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散文||写作,在周末

 冬歌文苑 2023-01-02 发布于北京

写作,在周末

我是钓鱼迷,但不是钓鱼高手。

钓龄不短,钓获并不突出、显著;屈指一算,30余年。垂钓经历颇多,并无多少经验。但也学到不少垂钓知识,得到诸多垂钓心得、体会和感受;当然也有挫折、失败及教训。

作为钓迷的我,一说钓鱼,便来了精神,觉得浑身有使不完的劲;一参与垂钓,便迅即进入角色不可自拔;不顾一切地投入,一发而不可收拾。简直有些痴迷、发疯,欣喜若狂,激动不已,废寝忘食,乐此不疲。

年年岁岁,钓来钓往,风风雨雨,春夏秋冬……

其实,自己觉得,我仅仅是个普通、平凡、一般的垂钓爱好者。我的垂钓历程中,虽说钓获并非可观,但也令我心满意足,虽无太多太大惊喜,却也自我感觉良好……

多年的钓鱼情结,伴我人生,与我缠绵,挥之不去。总的感觉是,一不出钓,顿感寂寞、无聊、似觉无事可做。

我还有个爱好——业余写作。多年来始终坚持,笔耕不辍;古今中外,天文地理,现实社会,日常生活,大事小情,无所不涉。现已出版讽刺幽默诗集《金钟倒挂》、漫画评论、赏析集《笑对人生》(已被中国现代文学馆收藏,手中持有收藏证书)、诗歌、散文集《豆绿情愫》及杂文、随笔集《世象杂描》等四部,另有两部正待策划、整理、加工、筹备中。上述作品,均为报刊、杂志发表过,并获各种奖项20余次。

退休之后,便加入县老干部钓鱼协会,参与垂钓活动颇多。从而,垂钓便成了写作主题。基本是上午钓了下午写,白天钓了晚上写,好天钓了雨天写,反正不钓鱼时就写作,不写作时就钓鱼。就连来回路上,脑子也不停歇,两只眼睛不断观察、搜索,时时、处处注意扫描、摄取、思索与垂钓相关的素材;垂钓过程中,更是不忘寻找、探索、构思、琢磨;把收集的细节、片段、灵感、程序储入大脑,反反复复打腹稿,再三琢磨细推敲,直至胸有成竹,最后进一步加工整理,将其定格于纸面或电脑里。

自打退休后,我自己有了个不成文的规定,或说约法三章,即把周末(星期天)定为写作日。因为周末,一些尚在岗位上班、工作的钓迷,也都趁周末休闲赶去钓场凑热闹,钓钓鱼、玩乐玩乐、放松一下。所以致使各个钓鱼场参钓者明显增多,相对拥挤。我作为一个退休人员,反正有的是时间,周末不再愿去瞎掺和。越是周末,偏不去钓鱼。这一天,哪里也不去,啥也不参与,而是宅在家里,把一周来的垂钓经验、教训、心得、体会,感悟及钓中小故事、小笑话等一一进行记录、整理在纸面或电脑里,以备投稿用之;就这样,凡是周末,基本雷打不动,几近成常态。

这样,边垂钓,边写作,循环往复,享受生活。常说投入就有回报,努力就有反馈,付出就有收获。已在《海峡钓鱼》杂志举办的“法莱杯”“米亚基杯”“德岛杯”钓鱼故事、通信大奖赛中荣获二等奖1次,四等奖3次;曾被《时尚钓鱼》杂志2010、2012连续两年评为优秀作者;至今已在全国各种钓鱼杂志发表稿件近300篇(首)。曾有16 篇的标题被选为封面导读,并有9篇被发在卷首页面上。这些东西,其实也并不算什么了不起的成就,但我自己却非常满意,心里总是觉得喜滋滋、乐乎乎的。对我来说,精神成果远比物质成果要珍贵的多。

每每参与垂钓,将钓钩抛进水里,等待的便是期盼;每每把稿件投给报刊社,等待的便是希望。转念又想,即便钓不上鱼,反正我已享受了过程;即便稿件不被采用,横竖我权作练笔。

就这样,边垂钓,边写作,体力活动与脑力劳动相结合,循环往复,享受生活,如此生活节奏很给力,很充实、很惬意……

尤其令我欣慰的是,日积月累,写作、整理,一部相关垂钓的专著“鱼缘难尽”即将问世。

这样,周末,自然成了我的写作日。周末,伴我写作,写作,在周末……

图片/网络

作者简介:

胡厚文,曾用笔名胡爽、胡惠文、兵云、陆零等,微信昵称:胡涂。1941年生于山东省高青县。高中文化。曾务农、任教、当兵、公务员。业余爱好写作,至今笔耕不辍。已出版文集《金钟倒挂》《笑对人生》《豆绿情愫》《世象杂描》《鱼缘难尽》《夕阳无限》等六部。

用诗和远方,陪你一路成长

不忘初心,砥砺前行

 

冬歌文苑工作室

名誉顾问:戢觉佑 李品刚 

文学顾问:周庆荣 王树宾 白锦刚

法律顾问:北京盈理律师事务所

总编:琅    琅 

副总:蔡泗明  倪宝元  赵继平

编审:孟芹玲  孔秋莉  焦红玲

主编:石   瑛  赵春辉

审校:严圣华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