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民间故事:男子三推嫂子房门,发现她声音有蹊跷,悄悄朝门缝望去

 老穆的民间故事 2023-01-01 发布于江苏

明朝永乐年间,九江府德化县有一条紫竹街,街上住着一个夜香工,名唤潘小松,因他与嫂子之间有着一段离奇的情感经历,为人津津乐道,广为流传。

潘小松自幼无父无母,是长他十岁的哥哥潘大郎将他扶养成人,他们哥俩之间,既有兄弟情,又有父子情。

兄弟俩虽然家境贫寒,但因为他俩各有所长,因而日子越过越红火。

先说说这潘小松,他身长八尺,英俊洒脱,是人见人爱的美男子,更让人称奇的是,他有两大特点,一是闻不到臭味,二是天生神力。

正因为如此,他在潘大郎的举荐下,做了一名夜香工,整日与粪便打交道。

如今,潘小松已二十又三,由于职业原因,至今还是个光棍。

我们再说说这潘大郎,同是一母同胞,潘大郎却矮如木桩,身高只有五尺,其貌不扬,但他却有一大绝技,那就是捏泥人。

不论什么人,只要让他看一眼,他便能在短时间内捏成泥人塑像,凡他捏出来的泥人,无不惟妙惟肖,栩栩如生。

正因为如此,他在紫竹街开了一家泥塑铺,卖各种各样的泥人,也接受私人订制,现捏现卖,生意甚是火爆。

经过五年的打拼,潘大郎赚得盆满钵满,有钱以后,潘大郎花钱捐了个员外郎,成了远近闻名的潘员外。

人一旦有了钱,年龄与相貌也就不那么重要了,尽管潘大郎年近不惑,但上门替他说媒的是一波接一波,最终,一个姓王的媒婆凭借三寸不烂之舌,说服了潘大郎,让他娶了德化县武家村的武金莲。

武金莲年方二八,貌若天仙,纵使那赵飞燕见了,也会自叹不如。

由于潘员外大武金莲二十二岁,因此对她是宠爱有加,只要是她看上的东西,无一不满足。

潘员外年岁已高,特别想要个孩子,自打这武金莲嫁过来后,他是夜夜与金莲颠鸾倒凤,好不快活。

然而,半年过去了,武金莲的肚子一点动静也没有,两人都很着急,但又不敢跟外人讲,只要把希望寄托在烧香拜佛上。只要有时间,武金莲就会去宝莲寺烧香拜佛,祈求上天赐给他们一个孩子。

一天早上,武金莲独自去寺院烧香,在途经一段杂草丛生的小道时,被一个道士拦住了去路。

“姑娘,我见你阴气太重,恐是冲撞了恶煞,难逢兰梦之征。”道士说道。

武金莲见他说得很准,于是仔细看了看那道士,但见他头戴逍遥巾,身着蓝布道袍,肥头大耳,面色黝黑,若不是右手拿着拂尘,半点也不像个道士。

那道士见她不说话,又说道:“姑娘,贫道有祖传秘方,只需一粒,便能让你怀上。”

武金莲求子心切,听他这么一说,瞬间动了心,连忙说道:“多少钱一粒?”

“有缘人不要钱,无缘人一千两也不卖。”道士一脸神秘地说道。

“何为有缘人?何为无缘人?”武金莲急切地问道。

那道士指了指右边的小树林,道:“姑娘,那儿僻静,贫道帮你算一下。”

那贫道也不看她,直接朝小树林走去。

武金莲迟疑了一下,最终还是跟了过去。

当她左脚踏入小树林的那一刻,就后悔了,因为她看见小树林里多了一个蒙面黑衣人,手中还拿着朴刀。

武金莲转身欲跑,却被一只大手搂住了腰,霎时,整个人瞬间腾空,转头一看,原来是被那道士抱了起来。

“金莲,那大郎有什么好的,枯树皮一个,今晚我们就宰了他。从今往后,你就安心做我们大哥的压寨夫人吧,保管你吃香的,喝辣的,还不愁生不出孩子来。”道士猥琐地说道。

武金莲拼命挣扎,怎奈身单力薄,根本就不起作用。

“别他娘的废话!快走!”那黑衣人大声说道。

“哪里走!”

