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2022我读过且想推荐给您的20本书和1本不推荐的名著

 书虫游世界 2023-01-01 发布于北京
2022年可能是过去的这些年中最魔幻的一年。
这期间我读了加缪的《西绪福斯神话》,古希腊神话中的西绪福斯(又译西西弗斯)冒犯天神,被罚将一巨石推上山顶,每将达山顶巨石又滚落山下,只好下山重来,周而复始。天神认为最残酷的惩罚莫过于让人的生命在这种既无用又无望的劳作中耗尽,而人不得不服从,如此便彰显了神威。加缪却说“西绪福斯是荒诞的英雄。这既是由于他的激情,也是由于他的痛苦。他对神的轻蔑,他对死亡的仇恨,他对生命的激情”,“没有轻蔑克服不了的命运”,“如果每一步都有成功的希望支持着他,那他的苦难又将在哪里?”。对,我们就是要蔑视那些不得不承受的荒唐,心中燃着不灭的希望!
碰巧我在做德国旅游攻略时看到一幅德国画家沃尔夫冈·马修尔的画作《西绪福斯凿石》。这位二战后生活在东德的画家一定是不希望西绪福斯或者说艺术家自己的生命在这样一种既无用又无望的劳作中慢慢耗尽,于是让他(与其说是西绪福斯,不如说是艺术家自己)在巨石上凿出个拳头的形象,象征对命运的反抗。相信每一位热爱生命、负重前行的西绪福斯,心中都会渐渐形成这样一只拳头。他既是认命,又是不认命;既是默默忍受,又是积蓄力量,而这命运终将由每位西绪福斯自己来改写。


1. 《浮士德》
作者:歌德(德国);译者:杨武能;上海文化出版社

这是一部揭示人类命运的悲剧,浮士德即是人类的代表。
象牙塔是浮士德身陷的第一重悲剧。这位博士在书斋中慨叹:“我像蚯蚓,只知翻拱泥灰,我以尘垢为食,苟延性命...这高耸的墙壁和一格格书架,不正是些逼得我窒息的灰土?”。为让魔鬼带自己探索“还没人见过的东西”,他情愿赌上自己:“当我对某一瞬间说出:你真美啊,请停一停!就随你把我套上锁链,我心甘情愿走向沉沦!
错爱是他经历的第二重悲剧。他爱上格莉琴,魔鬼也让格莉琴迷上了他。为与浮士德幽会,格莉琴给母亲服下安眠药,却致其身亡。她的哥哥因阻止二人相爱在打斗中被浮士德刺死。为了所谓的“爱情”,二人都失去了理智,然而这“爱情”却来自魔鬼的捉弄。其实我们每个人身上都附着着魔鬼,与生俱来。
对权势和财富的追求带给他第三重的悲剧。浮士德和魔鬼带给皇帝无尽的财富,却仍难满足他的贪婪。浮士德无奈地埋怨魔鬼:“伙计啊,是你自己考虑不周,没充分估价你那把戏的后果”。为满足皇帝的欲望,浮士德不得不深入冥界盗取宝鼎。人类对权势和财富的欲望永无止境,对它们的追求注定是条不归路。
以唯美享受来避世是浮士德陷入的第四重悲剧。他靠魔法见到绝世美女海伦时说:“我还能做什么,除了把我自己和我自以为拥有的一切献给您?”于是他带着海伦跑到世外桃源阿尔卡狄亚生下爱子,然而爱子的夭亡令海伦随子而去,临别前她对浮士德说:“幸福和美貌不能长久结合为一”。乱世中无人可以独善其身,对美的追求永远都带有时代的烙印。
在历尽四重悲剧后,浮士德顿悟:“事业是一切,声名乃虚无。”他助皇帝战胜伪帝,虽只得到海滩作为封地,却决心围海造田。面对忧愁女巫,他毅然放弃魔法,纵使被弄瞎双眼,“做个堂堂男子,只有这样,做人才真有意义。”面对自己辛苦造田的成果,他道出智慧的最后结论:“只有每天争取自由和生存者,才配享受自由和生存。于是少年、壮年和老年人,不惧风险,在这里度过有为的年辰。我愿看见这样熙熙攘攘的一群——在自由的土地立足的自由之民。那时对眼前的一瞬我便可以说:你真美啊,请停一停!”浮士德大胆地说出了赌注的话,随后仰面倒下。这便是人类的终极目标。
如果说世间有什么比人的生命更为重要,那便是自由,靠自己双手争取的自由,也是生而为人的尊严所在。世间的邪恶与正义总是相伴而生,正义并非总能战胜邪恶,正义也非轻松可以等来。我们笃信正义必胜,不是因为相信上帝必将战胜魔鬼,而是坚信人类终将战胜自我。

