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下次和另一半吵架时,试试抱住他的头晃一晃

 陈荣生文字小屋 2023-01-01 发布于广东

夜读·开卷有益

图片

你知道吗?鸡,可能是地球真正的霸主!

你知道用手掰开原子弹是一种怎样的体验吗?

我们的曾曾曾曾……祖父,是猴子还是猩猩?

强迫症居然是一种“天选的技能”……

世界无奇不有,在这里颠覆认知。《真的假的?不正常世界研究》是一本让你惊叹“还能这样”和“居然如此”的脑洞合集。

猫猫的后脖颈有一个“变乖开关”

打开开关,你的猫一秒变乖!

不过,为什么呢?

1831年12月的一天,英格兰朴茨茅斯的一家酒吧中人声鼎沸。那是一个英国水手征服世界的时代,酒吧里有不少水手,也有很多年轻漂亮的姑娘。姑娘们对危险而又充满异域风情的浪漫航海生活十分向往。

角落里,一个20来岁的小伙子正在跟同桌的姑娘聊天。这个小伙子虽然也是个英国人,却是个生物学家,聊天内容充满了“理科直男”式的“有趣”。他跟姑娘讲的也不是航海生活,而是猫。

他说,你知道吗?你要是想让一只喵星人变乖,可以抓住它的后脖颈把它拎起来,再左右晃一晃,它就会立马变得老老实实……

这个话题在现代可能挺受姑娘青睐,但是姑娘来到酒吧,是想听那些水手故事的,她对猫猫狗狗没有丝毫兴趣,一时间俩人都挺尴尬。一个威猛的水手趁机把酒杯砸到两人中间,姑娘这才喜笑颜开,小伙子则灰溜溜地走出了酒吧。

这个故事来自查尔斯·达尔文与朋友间的通信,其中这个悲催的小伙子正是达尔文本人。

据说达尔文随后就登上了小猎犬号,真的去体验了一把航海生活,并在这场航行中为后来改变世界的《物种起源》打下了基础。这些是后话不提,我们还是来看看达尔文和姑娘讲的关于猫的后脖颈的秘密,他可能是第一个将这个现象正式记录下来的学者。

后来,达尔文还在《物种起源》中提到,猫的这一行为可能与紧张性静止行为(tonic immobility,简称TI)有关,这是一种动物在遇到外界强烈刺激时表现出全身僵直的本能反应,用最简单的一个词来解释,就是装死。

装死专家

会装死的动物很多,有些动物在遇到危险的时候,会把装死当成最后的撒手锏,真是不成功便成仁。

在巴哈马的拿骚岛上,有一个叫尼尔·哈维(NealHarvey)的潜水教练,他被当地人称为“驯鲨大师”,凶猛的鲨鱼在他面前会变得像小狗一样温驯。甚至,和哈维一起出海撸鲨鱼在当地已经成了一个合法的旅游项目。

他控制鲨鱼的技巧之一就是用金属手套抚摸鲨鱼

鲨鱼的头部和眼睛附近有一系列小孔,这是一种叫作劳伦氏壶腹的结构,是意大利解剖学家劳伦兹尼发现的。这是一种能感受电场的特殊器官,很多鲨鱼正是依赖它,才能在微弱的光线下捕食或是找到埋在海底的食物。

哈维发现,如果戴上金属手套抚摸鲨鱼长有劳伦氏壶腹部位的皮肤,就能干扰鲨鱼的感知,让它进入一种平静的状态。当然,触摸的手法是哈维经过无数次试错,用血淋淋的教训总结出来的,完全是个凭感觉的危险活儿,并不是人人都能掌握的。

如果鲨鱼的个儿头比较小,哈维还有另一个手段让鲨鱼乖乖进入装死状态。手法听起来很简单:像端起一杆枪一样,左右手分别抓住鲨鱼的背鳍和尾鳍,给鲨鱼翻个个儿。一旦肚皮朝上,鲨鱼就会变得非常温驯。

图片

还有一位天然的装死大师叫负鼠,这是一种生活在北美洲的、像老鼠但不是老鼠的神奇生物,大小和小型犬类相仿。

负鼠是一种有袋类动物,和袋鼠差不多。在繁殖的时候,负鼠会每天把幼崽带在身上到处溜达,这也正是它名字的由来。而它能生存至今,最重要的防御武器就是装死。

北美的捕食者喜欢新鲜的食物,对已经死掉的猎物食欲欠缺。负鼠正是看准了这一点,在它遇到敌人的时候,会先试图迷惑敌人,用和老鼠一样的策略,左躲右藏,假装逃跑。如果捕食者马上要追到它了,它会突然开启“装死模式”。

