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女战士被日寇炸伤,放羊娃在草丛发现她,老乡用花椒水给她疗伤

 泊木沐 2023-01-01 发布于辽宁

1940年,鲁南军区民运队正在转移,遭遇日寇大部队的伏击。一位女战士身中多弹,晕倒在草丛中,被一个放羊娃发现了。放羊娃回家告诉父母,好心的老乡将女战士用箩筐抬回家,用花椒水给她治伤。

从古至今,在国家危难的时刻,总有许多巾帼女杰站出来,用柔弱的身躯扛起挽救民族危亡的旗帜。古代有花木兰、杨门女将等女杰,她们在战场浴血拼杀,率部抵御外虏。而到了近现代,我国更是涌现出许多杰出的女性,投身到革命事业中。

1938年,东平县一位名叫张岫的15岁小姑娘,放弃了家里优渥的生活,偷偷离开了家。她跟着自己的表叔(八路军地下交通员),来到了八路军山东军区6支队驻地,想要参加八路军。

6支队招兵的干部看到小姑娘,只说:“女娃娃,你年纪还太小,我们不能招收你。”张岫虽是女儿身,但是早已立下志愿,非要参加八路军,跟随部队赶走日寇。张岫坚持留在了6支队,被分配到了动员会,算是参加了八路军。

1939年,又有东平的2位姑娘来到6支队,被分配到了动员会。2位姑娘一位名叫孙磊(此时17岁),另一位名叫袁振(此时15岁),和张岫成了无话不说的好姐妹。3位女战士积极动员群众,配合八路军6支队的行动,为八路军的后勤保障工作做出了贡献。

不久后,因为3位女战士思想进步,被组织选派到115师民运部学习。在115师师部学习期间,3位女战士刻苦努力,均已优异成绩毕业。从115师学习班毕业后,按照组织的分配,孙磊、张岫、袁振被分配到了八路军鲁南军区民运部工作。

八路军向来注重民运工作,民运队通过宣传八路军的对日作战思想,团结、组织、武装群众,军民一同对抗日伪军。3位女战士来到鲁南军区后,背着一个包裹,每天走街串巷宣传八路军的对日作战思想,团结了一大批抗日群众。

1940年,日伪军纠集重兵,发动了大规模的“扫荡”。鲁南军区司令部机关转移到红山上,日伪军尾随过来,将红山团团包围。司令部警卫营战士们拿着武器,在敌人封锁线上打开了一个口子,机关一部突围出去。

此时,张岫、袁振跟随民运队行动,也身处包围圈中(孙磊此时在地方搞宣传工作)。在队长的率领下,民运队悄悄转移,没想到在一个岔路口碰到了日伪军大队。日伪军大队也发现了八路军,敌人的机枪猛烈开火,张岫、袁振寻找位置躲避。

日伪军越靠越近,机枪不停开火,张岫身中多弹,陷入昏迷的状态。一会儿,张岫晕晕乎乎睁开眼,只听到了袁振的喊声。原来,一个日寇发现了袁振,想要把她掳走。袁振拼命挣扎,用手在地上捡起一块石头,猛砸日寇头部。

日寇被砸得鲜血直流,拿起刺刀,将袁振给杀害了。张岫想要救袁振,只是脑袋还有意识别,身体却使不出一点力气来。日寇拿着长枪,一一排查牺牲八路军的遗体,走到张岫的面前。

日寇看到张岫身上的伤口,判断她已经牺牲,没有往她身上“补枪”。不知道过了多久,张岫才又一次苏醒过来,只感觉伤口有虫子蠕动,身体还是使不出力气来。一个归家的放羊娃发现了张岫,看到张岫伤口处已经生了蛆虫,还爬满了蚂蚁。

放羊娃跑回家中,告诉给自己的父母亲,带着父母亲来救女八路军。好心的大哥、大姐拿着扁担、箩筐,将张岫抬回家中(袁振等同志的遗体被老乡安葬),大姐用花椒水给张岫清洗了伤口。为了给张岫补充营养,大哥、大姐把家里唯一的母鸡杀了,炖鸡肉给张岫吃。

张岫喝着鸡汤、吃着鸡肉,感动地流泪,大姐还不停劝慰张岫。不久后,日伪军又一次发动“扫荡”,大哥、大姐为了保护张岫,偷偷寻找着我区委政府的所在位置。找到区委政府后,老乡将张岫送到了区委所在地,张岫在这里得到了妥善医治。

令张岫感到高兴的是,她在区委治疗期间,碰到了孙磊(此时在区委担任宣传干事)。孙磊得知张岫负伤,常常来看望她,鼓励张岫好好治疗。几个月后,张岫的身体渐渐痊愈,被升任为女兵大队的班长,再一次奔赴抗日前线。

孙磊、张岫继承了战友袁振的遗志,在抗日战场、解放战场浴血拼杀,见到了革命胜利的一刻。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