2. 《她来自马里乌波尔》
作者:娜塔莎·沃丁(德国);译者:祁沁雯;新星出版社

我是被这个书名吸引过来的,一座多次被战争蹂躏的城市,来自那里的人会带给我们怎样的故事呢?苦难,比我预想的更苦。如果说“时代中的一粒灰,落在个人身上可能就是一座山”,那么书中的很多人遇到的可能是一场接一场的沙尘暴,是数不清的足以改变命运的大山。
小说分四部分,第一部分是寻找母亲的根。这部分我看了两遍,第一遍看懵了,各种复杂的人物关系像侦探小说般一点点揭开,根本记不住。第二遍我开始自制人物关系图,每读到一个人就记录下重要信息,逐渐展开一张完整的家族树状图。直到读完全书我才发现书后就附有这样一张图,不过我不后悔,因为我记录的更详细。这些人物的命运让人深刻地体会到在历史的洪流中个体是多么的渺小,尤其是当遇到希特勒、斯大林这样的大独裁者时。一个家庭会因政治信仰而割裂,一个人会因出身而从贵族变成垃圾,也会因政治运动而从政府部长变成人民公敌。
第二部分是大姨的回忆录。阶级斗争、大饥荒和劳改营改造了她,她得出一个悲伤的结论:“我变得粗俗了......我丧失了很多批判精神,也失去了细腻的情感。体制取得了胜利。”体制将一个个鲜活的人变成了冰冷的机器,大海航行靠舵手,也许除了舵手其他人都应该是机器,没有批判精神也没有细腻情感的机器。
第三部分写父母在二战期间被运往德国做强制劳工的经历。“每个德国人都可以随心所欲地殴打他们。战争末期,即使德国人打死了东方劳工,一般也不会受到任何刑罚。”可即便如此,战争结束后这些劳工也不愿被遣返回苏联,甚至“有些人因害怕斯大林的报复而自杀”。所以恐怖都是相对的,有些恐怖即便现实中经历着也可以忍受,有些恐怖单是想想就足以让人失去活下去的勇气。
第四部分是一家人战后在德国仓库和流亡营的生活。自卑和贫困迫使父亲外出打工,同时也让母亲精神错乱。她在投河前把她的灰色大衣留了下来,“这是她从乌克兰带出来的最后一件衣服,袖口的丝绒早已磨损。她把大衣脱了下来,整齐地叠好,放在草地上。”这样的结局早在意料之中,却仍然令人心碎。她被时代中的一粒灰压垮了,死的时候没有激起任何波澜,周围回荡着时代的赞歌。

3. 《你的奥尔加》
作者:本哈德·施林克(德国);译者:沈锡良;南海出版公司

我是通过畅销小说《朗读者》认识的这位作家,如今终于看到他的新作。有人说这是《朗读者》的姊妹篇,我倒不这么认为,我觉得它与刚看过的《她来自马里乌波尔》颇为相像,都是通过寻找旧人留下的文字和给别人的印象揭开一段迷一般的人生故事。
小说中反复提到一个词:“太伟大”。当一个人、一个民族或一个国家追求某些“太伟大”的目标时,结果往往是灾难性的。一个人沉迷于不切实际的英雄主义,一个民族陷入自我吹嘘的民粹主义,一个国家醉心于狂妄自大的帝国复兴梦中,无疑都是在酝酿一场灾难。
作者通过讲述一个名叫奥尔加的女人的爱情故事,不经意间回顾了德国近百年的坎坷历史。俾斯麦缔造的帝国崛起,一战后的帝国灭亡,希特勒的复兴大梦,二战失败的沉重打击。奥尔加的恋人赫伯特为了德国“太伟大”的目标,在非洲殖民地屠杀黑人土著,去南美探险,在演讲中带领听众高唱“德意志,德意志高于一切!”,最终他消失在征服北极的途中。奥尔加的儿子艾克为了德国“太伟大”的目标,加入纳粹党,拓展德国的生存空间,“使斯拉夫人的痛苦转变成德国人的华美”,最终沦为战俘。反倒是不喜欢“太伟大”的奥尔加,平安度过一生,但她无法容忍“太伟大”夺走爱人和儿子,最终实施了自己的报复计划。
小说的结构很独特,第一部分以上帝视角概述了奥尔加的人生经历,第二部分以作者第一人称讲述他眼中的奥尔加,第三部分则引用奥尔加写给恋人赫伯特的“留局待领”的书信揭开故事的全部谜底,书名“你的奥尔加”正是信尾落款。第三部分在我看来是全书最精彩的部分,每一封书信都是奥尔加对恋人的一次长情的告白,她追求的是“可以相互取暖”的厮守一生,是“和你一起躺在尼曼河畔或者大海边,仰望着天空,告别白日,迎接夜晚的光临”。

