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同学聚会致辞也可如此好——荐读1200字副省级《在南京大学历史系79级毕业30周年聚会上的致辞》

 上帝也有烦恼 2022-12-31 发布于湖北

图片

在南京大学历史系79级毕业30周年聚会上的致辞

李 小 敏

(2013年10月1日)

尊敬的各位老师:

我们从南京大学历史系毕业已经整整30年了。30年,不仅仅是一个时间的长度,更是感情累积的厚度。今天,同学们从四面八方来到这里,目的就是一个,感恩老师,感恩历史系,感恩我们的母校!

大学四年,我们有幸得到母校的滋养。当年一脚踏进校园,一圈转下来,一句感叹话也没有,因为没有什么让人啧啧称奇。渐渐地,在朝夕相处中,我们感受到母校特有的气息和底蕴。当时校园不大,可树木茂盛、花草宜人,热闹中有宁静,想散步总能找到可去之处。校楼不高,却风格各异,不乏代表性的建筑,或深厚庄重,或简洁明快,浑然成一体。教室和图书馆的桌椅陈设普普通通,甚至有些寒酸,但上课和自习的学生常常把它们塞得满满当当,晚自习更是一座难求。宿舍区比较简陋,一幢楼挨着一幢楼,很是拥挤,但处处欢声笑语,充溢着青春的活力。学生食堂的饭菜远不如现在丰盛,但香味扑鼻、食之怡然,至今回味无穷。四年岁月虽然短暂,但足以让我们触摸到“诚”与“朴”这南大传统精神中最本色的东西,并或多或少植入到我们的工作生活中,成为一笔宝贵财富。

大学四年,我们有幸得到了历史学的熏养。我们班42位同学,当年报考历史系,确有立志成为历史学家或从事与历史学有关工作的人,但也有一些人是误打误撞进来的。不管出自什么想法,或有没有即定的想法,四年历史学的熏养对我们的影响注定是刻骨铭心、伴随终生的。受过历史学“熏”的人,姑且不论“熏”得怎么样,总会比未“熏”的多了几分厚重感。这种厚重感一旦融入人生,会使人比较严谨,做事讲认真、讲规范,不那么发飘;会使人比较沉稳,处事注意把握节度,不那么轻率;会使人比较求是,察事观物注重由表及里、有此及彼的探究,不那么肤浅;会使人比较达观,对冷暖得失看得比较淡,不那么纠结。30年弹指一挥间,历史学与我们的关系,密也好,疏也好,都是正相关;历史学给予我们的,多也好,少也好,都是正能量。

大学四年,我们有幸得到老师们的培养。当年给我们授课的老师,大多是助教、讲师,副教授、教授很少,资历有深浅,却都有教书育人的热心肠。有的富于雄辨,讲话一泻千里;有的朴实无华,讲课记录下来就是一篇严谨的文章;有的幽默风趣,让人精神愉悦;有的不苟言笑,端端然令人敬畏;有的注重史料阐发,大段大段引用如数家珍;有的长于对历史事件和人物的分析,精辟入里,有很强的说服力。尽管老师们性格有异、风格不同,但给我们留下的共同印象是,有为师之表,有大家风范。与其说我们从老师那里获得了知识,不如说我们从老师那里学到了方法;与其说我们从老师那里学到了方法,不如说我们从老师那里汲取了探求历史本象、把握历史规律的精神。今天,又一次见到当年口传身教的老师,真是倍感亲切!我谨代表全班同学向在座的和未到场的老师道一声:老师辛苦了!你们的谆谆教诲,我们长记于心;你们的道德文章,我们长久仰视!

祝尊敬的老师健康长寿!

祝我们的母校兴旺发达!

祝伟大的祖国繁荣昌盛!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