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魏文侯驾驭之术

 权谋帮 2022-12-31 发布于河南

   战国初期,魏国大将乐羊攻克中山国后,凯旋归来,魏文侯离都城安邑铺二十里红毯亲自带领各位官员迎接得胜归来的乐羊,乐羊见到魏文侯,虽然大胜归来,但面无喜悦之色,面默语少。

   精明的魏文侯察觉到这一点,回到宫里,三日不到。就召见乐羊,并且命令主管文书的官吏说:"群臣和宾客献上的书信,都拿来进上。"

    主管文书的官吏搬着三箱书信进上来。魏文侯莫不说话,面无表情,让乐羊看这些书信。乐羊一看,书信都是责难攻打中山国这件事。

    乐羊转身踉跄的倒退几步,非常恐惧,时隔一会儿,缓过神来,向北再拜魏文侯,然后结结巴巴的说:"攻下中山国,不是臣下的力量,是君主您的功劳。"

    魏文侯看到乐羊的尴尬表现也没有多作责备。

为什么魏文侯先是二十里红毯迎接乐羊,然后私下打压乐羊。

一、迎接是为了让别人看,政治家都是好演员

1、演戏演给全国民众看的,民众看过以后会觉得君王爱惜人才,这样可以更多的招揽人才。

2、演给宫里大小官员看的。意思是你们也可以得到如此荣耀,只要你们肯立功,做出成绩。

二、打压是为了更好地驾驭。魏文侯不敲打乐羊怕不好驾驭。

——————————————————————————————————

自古以来雄才大略的国君对掌握兵权的将领都忌惮,乐羊灭中山的功劳很大,威望很高,这是魏文侯最忌惮的。通常雄才大略的帝王做的就是三步:

一、敲打

     得胜归来的功臣,往往非常骄傲,谁都不服从,感觉君王的位置就是自己血战沙场打下的,没有他自己的血拼,君王都坐不稳位置,自发感觉君王欠他的一辈子都还不完。

   所以不好管理,英明的一把手会趁着功臣风头正劲的时候,敲打敲打功臣,以让功臣摆正自己的位置。

    君王和将领上下不分是平易近人,将领和君王上下不分,就是大逆不道。

想要驾驭功臣,关键时刻做一把手的需要及时敲打功臣。

二、削权

    如果敲打效果不是很好,下一步就是削权了,温水煮青蛙式逐步把权臣的兵权一步一步拿掉。赵匡胤杯酒释兵权就是很好的例子,区别是宋太祖赵匡胤是一下子没收功臣兵权的。

三、屠杀

     如果削权有阻碍,下一步就是清除,不留后患。让他从组织团体内部彻底消失。功过千秋,后人评说去吧,先巩固了自己当下王权再说。刘邦屠杀韩信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

——————————————————————————————————

    乐羊的表现是真怕,还是“装”出来的。其 两点都有:

    1、乐羊真的害怕,因为他深深的知道君王和大将之间的微妙关系,也懂什么叫功高震主,害怕魏文侯使用政治手段打压乐羊家族。更怕君王的猜忌使自己性命不保,人头落地。

     2、乐羊是“装”出来怕,见过大场面,死人堆里爬出来的,跟老虎过过招,跟狮子摔过跤。乐羊外在表现是装给魏文侯看得,为了让魏文侯放心。

——————————————————————————————————

     这个时候的乐羊内心真的是害怕,但是身经百战的乐羊在魏文侯面前外在表现的确是装给魏文侯看的。这件事情,与曹操和刘备青梅煮酒论英雄有异曲同工之处。都是为了让领导君王放心的。

    3、推功

    把功劳推给一把手。 所有的功劳都是君王的,打的胜仗也是君王天威。以博得魏文侯的欢心。

    乐羊深知“物极必反”的道理,在自己功劳最大的时候,恰恰是危险的时候,恰恰需要低调。不可以张扬招致莫名祸端。

    看到乐羊的表现,魏文侯的心就放到肚子里了,不再为难乐羊了。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