4. 《发条橙》
作者:安东尼·伯吉斯(英国);译者:王之光;译林出版社

主人公亚历克斯是个十几岁的小流氓,打架抢劫无恶不作,终于在一次行动中失手杀死一位老妪。政府在监狱中对他实行了“矫正疗法”,通过建立条件反射,使他一想到暴力攻击和反抗就头痛恶心,鲜活的生命从此变成不会选择的机器,如同上了发条的橙子。出狱后,面对父母认的干儿子鸠占鹊巢,变身警察的旧同伙的恶意报复,企图利用他的政客的私自囚禁,亚历克斯因无力选择暴力对抗而痛苦到自杀。他没死成,反倒被另一拨政客成功利用。通过逆向矫正治疗,他恢复了选择作恶的能力。成年后的某一天他忽然意识到“不能再混以前那种生活了”,以前的自己“与其说是动物习性,不如说是街头地摊售卖的小玩具”。亚历克斯在成长中顿悟,在成熟后觉醒。
《时代》周刊评论此书时说“如果恶不能被接受为一种可能性,那么善就是无意义的。”也就是说没有选择的情况下所做出的道德行为并无实际意义,只能算机械的被动的条件反射。那么有没有可能建立一套条件反射,让所有人统一思想,机械地被动地只能“行善”不能“作恶”呢?作者质疑了这种“理想”做法,他说“人为地消灭这种自由意志(笔者注:能够在善与恶之间自由选择),是不是比自由选择做恶更大的恶呢?”我想还有一个问题就是如何定义善与恶,能够统一别人思想的集权者认为是善的就一定是善吗?剥夺选择权甚至禁止讨论其实才是最大的恶,因为“作为恶人的亚历克斯比作为一个善良的僵尸的亚历克斯更像是一个人。
笛卡尔说“我思故我在”,这是人区别于机器的地方,也是我们生而为人的意义。

5. 《弗兰肯斯坦》
作者:玛丽·雪莱(英国);译者:刘新民;上海译文出版社

这是一个人类被自己的创造物反杀的故事,类似现代影视作品中人类对机器人的担心,但归根结底这类故事讲的还是人类自身的问题——那种靠迭代升级都无法去除的劣根性。
弗兰肯斯坦通过拼接残肢在实验室中创造了一个8英尺高的男怪,因为害怕,他丢下怪人跑了。怪人在独自闯荡时受到村民的误解和攻击,由此憎恨创造自己而又不管的弗兰肯斯坦。为了报复,怪人杀死了弗兰肯斯坦的弟弟,陷害了他家的女佣,之后胁迫他再造一个女怪做自己老婆。由于担心女怪也会作恶,弗兰肯斯坦当着男怪的面毁掉了即将完工的女怪。此后男怪疯狂报复,先后杀死了弗兰肯斯坦的好友和爱妻,直到弗兰肯斯坦也在追踪怪人的途中去世。此时的怪人却对指责他的旁人说:“他在仙逝之时并未受罪;唉!比起我在实施这一报复行动的漫长过程中所经受的痛苦,尚不及万分之一。
自私的人总觉得自己委屈,把自己的付出看得比天还大,却把别人的付出说得一钱不值。自私的人也从不顾及无辜者,只要自己不能称心如意,任何人都可以拿来当垫背。而且他们总有理由,就像小说中的怪人所说:“我之所以怒火中烧,愤愤不平,完全是你造成的。”当这样的怪人掌握了权力,成为现实中的巨兽时,世界的灾难便来临了。

6. 《好兵帅克》
作者:雅洛斯拉夫·哈谢克(捷克);译者:萧乾;北京联合出版公司

好兵帅克,也许是捷克文学中最具代表性的人物,将捷克人的幽默和智慧展露无遗。这部小说虽然没有写完,但就像《红楼梦》一样已足够经典;虽然荒诞至极,但就像《堂吉诃德》一样寓意深刻。
故事从奥匈帝国皇储被刺杀的消息传到布拉格开始,受帝国统治的捷克无奈卷入一战。帅克在酒馆聊天中被秘密警察抓住话柄投进监狱,随后又被召入军营派往前线,开启了他的滑稽之旅。这个被官方鉴定为白痴的人物,用一系列看似荒唐的行为讽刺了一群“聪明透顶”的人:引诱别人发牢骚再从中挑错抓人的警察、以白痴问题证明帅克白痴的法医、给所有病人都洗胃灌肠吃金鸡纳霜的军医、整天醉醺醺的随军神父、写信勾引别人老婆的中尉、喜欢用废话演讲的上校,以及上战场前已经编好英雄事迹的战史记录员等等。
可以说帅克是百分之百的顺民,他接受一切对他的指控,享受疯人院里的生活。他坚信“当兵的不许思想。官长都替他们想好了。当兵的一旦思想起来,他就不成其为兵,他就变成一个臭老百姓啦。”然而他用他的率真搞砸了聪明人的把戏,弄得所有人都哭笑不得。
就像书中所说,“屠杀人类的准备工作,大都是假借上帝或人们想象中虚构出来的神灵的名义来干的。”世界上阴暗恶毒的行为,无不打着光辉伟大的旗号,成为自以为聪明者的游戏,而质朴纯真的行为,往往像说出皇帝新衣的小孩一样被视为白痴。