负鼠真是把装死神功练到了炉火纯青,堪称装死界的大师。它不只会直挺挺地倒下去,还演足了瞳孔涣散、伸出舌头、浑身抽搐、口吐白沫的全套戏码,就连体温也会跟着下降,再加上满脸狰狞的痛苦表情,正常的捕食者基本上都会立刻丧失食欲。

如果倒霉碰到一个饿疯了的捕食者,还不打算放弃这个看起来像是中毒死掉的家伙,负鼠就会启动B计划:放出一股极臭的屁,是那种比鲱鱼罐头还上头的腐臭味儿。到了这份儿上,但凡捕食者还有脑子,都会觉得把这家伙吃下去恐怕一定会中毒,然后放弃捕食。等捕食者离开,负鼠会很快从装死状态中恢复,装作无事发生一样,抖抖身上的土,继续悠闲地溜达。

图片

“装死大师”负鼠不是老鼠,是一种有袋类动物,类似袋鼠 / pexels

其实很多动物身上都有一个“装死开关”。不过,与负鼠这样目的明确的“装死求生”不同,这个“开关”存在的意义不明,但只要满足某些触发条件,就会被强行触发。

比如,如果将鸡头按在地上,并从鸡的嘴尖向前延伸画出一条线,或者放上一根棍子,鸡很快就会进入一种瘫软的状态,一动不动,连羽毛都会松懈下来。这个时候就算是把鸡拎起来,它也会在很长一段时间中都保持这种状态,并且这招对其他很多鸟类也管用。

据一些科学家推测,这可能是因为直线或棒子会诱导鸟类聚集目光,将视线集于一点,这使它们感到某种来自祖先的深度恐惧,然后进入装死状态。但产生这种行为的具体原因,目前科学家还没有研究清楚。

再比如,鳄鱼被强行翻身以后,也会进入装死状态。还有蛙类,如果突然被强光照射,很多蛙类会立刻进入装死状态。

那么,我们最开始所说的,猫被抓住后脖颈会石化,也是因为那是一个装死开关吗?

这个问题有点复杂,达尔文当年也没太搞明白,只是提出了模糊的推测。

直到2008年,美国俄亥俄州立大学的兽医学教授托尼·布芬顿(TonyBuffington)为我们揭开了谜底。

石化的猫咪

如果我们想要验证“掐住猫的后脖颈,猫就会乖乖石化”这件事,我们会试着掐掐自己养的猫,顶多再去掐掐朋友家养的猫。

但科学家找来了31只喵星人,为它们分组进行实验,分析实验数据,再进一步找出原因。布芬顿就是这样的科学家。

布芬顿认为,如果夹住后脖颈是“装死开关”,那么年龄、性别对喵星人这种反应的影响应该不大;相反,如果反应与年龄、性别有相关性,那么这大概率就不是装死开关。

在他找来的31只猫中,有13只猫年龄在5岁以内,包括5只雄性,8只雌性;还有18只猫年龄介于5~10岁,包括11只雄性和7只雌性。布芬顿用压力同样为140毫米汞柱的夹子夹住它们的后脖颈,观察这些猫的反应。

实验结果表明,第一组的13只猫中12只有反应;第二组的所有猫都有反应。看起来,这的确是个与性别、年龄无关的“装死开关”。

然而,布芬顿发现,这些猫被夹起来以后,尽管会出现躯体静止、脊柱卷曲拱起、尾巴夹在两腿之间等举动,但并没有出现瞳孔涣散、体温下降、心跳减慢等典型的装死行为,有些猫甚至还会发出很享受的呼噜声。也就是说,这些猫产生的很可能并不是所谓的紧张性静止行为,而是一种掐捏诱导的行为抑制(pinch-induced behavioral inhibition,简称PIBI)。

一个月之后,布芬顿用这31只猫重复进行了实验。他发现,随着时间推移,那些年龄比较大的猫对夹子的反应会变弱。到了第三个月再次重复实验的时候,只有大约三分之二的猫还会对夹子有明显反应,而且主要是那些年龄偏小的猫。

最后,布芬顿得出结论,猫被掐住后脖颈的行为是一种应激反应,来自进化,可能与母猫搬运小猫有关。

在进化过程中,那些被妈妈咬住后脖颈时还疯狂乱动的小猫很容易被摔死,自然选择只让那些拥有“妈妈咬住后脖颈就要变乖”这个基因记忆的小猫存活了下来。我们可以想象这样的场景:在野外,带着小猫崽的猫妈妈突然遭遇捕食者的袭击,准备一口叼起自己的娃撒腿就跑,这时那些乱动乱叫的小猫就很难存活下来。

