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980年麦季参加了手工逮瓢虫灭蚜虫活动记得那是1980年,春末夏初,小满节气前后,村外集体田里的麦子长势不错,但遗憾的是蚜虫成灾,几乎每一个麦穗上都爬满了蚜虫。蚜虫是害虫,蚜虫一多,肯定会影响麦子的产量。除了撒“六六六”粉剂,没有其他办法能大规模消灭蚜虫。可喷撒“六六六”粉剂也是有限的,而且喷撒那种农药除了能灭蚜虫,连蚜虫的天敌七星瓢虫也一起灭了。于是村里动员全体社员走进麦田手工灭虫,将蚜虫不多的田里的七星瓢虫一只只逮起来,集中投放到蚜虫多的麦田里。 为了配合村里麦田灭虫,学校让老师们组织学生参加灭虫,每人带一个小瓶子,到蚜虫不多的麦田里去逮瓢虫,小心翼翼地收进小瓶子里,然后再放到别的地里去。 因为瓢虫不是很多,每个学生一个下午也就能逮二三十只。所逮的瓢虫都是幼虫,而不是成虫。逮瓢虫的时候必须十分小心谨慎,用劲大了可能将瓢虫捏死,用劲小了可能捏不住。出发前老师都叮嘱了的,不要将瓢虫捏死了,捏死一只瓢虫,就等于捏死一只蚜虫的天敌,老师说一只瓢虫每天能吃掉好几十只蚜虫,捏死瓢虫就等于将害虫蚜虫放生,就等于让麦子减产。因此大家逮瓢虫的时候都十分小心。 那年麦季,学校里的学生参与了好几天的逮瓢虫灭蚜虫的活动之后,麦子逐渐变黄成熟。至于起到多大作用不知道,但从那时候起,我们更多地认识了瓢虫,对瓢虫有了好感,更加爱护瓢虫。 从那之后的几十年间,每当看到瓢虫,都会想起那年麦季逮瓢虫灭蚜虫的经历,有时候烧瓢虫飞到脖领里,摸出来也不会将其捏死,而是将其放飞,因为从上学的时候就知道,瓢虫是益虫,是帮助庄稼除害虫的,是人类的朋友。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