7. 《布拉格公墓》
作者:翁贝托·埃科(意大利);译者:文铮/娄翼俊;上海译文出版社

这是一部关于谎言和仇恨的小说。主人公西莫尼尼以日记的形式回顾了自己的一生。他从小受爷爷影响仇恨犹太人,跟随通过造假侵吞了爷爷遗产的公证员学会伪造文书,这两点竟成为他日后生存和发展的基石。他先是通过造假诬陷公证员,算是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然后接手公证员以前的客户,开始为秘密警察效力。从都灵到巴勒莫再到巴黎,编织谎言制造仇恨是他的主要工作。他最大的“成就”是编造了布拉格公墓犹太拉比会议纪要和制造了犹太军官德雷福斯叛国事件,均为受人之托伪造证据构陷犹太人。
为什么法国、普鲁士和沙俄的秘密警察都想诬陷犹太人呢?书中的沙俄保皇派秘密警察说出了反犹的真正原因:“我不希望人民将不满情绪投到沙皇身上。因此,他们需要一个敌人......有敌人才能给人民希望。有人说爱国主义是流氓无赖最后的避难所:丧失道德底线的人总是往身上披一面旗帜......民族身份是穷人最后的资源。这种身份认同是建立在仇恨之上的,对那些非我族类的仇恨。需要将这种仇恨培育成全民的热情......我们总是需要一个仇恨的对象,当作我们不幸境遇的理由。
谎言并不可怕,可怕的是有些人信以为真并形成一种深信不疑的执念,在反对任何质疑的同时以立场问题将质疑者打倒。这本书告诉我们:笃信谎言的人并不是因为他们轻信,而是因为他们期望它是真的。
为什么统治者都喜欢制造仇恨呢?因为仇恨可以增加凝聚力,仇恨的对象可以作为替罪羊。这本书告诉我们:最能令人狂热的并不是爱,而是恨。

8. 《伪币制造者》
作者:安德烈·纪德(法国);译者:盛澄华;人民文学出版社

书名极具迷惑性,让人误以为是围绕一桩刑事案件,实际上伪币指代的是人性的虚伪:萝拉对丈夫的背信弃义;文桑对萝拉的始乱终弃;莉莉安对文桑的勾引;巴萨房假意接近文桑却在打他弟弟的主意;莫里尼哀装作很忙实为与情妇幽会;更不必说那群使用伪币甚至恶作剧弄死小波利的坏孩子了。事实上,书中的大部分人物都是伪币制造者,包括串联故事的爱德华,表面是关爱外甥,内心为断袖之恋。
书中说魔鬼“最得意的战略之一是使我们把自己的过失信作是一种成功。”这正是伪币制造者们洋洋得意的原因,同时也刺激他们越陷越深。作者通过情节设计惩罚了部分伪币制造者:萝拉、文桑、莉莉安都没得到他们想要的爱情;巴萨房被新找来的男孩愚弄;最讽刺的是莉莉安向文桑讲要毫不犹豫地砍断落水扒船者手的故事后在海上溺亡,虽未明言但暗示文桑以彼之道还施彼身。有时虚伪的对手不是正直,而是更虚伪。不过大部分伪币制造者都平安地继续着自己的生活,而且无疑会延续自己的“成功”。
虚伪是人内心深处的痼疾,尤其当我们为自己的虚伪找出完美理由的时候,甚至会反以为荣。书中有个很少出场的人物普洛斯贝牧师,文末用他儿子阿曼的话揭穿了他:“他终生的目的,终生的职务即是灌输信仰。至于想知道他所谓'自己的良心’中发生什么?那就不便问他。而我相信他自己也从不曾自问过。他的方法是使自己从来没有反省的时间。
现实中,我们很多人都不会反省,而是靠精神鸦片来麻痹自己,对“正能量”狂吸不止,对“负能量”自动屏蔽,使自己陷入一种成功的迷幻中,默念着“厉害了,厉害了......”

9. 《梵蒂冈地窖》
作者:安德烈·纪德(法国);译者:徐和瑾;人民文学出版社

纪德似乎特别喜欢揭露人性的阴暗面,而且是用讽刺的口吻扎读者的心,这部小说讲的是无处不在的欺骗。
昂蒂姆靠共济会的扶持发了财,因为梦见圣母后自己腿疾好转而弃绝共济会转皈天主教,然而教会答应对他经济损失做出的补偿并未兑现,腿疾也再次发作,他愤而弃教重新加入共济会。普罗托斯一伙谎称罗马教皇被囚禁在梵蒂冈地窖,要贵族信徒捐钱解救。有钱的伯爵夫人出钱,没钱的阿梅代只得出力,最终他满怀虔诚地落入普罗托斯的圈套。拉弗卡迪奥直到老伯爵死前才得知自己是其私生子,他得到部分遗产,条件是不得吐露真相。拉弗卡迪奥在火车上将令其生厌的阿梅代推下车身亡,普罗托斯乘机以此要挟他入伙,就在拉弗卡迪奥准备自首时,普罗托斯被情妇告发被捕。
最高明的欺骗是让被骗者以为自己获得的是一种救赎或荣耀,而他们是被拣选的一小部分幸运者。他们会因此对骗子感恩戴德,而嘲笑那些没有获得“救赎或荣耀”的人,并为这种神秘感而自豪。在小说里,面对不明所以的襟兄,“阿梅代开始笑了起来,仿佛他是知情人,但不想多加解释。”现实中,如果质疑被认为大逆不道,那么信仰便成为一种盲从。一旦被骗子利用,将是成本最低而效果最好的工具。在一个无信仰的国家,“爱国”的帽子常常是它的最佳替代品。

