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胶东乡村记忆:雪后上山辨认动物脚印,曾是儿时一大乐趣

 胶东故事会 2023-01-01 发布于山东

数九寒冬,雪易下不易化。烟台上一场雪已经过了十多天,但不少山坡上的积雪仍未融化。

笔者老家南北皆有山,今日回去一看,北山上(阳面)已恢复如初,而南山上(阴面)仍可见片片白雪。于是,午后散步时,笔者就到南山附近转了一圈。

南山脚下有条小河,要上山需先过河。而就在过河之际,笔者忽然留意到河边的雪地上有成排的动物脚印,不由得停下脚步,仔细观察了一番。

这些脚印大小不一、粗细有别,基本都分布在小河和山坡之间,推测应该是山上的动物到河边喝水时所留下的。

笔者没有分辨出它们具体是什么动物,拍了几张图片传给朋友,有人说可能是山狸(一种山猫),也有人说可能是老鼠。近些年来,随着乡村人口的减少和活动范围的退缩,野外的动物数量明显增多。有山猫或者田鼠出没,也是很正常的事情了。

在河边的这段插曲,不禁也勾起了笔者儿时的记忆——当年雪后上山辨认动物脚印,也曾是一大乐趣了。

胶东丘陵上最常见的野生动物,当属野鸡和野兔。平时它们的足迹不太容易被发现,但一到了雪后,山上就随处可见其爪印。对于高手们而言,通过爪印的方位、软硬程度便可判断出野鸡野兔经过的大体时间和去向,从而“顺藤摸瓜”。笔者虽然没有这身本领,但也挺喜欢上山去辨认这些脚印——原因无他,就是感觉有趣了。

常在河边走,哪有不湿鞋。即便辨认水平不高,但雪后上山的次数多了,偶尔也能顺着脚印发现动物的踪影。记得六年级的寒假,在一场大雪过后,笔者跟小伙伴来到山坡上寻找脚印。而找着找着,前方的草丛中就突然闪出一只野兔的身影。它个头颇大,通体黄灰,被我们惊动后,急速向上坡奔去,很快就不见了踪影。

不光是我们发现了这只野兔,旁边一位上山拾草的老大爷也正好目睹此景。“这只兔子真是不小!”他如此感叹了一句。我们听了之后,心中更觉惋惜——仿佛这只大兔子本来就应属于我们似的。

受此次经历鼓舞,后来再下雪时,我们便又相约上山,而且还拉上了一只狗,以期有所收获。不过,有心栽花花不开,最终却未能见到兔子的踪影。

过去乡村人家普遍养狗,主人上山下地时,自家的狗时常跟随前去。因此,雪后的山上,往往也能见到“狗爪子”的印记。当时,年纪大的孩子往往会将“狗爪”指作“狼蹄”来吓唬年纪小的孩子。后者起初也大多害怕,但时间一长,便知“山中无狼”了。

时过境迁,这些年来胶东的雪不见小,山上的动物也逐渐增多,只是上山寻找脚印的孩子越来越少了。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