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读了几本励志的书

 新用户6646Dr0E 2023-01-01 发布于广东

是日惊蛰,雨,但是还没有听到打雷声。前段时间有多冷,我就觉得现在有多冷。没有太阳的降温,果然都比较冷,湿湿闷闷的天气,连皮肤都感觉到了。

最近几天,读了几本B类的书,B类是哲学类的书,很多心理和励志的书,我都把它们叫做鸡汤。这些书呢,阅读速度是不大提得上去的,因为错过了几个字就有点衔接不了上文,看不懂了。我也是肤浅,平时爱看的都是小说,一目十行,情节读懂了就好,不需要太咬文嚼字。但是隔断时间还是要看看励志书,给自己打打鸡血,虽然持续的时间都不长,有时候根本没有鸡血时间,因为压根就不相信书里所说的东西。

不过呀,多么没道理的书,你也总能在里面找出几个道理。多么坏的人身上,都能找到优点,于书籍而言,也是同理,多么不赞同的书,你总能收获一两点体会。即使,这一两点体会是从其糟粕中提炼出来的。哎呀,又鸡汤了,虽然我这个人不喜欢看鸡汤文,但是说话总会不经意的就说出鸡汤话来了。要改,但是改不了了。

其一,我对这些书里面提到的情绪化,印象特别深刻。书里的解释是,情绪化,指的是不成熟的成年人,对外界反应以情绪居多。至于我为什么对这个东西尤其印象深刻呢?因为我第一次听到这个词,是在幼儿园老师写给我的评价,说我此人情绪化。唉,这样看来,这位老师对我的评价不准确呀,情绪化是指成年人,那时候的我怎么样也不算成年人呀。那时的情绪化,不免就是上学时候整天哭哭啼啼,不想上学,想回家。现在的我,早就不会这样了,年纪越大,就越会把自己的情绪藏起来,只会在独自一人的时候才会表露自己的情绪,何况,现在已经没什么事情值得我闹情绪了。幸亏,小时候闹过情绪化,不然我就妥妥地与这个词失之交臂了。情绪化也没什么大不了的,多经历几次社会的毒打,发现这样并没有什么重要,就不会在情绪化了。说起情绪化,又想起了共情这个词。共情这个东西,和情绪化不同,它是说同理心,能更好地代入并了解别人。本来是指心理咨询师的一种治疗方式,后来慢慢应用广泛起来。有同理心的人,一般都不太会情绪化,自己同理到别人,也会讨厌一个情绪化的人,所以就不会再闹情绪了。很多感人的节目,主持人一般都是富有共情能力的,这样会更懂得如何调动台上嘉宾和台下观众的情绪。

其二,思维真的决定着一个人的方方面面。书里提及到,一个人的思维方式,决定着他如何去看待一件事情,怎样去做出一个决定,不由的想起,之前看过的一部电影。里面的两个人,一个人失忆了,另一个人贪恋他的钱财,就盗用了他的身份,从此他们二人身份互换。但是,生活方式与态度是无法改变的。前者去过后者的生活,面对原本一片狼藉的房子,他依然会把它收拾干净。面对毫无前路的演员职业,他就看书学习,最终得到别人的赞赏。后者去过前者的生活,依然只会把干净的房子弄得一团糟,坐吃山空。思维这种东西,真的是刻在骨子里的,不要埋怨自己前途茫茫,换种人生,依旧是过不好。只有自己改变了思维方式,才能过得更好。都说穷人只会更穷,富人只会更富,其实这句话是有道理的。因为穷人有穷人思维,富人有富人思维,我知道这很难改变,但是不要放弃改变。一个名门望族的产生,起码要经过三代人的努力。从自己开始努力,也为时不晚。

看完书之后,真的不太记得里面讲过什么了,不过这不重要。看这些书,重要的是你会提炼,提炼出对自己有用的东西,那这本书对你而言就是有用的。看多了小说,偶尔也还是要看看这种鸡汤的书,看一次给自己打一次鸡血,也还真是不错。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