10. 《远大前程》
作者:查尔斯·狄更斯(英国);译者:王科一;中信出版集团

一部经典的成长小说,诡异的开端、戏剧的过程,开放的结局。狄更斯设计的故事情节足够曲折,主人公匹普的命运多次反转,被两条线不断牵扯:一条是报恩,一条是报仇。
匹普儿时意外救助了一名逃犯,那逃犯暗自发誓要用一生来报恩。富婆在婚礼当天收到悔婚信方知被骗,痛不欲生之余暗下决心要用一生来报仇。他们几乎都成功了。富婆收养艾丝黛拉,教唆她去捏碎男人的心。匹普对艾丝黛拉一见钟情,不由得坠入圈套。逃犯辛苦劳作,誓将每一分钱都花在匹普身上,将其培养成一个上等人。匹普受到神秘资助,走出乡下铁匠铺,步入伦敦绅士圈,前程豁然远大。
弱者最大的悲哀在于企望借助别人之手改变自身命运却最终为命运所弄。匹普以为是富婆在一手安排自己的远大前程甚至未来婚姻,当真相大白时梦想落空。匹普太想做个上等人了,所以才急于摆脱自己的成长环境,没想到长期资助自己的竟是自己鄙夷的逃犯,而在危难中帮助自己的却是自己曾瞧不起的姐夫。这也许就是命运弄人吧,就像许多瞧不起父母的孩子,平时嫌父母粗俗,困难时却离不开父母的帮助。其实命运只有掌握在自己手里才对得起我们本来就十分短暂的一生,即便孱弱也永远是属于我们自己的。
这部小说的精彩之处还在于写出了人性的变化:匹普从一个善良的小孩,到见识过浮华后滋生的物欲和对亲人的鄙夷,再到认清现实后的改过自立。富婆从盲目相信爱情,到被骗后憎恨所有男人,直至看到匹普对艾丝黛拉表达真爱而感悟。良心原本存在于每个人的心底,只是在成长中被太多欲望所遮蔽,只要能摆脱那些污浊厚重的欲念,良心仍有机会重新焕发光芒。

11. 《大卫·科波菲尔》
作者:查尔斯·狄更斯(英国);译者:宋兆霖;译林出版社

孤苦孩子命运多舛的成长经历,善有善报恶有恶报的圆满结局,狄更斯最喜欢写也最擅长写的故事类型。这样通俗写实的文学创作,表达出作者对人生观和价值观的思考,也给我们这些读者带来启迪和希望。
小说故事庞杂,人物众多,其中最让我感慨的有两位:一位是律师威克菲尔的助手希普,一位是科波菲尔的首任妻子朵拉。希普成天低声下气地说自己卑微,像条臣服在主人家的狗,然而时刻觊觎主人的位子,当主人身体衰弱时便乘虚而入、鸠占鹊巢。不得不说像希普这类靠丧失尊严博取发展的人,有时真的能在人生路上走出捷径,但他们往往报复心极强,为翻身作主不择手段,小人得志后对别人变本加厉。与之形成对比的是科波菲尔这类不愿屈尊低头的人,他们的人生路多半会更坎坷曲折,然而却走得更加坚实,人也更懂得感恩。我想这便是作者褒贬的两种人生观。
朵拉是科波菲尔一见钟情的恋人,好不容易才娶回家,婚后却难言幸福。面对除了撒娇生病啥也不会、啥也不想学的妻子,科波菲尔几次尝试改变都以失败告终,无奈只有感叹“在婚姻生活中,再没有比思想不合和志向不投更大的悬殊了。”共同的价值观无疑是构成和谐婚姻的基础,而一个人在成年后其价值观其实很难改变,所以看看夫妻二人的价值观是否相同便知道这段婚姻能否稳固以及会否幸福了。

12. 《一生》
作者:莫泊桑(法国);译者:盛澄华;人民文学出版社

作者精妙细腻的文笔,让人想起他的老师福楼拜,某些迷人的段落简直就是一篇篇散文诗;而那种对一切惨事都举重若轻的写作手法又让人想起中国作家萧红,看似不加议论的平铺直叙,却更能引人深思。
小说主人公约娜是法国没落贵族家庭中极普通的一员,一生所求便是守住自己的家业,再找个般配的人嫁了。然而老公不忠、儿子不孝,让她不得不变卖家产、孤独终老。约娜的一生何其不幸,究竟为什么会这样呢?
遇人不淑、养儿不孝,人生的不幸总能找出许多外在因素。老公于连搞大了女佣的肚子,又出轨伯爵夫人;儿子保尔骗光了家里的钱,与娼妓私奔。一个人可以慨叹世态炎凉、时运不济,然而如果不能从自身找到原因,不幸总是难以避免的。约娜的父母一心招个入门女婿,约娜对这个帅哥也充满幻想,等到于连被捉奸,他们集体选择了原谅,及至约娜再发现于连与伯爵夫人偷情,甚至选择假装不知。一家人对保尔溺爱,到20岁了仍像小孩子一般对待,等到突然发现他逃学赌博、与娼妓姘居,只会忙着替他还债,然而这样的债是永远也还不完的。
怨天尤人永远比自我反省来得容易,但是怨天尤人永远也解决不了问题。一个人如果不能从一次不幸中于自身汲取教训,那么下一次的不幸大概率也不会等得太久。