说时迟,那时快,但见一个八尺壮汉,飞速奔向那道士。

那道士刚一转身,面部便挨了一拳,登时跌倒在地。

“啊!”

武金莲吓得大喊一声,就在她将要落地时,忽然有两只大手将她抱住。

此人不时别人,正是武金莲的小叔子,潘小松。

“叔叔,是你!”武金莲是既惊讶,又惊喜,脸上一半惨白,一半红晕。

“哈哈!叔嫂两人竟然抱在一起,有违人伦,大逆不道。”站在不远处的黑衣人大声说道。

潘小松连忙放下嫂子,朝那黑衣人跑去。

黑衣人见他人高马大,料想不是对手,转身就跑。

潘小松见地上有一块小石片,立即捡起,朝他猛地砸去。不偏不倚,恰好砸在他的头上。

“啊!”那黑衣人惨叫一声,右手捂着头,一摇一晃地拼命跑,眨眼间功夫便消失在树林里。

潘小松见他跑远,又转身看向地上的道士,他也不见了。

“嫂嫂,此地不宜久留,赶快走吧!”潘小松警惕地说道。

“叔叔,你怎么知道奴家在这里的?”武金莲好奇道。

潘小松笑了笑,道:“说来也巧,早上我在家劈柴,突然大哥走来,说嫂子早上走得急,忘带了祈愿纸,让我火速送去。”

潘小松一边说,一边从怀中取出那张用红布包裹起来的祈愿纸。

“嫂子,你许什么愿呢?是希望大哥生意更上一层楼吗?”潘小松随口问道。

那武金莲听后,脸上露出一片绯红,支支吾吾地说道:“是……是的……保佑你大哥他生……生意兴隆,生意越做越大。叔叔,我还有事,先走了。”

话音刚落,武金莲便轻移莲步,丢丢秀秀地走了。

“嫂嫂,回来时,不要再走这条路了,捡大路走。”

潘小松朝着武金莲远去的方向大声提醒道,见她走远了,自己也回去了。

潘小松原本和哥哥住在一起,自从哥哥结婚后,他就主动提出搬走,任凭潘大郎如何劝,他就是不听。

潘大郎为了不让弟弟受罪,花了50两买下一座四合院,离他家只有百步之遥,方便照顾他。

潘小松起初不肯,觉得太奢侈了,后来嫂子武金莲出面,他才应允。

潘小松回家后,继续劈柴,可是他劈柴的时候,脑海里总是浮现出嫂嫂的模样,这让他很是自责。

“我是个畜牲,怎么会对嫂嫂动歪心思呢?不要再想她了,不要再想了······”

想到这,潘小松连忙去井边打一桶井水,将衣服脱了,直接将那冰冷的井水从头浇下,一连浇了五桶,潘小松冻得直打哆嗦,连忙用毛巾擦干,穿衣回屋。

回屋后,或许是累了,不一会儿便睡着了,待他醒来时,已是晚上。

潘小松随便吃了点东西,便去了院子西侧的马棚,牵出一辆马车,马车后面有一个椭圆形大木桶,木桶上有个盖子。

没错,他牵的就是夜香车,他的任务就是去收“夜香”,夜香,也就是人的粪便。

潘大郎发迹后,曾阻止他干这份活,觉得不体面,但潘小松觉得挺好的,靠自己体力挣钱,不偷不抢,不丢人。

潘小松首先去的是大哥家,这是他搬出去后给自己订的规矩。

“吁吁吁……”潘小松勒紧缰绳,将马车停在了门口。

潘小松走下马车,准备去提夜香筒。

“夜香筒呢?”潘小松在门口四处找寻,就是不见夜香筒。

“难道是大牛忘记了?”潘小松暗自思忖,“我还是敲门问一下吧,免得待会还要重跑一趟。”

潘小松口中的大牛,是潘大郎的管家,确切地说,是潘大郎捡回来的管家。

为什么说是捡回来的呢?

