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肺炎一号”。 上一篇短文写了,湖北的肺炎一号照搬小柴胡汤,有些人认为我说得不对。 确实说得不对,用词不恰当。 湖北省的【肺炎一号】,不是“照搬”小柴胡汤,而是小柴胡汤和达原饮的组合。 目前我所了解到的湖北省【肺炎一号】配方如下: 柴胡 黄芩 法半夏 党参 全瓜萎 槟榔 草果 厚朴 知母 芍药 生甘草 陈皮 虎杖。 可以拆分成2个部分: ①柴胡、黄芩、法半夏、党参、甘草——这是小柴胡汤原方去掉生姜和红枣,可以是嫌它们偏温补了。 实际上我认为可以保留的,生姜红枣调和脾胃挺重要; 我看过不少新冠患者的舌头,典型表现就是舌苔腻,这是脾胃失调的表现。 所以我认为新冠主要侵犯的脏腑,就是肺和脾。 ②槟榔、厚朴、草果、知母、芍药、黄芩、甘草——这是达原饮的原方。 达原饮大家可能不太了解,这是明朝著名中医吴又可的著名处方,记载在《温疫论》里。 很多人看过《明朝那些小事》这套书,很精彩,但是看过电影《大明劫》的人很少。 《大明劫》的主角,就是吴又可,很少有医生当主角的电影。 部分历史学家有定论,明朝不是亡于满清、不是亡于崇祯、而是亡于瘟疫。 正是因为明末瘟疫肆虐,才会十室九空,农民起义,官军战斗力锐减,满清趁机杀入山海关。 而吴又可的《温疫论》就是在这种背景下诞生。 他认为瘟疫的传播,是因为“疬气”;这个概念,其实非常接近现代医学的病毒。 他的方法就是,“疬气”从外而来,潜伏在身体的“膜原”里,随时发作,必须要把它从身体里排出去。 达原饮就是要开达膜原,主治: 瘟疫或疟疾,邪伏膜原证。憎寒壮热,或一日三次,或一日一次,发无定时,胸闷呕恶,头痛烦躁,脉弦数,舌边深红,舌苔垢腻,或苔白厚如积粉。 这个描述和部分新冠病人的表现挺像。 小柴胡汤加达原饮,针对快速传染的病毒,我认为是有效果的。 哪怕是高热状态,都可以用这个处方(当然辨证一下会更好)。 它的效果,应该高于前段时间很火的那个药; 当然还是要注意:不建议用于预防;用中药来预防某种病毒是有点玄乎的。 中医的预防就是两个字:扶正。扶助正气,提高抵抗力。 广东的【肺炎一号】,最近热搜就是它。 由广州八院(传染病医院)制方,并且已经生产出来,名字叫“透解祛瘟颗粒”,配方如下: 连翘、山慈菇、银花、黄芪、柴胡、青蒿、蝉衣、前胡、川贝、乌梅、玄参、土鳖虫、苍术、黄芩、太子参、茯苓。 主要以清热解毒疏风头表益气养阴为主,说实话方子有点杂,我水平不够,看不太懂。 据说这个方子是经过临床试验的,比较稳定。 但是这个药一大包20小袋,卖460块。 广药白云山被网友疯狂吐槽“吃相难看”“发不义之财”。 |
|
来自: 沙澧闲人个人馆 > 《抗瘟疫,治流感,风寒感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