13. 《莫泊桑短篇小说》
作者:莫泊桑(法国);译者:赵少侯;人民文学出版社

莫泊桑最擅长的是短篇小说,笔下几乎都是农民、小职员、乞丐、妓女等社会底层民众。从生病卧床被老婆逼着孵蛋的图瓦老爹,到厌倦单调乏味的记账员生活而上吊自杀的勒拉先生;从找不到工作讨饭被赶无奈偷食而如愿入狱的流浪汉,到没钱送孩子寄宿只好将其藏在衣橱里接客的妓女。
给我印象最深的是他的成名作《羊脂球》,将某些人的道貌岸然和卑鄙自私展现得淋漓尽致。故事发生在普法战争期间,外号羊脂球的妓女与几个法国贵族乡绅逃难时同乘一辆马车。开始大家都鄙夷她,但发现车无法按时到驿站而不得不挨饿时,又厚着脸皮吃光了她带的食物。驿站的普鲁士军官要求羊脂球陪睡,否则一车人都不能走。有骨气的羊脂球不从,这些原本一脸正气的乡绅夫妇为了不耽误自己的行程,又合伙劝说她献身,甚至引经据典地讲了很多历史上女杰忍辱负重的故事。待羊脂球忍辱献身后,他们又个个嫌弃起来,“仿佛她的裙子里带来了什么传染病”。马车再次上路,每个人都拿出在驿站准备的食物,唯独羊脂球因匆忙而未有准备。此时大家都自顾自地吃起来,再也没人搭理这个可怜的女人。
古今中外都不乏特爱抢占道德制高点的伪君子,在不影响自己利益的时候摆出一副正义凛然的样子,对别人的苛责不设上限;可一旦关系到自身利益,却又极端自私,让自己的无耻毫无下限。他们痛斥穿和服的女孩时恨得咬牙切齿,却丝毫不影响自己开着丰田举着佳能四处游玩。

14. 《寻欢作乐》
作者:毛姆(英国);译者:章含之、洪晃;浙江文艺出版社

带有毛姆个人经历影子的自传体小说。主人公是毛姆爱过的一个女人,而这个女人爱她身边所有的男人。当别人骂她是个色情狂的时候,小说中作为毛姆化身的阿申登深情辩解道:她就像林中空地上的一个池塘,清澈、深奥,如果你跳下去浸泡一下自己,那是极其美妙的,而即使有一个流浪者,一个吉卜赛人或一个猎场看守在你之前曾经跳下去浸泡过,这一池清水也仍然会同样地清凉,同样地晶莹透彻。
显然,毛姆既不是第一个也不是最后一个在这样一池清水中浸泡过的男人,他无法将这一池清水据为己有,却也不担心泡的人多了会玷污池水。这已经不是那个充满占有欲的人类爱情,而是对青春女神的崇拜。现实生活中可能就是有这样一种爱,明知对方有一点让你痛恨,却仍旧因为其它而疯狂迷恋,以至于自己说服自己最终爱上了那个原本痛恨的点。
是什么东西让那个女人具有如此魔力呢?第一次相见:“她的微笑给人一种独特的愉快”;第一次接吻:“她的柔软的红唇平静而强烈地默默接受着我压上去的嘴唇,就像一池清水接受着月亮的光辉一般”;第一次做爱:“她用双臂搂住我的头颈,也哭了起来,她一边哭一边吻着我的嘴唇,我的眼睛,我的被泪水打湿的双颊。后来她解开了胸衣,把我的头放在她的胸口。她抚摸着我光滑的面庞,她来回摇动着我,好像我是她怀中的一个幼儿。”当问到她为什么抛弃丈夫泰德与初恋私奔,她说:“我一直很喜欢他。我早在认识泰德之前就认识他了......他这个人一辈子有自己的房子住,自己的马车坐,舒服日子过惯了,现在他可能身上分文不名,我不能让他一个人这样到美国来。我又不怕干活。
真实、随性、有情、有义,这大概就是她的魔力吧。

15. 《审查官手记》
作者:安东尼奥·洛博·安图内斯(葡萄牙);译者:王渊;中信出版集团

部长之子若昂、田庄管事的女儿奥黛特、若昂妻子索菲亚、索菲亚的舅舅佩德罗、女管家蒂蒂娜、厨娘伊达莱特、兽医路易斯、康复治疗师丽娜、部长和厨娘的私生女保拉、保拉的养母艾莉丝、追求保拉的傻胖罗密欧、保拉的情人塞萨尔、部长的情妇米拉、米拉的母亲多雷斯、看门人莱安德罗、部长的司机托马斯、部长弗朗西斯科、药剂师遗孀的表哥马丁斯、部长的妻子伊莎贝尔,19个人物的“供述”构成一部审查官手记,而读者就是审查官,从不同的角度审视这个看似荒唐实则现实的故事。
集权制度下的部长大人,一人之下万人之上,“他一通电话就能想抓就抓,想放就放”。当他强奸女佣时,“谁也没有反抗,连反抗的念头都没有”。人们趋炎附势、为能与这样的权贵产生交集而感到自豪。这就是制度的“优越性”,每个人都努力适应这种制度,也因此成为制度里的帮凶,并让这种制度变得更加稳固。
小说中常常重复一些句子,像是叙述者梦呓般讲了车轱辘话,一方面体现出叙述者略带恍惚的精神状态,另一方面让人感受到某些刻骨铭心的东西不受控地时不时跳出来影响着叙述者的心绪,如幽灵般挥之不去。
恶魔对我们最大的伤害,莫过于它让我们接受这种伤害,深入潜意识,觉得理所当然,甚至为此感到骄傲和自豪。这样的事古今中外都有,譬如女子缠足,譬如帝王崇拜,譬如...