图片

这也就导致了现存的所有猫科动物的基因中都写了这样一条纪律:被抓住后脖颈,你就老实点。甚至不管你是猫、狮子,还是老虎。

布芬顿在实验中还发现了一个现象:基本上每只猫,不管年龄、性别,在第一次被夹住后脖颈时,都会产生行为抑制的反应。但随着频繁被夹,年龄较大的猫的反应会慢慢减弱。这也正符合“小猫基因记忆更强,更需要有强烈反应”这个逻辑。更进一步,布芬顿还从狐狸、浣熊、老鼠等动物身上找到了支持这个理论的依据。

后来,布芬顿教授根据这个理论,设计了一款叫作“Clipnosis”的撸猫神器,卖得相当好。Clipnosis这个词来自clip hypnosis,正是“夹子” “催眠”的意思。

当然,大家在家完全可以用活页夹或者晾衣服的夹子来尝试这种“撸猫黑科技”。但夹子的力度一定要掌握好,如果压力太大了,猫疼,你也要做好被猫爪神功袭击的准备。

变乖的婴儿

其实,很多不会抱住幼崽移动的哺乳动物都会有这种反应。

2013年,日本理研脑科学研究所的神经生物学家黑田公美做了一个更有说服力的实验,这次的实验对象是老鼠。她把出生不久的幼鼠从母鼠身边拿走,再让它们的母亲来“拯救”这些幼崽。当母亲咬住幼崽的后脖颈时,幼崽的心率会降低、停止呜叫,同时身体紧缩起来。

然后,黑田又对幼鼠的后脖颈进行了麻醉,让它无法感受到“被妈妈叼起来了”,这时母鼠再咬住它的后脖颈时,所有因“被叼起”而产生的镇定作用都减弱了。

为了进一步验证大脑在这一行为中所起到的作用,黑田给幼鼠动了手术,在对它们的大脑进行部分阻断后,再次让母鼠移动幼崽。实验结果表明,幼鼠被叼起后产生的行为与小脑皮质相关,被切掉小脑的幼鼠,在被叼起后尽管也会进入镇定状态,但是身体并不会紧缩起来。

也就是说,感受到后脖颈被叼起,使幼鼠镇定;小脑接到信号,使幼鼠的身体蜷缩。幼鼠心跳的减弱和身体姿势上的改变是由副交感神经以及小脑协同实现的。一切都是为了方便母鼠将幼崽叼起来,进行安全、高效的转移。

那在能够把幼崽抱在怀里的哺乳动物,比如人类身上,是否也存在类似的机制呢?

很多带过孩子的人应该对此深有体会:要哄好一个哭闹的婴儿,最有效的方法是抱着婴儿来回走动,而不能只是抱着他坐在原地。这是不是也跟猫妈或鼠妈叼起小崽子的后脖颈有着相似的原因?为了验证这个说法,黑田公美做了另一个实验。

实验人员将一些传感仪固定到不满6个月的婴儿身上,通过仪器收集婴儿在哭泣和被母亲抱起时的生理指标。

实验数据显示,如果母亲只是单纯抱起正在哭闹的婴儿,婴儿并不会停止哭闹,也不会进入放松状态;只有在被抱起并开始走动时,婴儿才会停止哭闹,同时减少四肢的动作,甚至心率也会放缓。

图片

不能光抱,还要来回走 

科学家对此做出的解释是,抱着婴儿走动的过程,会让婴儿本能地判断,现在遇到危险了,妈妈正在抱着他逃跑,所以一定要乖乖的,这样才能保住自己的小命。

甚至这种本能反射,在成年人,甚至老人身上仍有残留,与被搬运的猫咪和老鼠有着异曲同工之妙。

虽然我不建议你张口去咬自己养的猫的后脖颈(毕竟我们可以用夹子解决问题),但也许下次当你和你的另一半吵架的时候,可以试试这招,想办法抱住他的头,再轻轻地晃一晃,没准他也会立刻变乖。

毕竟,这可是来自本能的命令。

图片

《真的假的?不正常世界研究》是超人气脑洞视频博主“自说自话的总裁”的首部作品,从5亿次播放量中,精选17个颠覆认知的故事。这是一本让你惊叹“还能这样”和“居然如此”的脑洞合集,集结了火爆全球的脑洞知识,超乎想象。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