因为他原本是一个乞丐,差点冻死在湖边,是潘大郎看见了他,并将他背了回来,好吃好喝地照顾他。待他身体康复后,潘大郎索性帮人帮到底,让他留了下来,帮自己打理店铺。

这大牛虽然是个乞丐,但身强力壮,能说会道,做事灵活,由他帮忙打理,生意是越来越好,店铺也从原来的一家,扩张到现在的六家。

潘大郎见他是块做生意的料,便提升他为管家,全权负责店铺的生意,同时,他也是潘大郎的生活管家,晚上就住在潘大郎家。

“开开门啊!”潘小松一边敲门,一边说道。

少顷,但见一个家丁开了门。

“大宝,大牛哥呢?”潘小松问道。

那家丁揉了揉眼睛,道:“大牛哥受伤了,只怕现在已经睡去。”

“受伤了?哪里受伤了。”潘小松立即问道。

“应该是头受伤了,我看他进来时,头上戴着帽子,额头上还有没擦拭干净的血迹。”那家丁一边回忆,一边说道。

“我怎么觉得眼熟呢,难不成是他?糟糕!大哥有危险!”想到这,潘小松立即冲了进去。

潘小松径直跑向大哥的房间,见房间有灯亮,立即推门,冲了进去。

“大哥!”潘小松一边喊,一边往里屋冲去。

“啊!”

忽的,卧室里传来女子的尖叫声,潘小松立即退了回来。

“嫂嫂,我不是故意的,我不知道你在洗澡。”潘小松红着脸说道。

“这么晚了,你来干什么?”武金莲厉声问道。

“嫂嫂,大哥在哪?”潘小松急忙问道。

“你大哥刚才被大牛叫走了,怎么啦?”武金莲说话语气缓和了点。

“糟糕!”

潘小松没有解释,直接转身离去,走时还不忘将房门掩上。

当他跑到大牛房间时,发现屋中空无一人,只有一根快要燃尽的蜡烛。

潘小松四处观瞧,没有发现任何血迹,衣柜、桌底、床底,只要能藏人的地方,他全都查看了一遍,依然没有找到任何蛛丝马迹。

“糟糕!会不会是调虎离山?”

想到这,潘小松立即起身,跑向嫂嫂的房间。

“嫂嫂!嫂嫂!”潘小松直接推开门,冲了进去。

“啊!”

随着女人的一声尖叫,潘小松捂着脸退了回来。

“嫂嫂,对不起!我不知道你在穿衣服。”潘小松连忙道歉。

“你到底想干嘛?”武金莲厉声质问道。

“嫂嫂,我是怕你遇到危险!”潘小松连忙解释道,“大哥回来了吗?”

“没有!”武金莲没好气地说道,“恐怕你才是最大的危险。”

“哦!那我再去找找。”潘小松随即转身离去,并将房门掩上。

“奇了怪了!大哥能去哪里呢?我再去问问大宝。”

潘小松一边想,一边走,不时四处张望。忽然,他看到一个黑影在屋顶上,于是蹲了下来,仔细观瞧,但见那个黑影在房顶上如履平地,从西厢房窜到了正房,又跳了下来。

“糟糕!嫂嫂有危险!”

这是潘小松第三次跑向武金莲的房间,他一边跑,一边想,就在他快要跑到门口时,忽觉脚底下踩了个硬东西。

他连忙止步,转身去捡,原来是一块玉佩。

“这不是哥哥的吗?怎么会掉在这?会不会是大牛抢了哥哥的玉佩,刚才跳下来时,掉了下来?”

想到这,潘小松立即将玉佩放入怀中,再次冲向武金莲的房间。

“嫂嫂!快躲起来!”

潘小松一边喊,一边推开了房门。

“你……你来干嘛?”武金莲支支吾吾地说道,“快……快点出去!”

“嫂嫂,你没事就好!哥哥回来了吗?”潘小松站在门口问道。

“没有!”武金莲怯声说道。

潘小松转身欲走,忽然感觉有点不对劲。

“嫂子之前的声音都是洪亮有力的,为何现在却紧张无力呢?难不成?”