16. 《巨人传》
作者:拉伯雷(法国);译者:鲍文蔚;人民文学出版社

第一部分写巨人卡冈都亚的出生和成长,在约翰修士的帮助下击败侵略者霹雳火。狂妄自大的国王霹雳火,在臣子的蛊惑下梦想扫平整个欧洲,结果被卡冈都亚杀得一败涂地。第二部写卡冈都亚的儿子庞大固埃,在巴黎用功学习,机智断案,在谋士巴汝奇的辅佐下大败入侵阿摩罗陀的狄普索巨人军。拉伯雷的语言诙谐幽默,内容插科打诨,人物放荡不羁,对当时的所谓神学家、法学家、经院哲学家,以及他们所倡导的禁欲主义和蒙昧主义进行了辛辣的讽刺。
作者讽刺某些修士“貌似苦行僧,实是酒肉客”;他们散布瘟疫谣言叫人求神许愿,“这样的人,比用妖术或邪道,在国内散布瘟疫还要该杀。瘟疫不过毁灭肉身,这班欺诈之徒却毒害人们的灵魂。
讽刺法院里的老爷大人,“会议进行了四十六个星期,依然毫无结果,弄不清本案的情由,即使根据法理稍稍理出一个眉目也未做到,只落得大家一肚怨气,满面羞愧,拉了一裤裆臭屎。
讽刺假大空的经院教育,使人“把所有的时间都花了进去,但是没有得着益处。更糟的是,反而变得呆头笨脑,失魂落魄,目滞神昏,口嚅舌钝。
不得不说,拉伯雷是位奇人,《巨人传》是本奇书,这部16世纪的作品推崇的是解放人性,反对的是伪君子、假善人、虚道学、装正经,所以在今天非但不过时,还显得很大胆呢。

17. 《入世之初》
作者:巴尔扎克(法国);译者:许渊冲;人民文学出版社

18岁的奥斯卡初入社会就忘了母亲的叮嘱,结果祸从口出,让自己想投奔的人丢了工作,也就此断送了自己的前程。穷苦的老妈四处托人,好不容易为他谋了个半工半读的差事,谁想20岁时又因爱慕虚荣误了大事,自毁饭碗。入世之初的两次闯祸,将老妈为他求来的一手好牌打个稀烂。
多次帮助他们母子的莫罗说了一句看似无情实则无奈的话:“没有财产的人就应该没有缺点。”既贫穷又没背景的人,即便勤奋学习、努力工作都不见得能有好的前程,何况不勤奋不努力还学那些公子哥虚荣逞强、醉酒赌博,结局可想而知。穷人本来机会就少,当然更加不容犯错。低调做人、谨慎做事,这是巴尔扎克对入世之初的年轻人的忠告,其实人到什么时候都该如此。
书中提到的另一点教诲也令我印象深刻:“避开那些有意或无意、有心或无心伤害过我们的人。一个伤害过我们的身体或心灵的人物,对我们说来永远是不吉利的。”小说中的奥斯卡两次倒霉都是栽在败家子乔治手里,就是因为他没有记住这一条。曾经有意和有心伤害我们的人因为惯性还会再次伤害我们;曾经无意和无心的伤害只能说明这些人不在乎我们,而且很难保证下次就能在乎。

18. 《局外人》
作者:阿尔贝·加缪(法国);译者:郭宏安;译林出版社

怎么样都行”是主人公默而索最常说的一句话,邻居莱蒙问他愿不愿意与其做朋友,他说了这句;老板问他能否去巴黎工作,他回答了这句;女友玛丽问他是否愿意跟她结婚,他还是这句。他对所有事情都无所谓,仿佛是个局外人。
默而索的母亲在养老院去世,他被通知赶去参加葬礼,守灵时喝了门房递给他的咖啡。回来后与女友约会陪她看电影,帮邻居给其情妇写了封羞辱的分手信。在与邻居到海滨度假过程中,邻居与情妇之弟相遇并发生冲突,默而索开枪打死了对方。这些看似不相关的事件在审判中被联系到一起。
将母亲送进养老院被认为是冷漠;帮邻居写羞辱情妇的信被认为是下流。“一个外人可以请喝咖啡,而一个儿子,面对着生了他的那个人的尸体,就应该拒绝。”“这个人在他母亲死去的第二天,就去游泳,就开始搞不正当的关系,就去看滑稽电影开怀大笑。”一场道德审判取代了对杀人事件本身的审判,默而索被判处死刑。人们太喜欢道德审判了,因为这样可以避开繁琐细致的调查取证,只以立场正确这种最简单的方式就足以击倒对方。
律师为他辩护说“大家对养老院议论纷纷...如果需要证明这些设施的用处和伟大,只需说是国家本身资助的就够了。”说到底,人们是想通过批判别人来树立自己,骂别人不孝就等于说自己尽孝,批别人不爱国就等于赞自己爱国,而且骂得越凶批得越狠,自己的形象就显得越高大。这些看似凶狠的人实际上又是最软弱的,对强权既不敢批也不敢骂,所以才可着劲儿地揪着个小姑娘不放。

