今柏壁村。太和十八年(494年)废东雍州,征平郡改正平郡,领闻喜、曲沃二县。东魏天平二年(535年)复置东雍州。北周明帝武成二年(560年)改东雍州为绛州,徙闻喜龙头城(今礼元镇龙头堡)。武帝时又返回柏壁。建德六年(577年)正平郡与绛州徙治今稷山县境。隋开皇三年(583年)绛州治徙今新绛县境。废正平郡,改为绛郡。开皇十年(590年)喜县治徙今闻喜县境。开皇十八年(598年)于今县境置正平县,属绛州。大业三年(607年)正平县属绛郡,且为郡治。唐武德元年(618年)正平县属绛州,置绛州总管府。武德三年(620年)废总管府。天宝元年(742年)绛州改绛郡。乾元元年(758年)复为绛州。五代袭唐制。宋置绛郡防御,为雄州。辖正平、曲沃、翼城、太平、稷山、绛、垣曲等七县。金复为绛州,天会六年(1128年)于绛州置绛阳军节度使。兴定二年(1218年)升晋安府。兴定三年(1219年)又置河东南路转运司。领正平、翼城、曲沃、闻喜、垣曲、太平、绛、沁水等八县。元初为中州,置绛州行元帅府。辖河、解二州各县。后置元帅府,仍为绛州。隶平阳路,领正平、翼城、曲沃、闻喜、垣曲、太平、绛等七县。明洪武元年(1368年)正平县废入绛州,隶平阳府,领稷山、垣曲、绛等三县。清初属领仍旧,雍正二年(1724年)绛州升为直隶州,领稷山、河津、闻喜、垣曲、绛等5县。

    民国元年(1912年)5月,废州改县,取“咸与维新”之义,又兼与绛县相区别,改为新绛县,直属省政府。

    1954年9月10日,临汾专区、运城专区合并设立晋南专区,新绛县属晋南专区。1958年11月21日,撤销新绛县;1962年3月27日,恢复新绛县建制,仍属晋南专区。1967年5月10日,晋南专区改称晋南地区革命委员会。1970年3月,晋南地区革命委员会分为临汾地区革命委员会和运城地区革命委员会,新绛县划属运城地区革命委员会。1978年运城地区革委会改称运城地区行政公署,新绛县随属。2000年6月14日,撤销运城地区和县级运城市,设立地级运城市。

      新绛县隶属运城市管辖。古城南临汾河,北沿丘陵,据高就低随地势制胜。“绛州三楼”、“绛州大堂”、哥特式“天主教堂”、唐代“宝塔”从西至东,雄居高垣之上,成为古绛州的重要标志。创建于隋开皇十六年(596年)的“绛守居园池”,是目前全国唯一的时间最早的官家园林;创自于唐代的“绛州大堂”,曾是大唐名将张士贵的《帅府堂》;龙兴寺内的“唐代宝塔”,塔顶曾多次持续数日腾烟,为千年未解之谜。绛州刻瓷是运用特制的刀具在烧制好的瓷面上进行雕刻的技艺,人们将其比作“瓷器上的刺绣”。刻瓷艺术集书法、绘画、篆刻等诸多艺术为一体,采用凿、刻、研、刮、擦等技法,使无光的画面与有光的釉面,相互映衬。2009年,绛州刻瓷列入“山西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