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创作一幅好的书法作品,需要饱含真挚的感情!

 llljjgg 2022-12-31 发布于北京

高韵深情 坚质浩气

——草书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四条屏创作感想

■李炳筑

中国书协新文艺群体委员会委员

青海省书协副主席、草书委员会主任

笔:加健长锋

墨:一得阁墨汁

纸:富阳元书纸

砚:普通石砚

创作环境:家中

文章图片2

李炳筑 草书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四条屏

规格 235cm×52cm×4

这个秋天天气反常,我想起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有了偶然欲书的冲动,于是拿出长锋毛笔和八尺屏宣纸,用大草记录我的感受,草书四条屏一遍写就。当然,书法创作不仅仅是冲动的结果,一遍写就,作品的成败和平时的实践与涉猎有很大关系。我对王羲之、颜真卿、张旭、怀素、黄庭坚、王铎、祝允明、徐渭的行草书都有涉猎,有些下过很多功夫,平常也喜欢做些比较,寻找共性,甄别个性,最后记住的也就是他们的个性了,此件四条屏(如图)是我这段时间草书学习、创作的真实写照。

30年来临池不辍,回顾自我得失,印证了刘熙载《艺概》所云:“高韵深情,坚质浩气,缺一不可以为书。”

何谓“高韵”?《文心雕龙》有句云:“异音相从谓之和,同声相应谓之韵。”“韵”广泛应于文学作品中,诗歌尤甚。而在书法中,“韵”的兴起是书法从工匠技术到文化艺术的转变,如“晋韵”指晋人行书所散发出的神采和意味。我认为,从书法的角度来说,“高韵”就是笔法的相对统一和淡定从容的表达方式相结合。两者缺一不可,且紧密联系不可分割。我对二王手札用功颇勤,往往被其高格所倾倒,30年来,不知不觉中,作品便有了一些韵味。但在大幅作品创作中,如何把握“韵”,还在探索中。

深情,也是艺术作品不可或缺的,艺术是人类情感的表达,一幅好的书法作品需要饱含真挚的感情。苏珊·朗格认为:“艺术品是将情感呈现出来供人观赏的,是由情感转化成的可见的或可听的形式。”书法的魅力就在依靠文字的情感而生发书家的情感。面对一张宣纸,眼前浮现出一个场景,一千多年前,一个衣衫单薄、形容枯瘦的老人拄着拐杖立在屋外,眼巴巴地望着怒吼的秋风将他屋上的茅草一层又一层地卷起,吹过江去,倾盆大雨洒在江郊的各处;茅屋内,床头屋漏无干处,雨水如麻未断绝。于是,笔下的点画、结字形态的塑造犹如茅屋的影子,墨线产生的虚实可谓是风雨交加的写照。

坚质,点画的质量关乎作品的成败。《易经》有句:“一阴一阳之谓道。”书法中的曲线和直线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作者由于感情的需要,会作选择。坚质是作者在对线的处理上,增加点画的生命,使其充满鲜活的律动。而我这幅作品中更多应用颜真卿行草的一些笔画特点,借用篆书圆劲之法使得每个点画充满阳刚之美,给人一种力量感,达到坚质的目的。

浩气,即浩然之气。书家平素须用坦荡之胸怀去培养它,使之充满周身,并成为一种审美精神和意识。这样,内在便能存有阳刚、积极、有为、开阔的涵养,外在则可呈现一种庙堂气息,这本身也是正统文化的表征。

我长期临习晋人法帖,深受“高韵”感染,此作因触景生情而作。同时,我多年生活在大美的青藏高原,无垠的草地,广袤的戈壁,绵延的山峦,既让我有了粗犷、坚质的个人追求,也培养了我心中的浩然之气。未来,我仍将“高韵深情,坚质浩气”作为一生的追求。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