19. 《兄弟》
作者:余华(中国);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

这是一个用喜剧方式讲述的悲剧故事,用荒诞手法描写的社会现实。与作者的其它几部作品一样,带有很强的余华风格:用诙谐调侃的语言说出令人难以置信的极惨的事。
其实几乎每个人身上都兼有人性和兽性,糟糕的社会环境和制度体系的神奇之处在于它总能唤醒和激发人身上的兽性,而压抑和泯灭固有的人性。因此当我们看到社会上发生某些不可思议之事的时候,首先应该思考的是这个社会这个体制出现了什么问题,而不单纯是某个人某件事。

20. 《穿条纹睡衣的男孩》
作者:约翰·伯恩(爱尔兰);译者:李亚飞;湖南文艺出版社

这是一本儿童读物,但题材却十分沉重。也许正是这个原因,作者有意让小主人公用错误的发音来回避“奥斯维辛”和“元首”这两个令人不寒而栗的词汇。虽然情节简单、文字质朴,适合儿童阅读,但相信成人看了也能获得不少启迪。
纳粹军官的儿子布鲁诺随家人来到被他读成“赶出去”的地方,百无聊赖的他对铁丝网那边成群的穿条纹睡衣的人产生了兴趣。偶然的一次探险中,他隔着铁丝网结识了另一边的同龄人什穆埃尔,从此二人成为隔网对谈的朋友。小说以9岁男孩布鲁诺的视角审视着家人、侍者和周围的一切。爸爸是位受人尊敬的军官,连家中的女佣都视他为恩人。不得不说,某些在生活中和蔼可亲的人在工作中却可能是个恶魔,甚至在某种制度下以执行上级指示为名而失去人性,这是单纯的人所无法理解的。在“赶出去”这个孤独的地方,什穆埃尔被布鲁诺称为“我这一生最好的朋友”,然而当什穆埃尔在布鲁诺家干活需要布鲁诺说实话证其清白时,布鲁诺却因害怕而说了假话。懦弱是善良最大的敌人,“必要”时会将善良吞得一干二净,这点对孩子和成人都一样。结尾极富戏剧性,是令铁丝网两边的人都难以承受的悲剧。其实铁丝网本身对于两边的人就已是一种悲剧,只是有些人习惯了或者自以为站到了有利的一边。
作者在小说最后写道:“这一切都发生在很久很久以前,这样的故事也不会重演了。”显然这只是作者的美好愿望,事实上,作者写这样的故事,我们读这样的小说,我推荐这样的作品,就是因为我们一直在担心类似这样的事情会重演。

21. 《尤利西斯》
作者:詹姆斯·乔伊斯(爱尔兰);译者:萧乾/文洁若;江西人民出版社

我是耐着性子读完这本九十多万字的名著的,花了近两周时间,结果是一头雾水。如果你也想花两周时间读一本书而一无所获的话,这当然是个不错的选择,否则我不推荐你冒这个险。我甚至开始怀疑,某些被称为“名著”的作品会不会其实是件皇帝的新衣,虽然绝大多数人都看不懂,但几乎没人敢说它不好。因为无论你说它什么,它始终还是名著,而你却被认为不懂得欣赏。
小说描写的情节发生在1904年6月16日早8点到17日凌晨2点这18个小时里,地点就在都柏林。随着主人公布卢姆的脚步,从他家到邮局、教堂、圣三一学院、报社、酒吧、图书馆,再到妇产医院、红灯区、妓院、马车夫棚,最后回到家。出场人物很多,我边读边记下的就有111位,然而许多人物出场时都未作介绍,只能在阅读中慢慢摸索着了解,有些还没容我搞清就再也不提了。作者运用的写作手法太过丰富,译者在第14章的开篇注释中指出,作者在本章“使用了古盖尔文、古拉丁文、古英文等多种语言,并模拟了班扬、笛福、斯特恩、谢里丹、古本、德·昆西、狄更斯、卡莱尔等英国文学史上二十余位散文大家的写作风格,以及二十世纪初的新闻体,传教士的说教体和科学论文体...这些在中译文中实难以表达。译者仅在前半部使用了半文半白的文体,逐渐恢复到白话。”不仅如此,作者在第15章突然采用戏剧的文体,第17章通篇都是一问一答,最后一章则没有一个标点符号。各章中频繁穿插使用拉丁语、希腊语、法语、意大利语和西班牙语,还时不时套用其他作家作品中的经典句式,以致于译者不得不给出大量注释。不知作者是有意向前辈致敬还是故意炫技,总之给人一种形式大于内容的感觉。我觉得这更像一本实验性的作品,作者随心所欲地使用各种写作手法,徜徉于自我的内心世界里,根本就没考虑读者的阅读体验。
乔伊斯的《都柏林人》曾经给我留下很深的印象,一股阴郁、虚妄、麻木、市侩和无意义生活的气氛,读罢有点儿酒后微醺的感觉。也许是这本酒劲太大,我还不胜酒力吧。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