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谈“不知道写什么”:王老师写作漫谈(2)

 钜平秀才 2023-01-01 发布于山东

说明:几年前,本人担任《中国教师报》特约编辑和论坛版主的时候,广大读者朋友就如何写作提出过一系列问题,我便根据自己的写作体会,结合改稿过程作了部分回答,并在论坛上进行过连载。本写作漫谈系列文章,就是在原来连载文章的基础上修改而成的,也算是个人写作体会的总结和梳理。写文章的过程,其实就是在写作中提高,在提高中写作。现在,将这个写作漫谈系列文章在公众号“王新国老师教与学”连载。写作漫谈之二因排版错误已删除,另发在“乡土大汶河”。

谈“不知道写什么

——王老师写作漫谈(2)

写文章,都是由不会到会,由写的少到写的多,由写不好到写好。这里面涉及到很多方面的问题。第一个问题,就是写什么的问题。这一节说说这个问题。

“写什么”,其实就是什么可以让作者来写,就是文章要写什么内容,没有内容当然就没有文章。关于写什么的问题,也就是选材的问题。好比做饭做菜需要有食材,没有必要的食材,“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再巧的媳妇也做不出饭菜来。所以,解决“写什么”的问题,就是要解决写作素材的问题。

写作素材从何而来?

从生活中来,作品都是来源于生活的,生活是文章的源泉。离开了生活,文章也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无米之炊。叶圣陶先生说:作文这件事离不开生活,生活充实到什么程度,才会做成什么文章。叶先生指出了作文和生活的关系,也指出了生活的充实程度、丰富程度对作文能写到什么程度的直接影响。

生活人人都有,但未必人人都有必要、都能从生活中搜集写作素材。比方说农人,种田是他们的工作,也是他们生活的一部分,农人一年四季地在田间忙活,成年累月地在田间忙活,种田的经验和方法可能很多,但并没有太大的必要总结提炼出来撰写成文章,而且,很多人心中有但笔下无,让他谈谈怎么种粮种菜可以,但要让他写成文章就不是那么简单的事了,因为写文章要用书面语言,说说谈谈是口头语言。书面语言跟口头语言有着很大的区别,口头语言有时可以不讲究什么文法,甚至不讲究语法,一定的口语加上肢体动作(肢体语言),听者就能明白说者说的是什么意思,交流的目的也就达到了。而用书面语言写出文章给人看,读者看的是文章,看到的是文字,而看不到作者比比划划的动作,读者需要通过阅读文章来读懂作者究竟要表达什么意思,这就需要必要的语法和文法。因此,不是专门搞农业科学种田研究,也就没有必要琢磨怎样把种田写成文章。而专门搞农业科学种田研究,需要科研成果,就需要专业写作,写出专门的种田文章。对于读书人来说,写文章是必不可少的,可以说是生活的常态,就需要研究文章的写作问题,学习文章的写法,就需要重视从生活中搜集素材的问题,然后,再将搜集到的素材进行必要的取舍整合,通过合乎语法、文法的语句,组句成段,组段成篇。

如何从生活中选取写作素材?

这就需要有一定的写作意识,还要养成一个善于观察、善于捕捉素材信息的习惯。生活中每天都在发生许许多多的事件,这些都是鲜活的材料信息,如果能做到细心,多观察,及时将这些信息捕捉到,存储起来,以后说不定什么时候就会派上用场。如果没有搜集信息的习惯,生活中发生的事情再多,也不会留意,都会从眼皮子底下溜走了,想写点什么的时候,才发现头脑里空空如也,没有足够的信息储存,当然也就无法写出文章了。

前些年,跟一些朋友交流写作心得的时候我说过,对于常写文章的人来说,从生活中搜寻素材,就像木匠看木料一样,像铁匠看铁一样。在木匠眼里,几乎每一根木条都有用处,他都在想哪一根木条能做成家具的哪个部件;在铁匠的眼里,几乎每一块铁都有用处,他都在想哪一块铁能打出几根钉子。同样道理,在常写文章的人眼里,每时每刻,遇到一人、一事、一物,他都会看其能否入文,能否成为一篇文章的组成部分。写人记事的文章,就离不开人,离不开事物。因此,养成一种善于观察、善于思考的习惯,及时付诸文字,坚持下去,文章就会一篇篇地“生产”出来,越写越多,越写越好。

生活在哪里,写作素材就在哪里,文章就在哪里

每个人都有每个人的生活环境,都有各自的领域,生活在什么环境中,在什么领域,从事什么样的活动,就会有什么样的写作素材,就有什么样的文章可写。

具体到教育教学工作,具体到班级管理工作,每天都有许多事情发生,每天都会有班级管理问题需要处理,大到学校教育活动安排,小到班风建设,班会的设计、召开,再到师生关系、学生关系的处理,再到学生个性化教育等等,很多很多。作为一名教师,一名班主任,就需要做个有心人,多观察,及时捕捉教育生活中的素材,储备写作资料,及时捕捉自己工作中体现教育智慧的思维火花,付诸笔端写成文字,可长可短,蔚然中心内容选一个好的题目,一篇文章也就有了雏形。

具体到学生的学习生活,可谓丰富多彩,每天起床、上操、吃饭、听课、作业,每天都跟同学们朝夕相处……其间会发生很多事情,这其中就有不少可以入文的写作素材。我曾翻看过很多学生的作文本,空喊口号、无实质内容的作文多,内容充实的作文少;干干巴抒情的作文多,发自内心抒发自己感的作文少。有时看到有点文采的作文,原来都是从网上抄来的,要么就是从纸质读物上抄来的。

“不知道写什么!”有学生说。

不知道写什么,换句话说,就是不知道自己每天是怎么生活的。从某种程度上说,写作者平日里是怎么生活的,他的文章里写的就是什么,是根据生活的样子写的。

下一节,继续说——

(题图:执教七年级语文课文《紫藤萝瀑布》(作者宗璞),讲解作者是怎样对紫藤萝花进行细节描写的。)

————————

公众号“新国老师半亩方塘”更名:

“王新国老师教与学”

生活

T2021


写作

2021年8月

随时发车

乘车人:读者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