想到这,潘小松利用余光观察门缝,发现门缝里有一线黑影。

说时迟,那时快,潘小松立即将房门抵住,朝武金莲大喊道:“嫂嫂快跑!”

武金莲会意,立刻跑了出去。

潘小松明显能感觉到对方的力气,只是他力大无穷,任凭对方怎么使劲,就是挣脱不开。

不一会儿,但见从门外走来六个家丁,其中五人手持木棍,一人手拿麻绳。

潘小松见帮手来了,立即示意他们进屋,待所有人都进屋后,他突然松开房门,里面果然是大牛。

“拿下他!”

潘小松命令一下,六个家丁齐上,三五下便将他按倒在地,用绳子捆了起来。

“大牛!我大哥呢?”潘小松厉声质问道。

“不知道!”大牛昂着头,斩钉截铁地说道。

“将他的衣服扒光!”潘小松大怒道,“今晚将他绑在大树上,明早拿他见官。”

家丁们会意,立即脱下他的衣服,忽然,两个泥团从他的衣服里掉了下来。

起初,潘小松没在意,后来他忽然想起哥哥的手艺,于是蹲下身来,捡起那两个泥团。

潘小松仔细观瞧,一个泥团是大牛的头像,另一个泥团则是一张桌子,桌子下方还有一个洞。

“这是什么意思?”潘小松左思右想,“难道是……难道是哥哥被大牛藏在桌子下方的洞穴里?”

想到这,潘小松匆忙走了出去,并带了三个家丁。

当他走到门口时,被武金莲拦住了。

“叔叔,这到底是怎么一回事?”武金莲不解道。

“哥哥他……他……”潘小松带着哭腔说道,“只怕他遭遇不测了。”

武金莲听后,差点没跌倒,脸色惨白,半天没说出一句话。

“大宝,你先看着嫂嫂,我去去就回。”

潘小松带着两个家丁,径直走向大牛的房间,房间里果然有一张桌子,跟泥团上的别无二致。

潘小松将桌子搬了过去,见桌子旁有一个铁掀,便直接拿来,小心翼翼地去挖。

不一会儿,果然挖出一个洞穴,潘小松仔细一看,潘大郎果然在里面,他使出浑身解数,将其拉了出来,只可惜,他已气绝身亡。

“哥哥!”潘小松跪在他面前,撕心裂肺地哭喊着。

不一会儿,武金莲也走了进来,见潘大郎躺在地上,一动也不动,登时跌坐在地,放声哭了起来。

潘小松觉得此事重大,于是派人连夜去县衙,禀明此事。

知县得知此事,也是义愤填膺,连夜派人将大牛抓走,翌日再升堂处理此案。

到了第二天,潘小松、武金莲及众家丁都去了县衙。

大牛见事瞒不住了,便全招供了。

原来,大牛并不想陷害潘大郎,毕竟是他的救命恩人,只是那胖头道士付天霸一直诱导他,说“如果不除掉潘大郎,你就永远无法得到武金莲”,大牛由于垂涎武金莲的美色,一时鬼迷心窍,便痛下杀手。

最终,大牛被判死刑,秋后问斩。

那胖头道士付天霸当晚就被抓捕,由于他还涉及其它命案,同样被判死刑。

武金莲失去丈夫后,每日以泪洗面,郁郁寡欢。

潘小松怕嫂嫂想不开,更怕受人欺负,于是搬回去住了。

三年后,潘小松与武金莲逐渐从悲伤中走了出来,两人渐渐有了感情。最终,在县令大人的认同下,潘小松娶了武金莲。

一年后,武金莲生下一对龙凤胎,从此,他们一家四口过着幸福快乐的生活。

每年的清明节,潘小松都会带着武金莲与两个孩子,一起祭拜潘大郎,不忘他的恩情。

(故事完)

本故事纯属虚构,与封建迷信无关,旨在通过故事劝诫世人多行善事,传递正能量。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