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韩仕哲审案二三事

 平型关杂志 2023-01-02 发布于山西

韩仕哲审案二三事

韩全虎

在我国,流传着很多古代官员审案的故事,有的口口相传,有的史料记载,人们耳熟能详,妇孺皆知。如唐代的狄仁杰,宋代的包拯,更是成了群众评判是非的镜子,褒贬官吏的标准。这里讲的韩仕哲,虽没有那些名人们的曲折经历和足智多谋,他断案的故事也没有那些典型案例离奇惊险、引人入胜的情节,但也给人们以启迪和思考。

韩仕哲,字景贤,繁峙县圣水头村人,生于明洪武己亥(公元1395年)二月十六日。他自幼好学,稳重敦厚,果断有为。因通晓五经而授北城兵马指挥。由于他忠于职守,勤于政务,以身作则,对士兵要求严格,对辖地加强巡逻,使北城地带一度猖獗的盗贼销声匿迹,群众安居乐业。后任卫辉府(今河南汲县)通判,是仅次于府尹的官员。专掌粮食运销及农田水利事务,并协助府尹处理日常事务和刑事民事诉讼案件。

有一日,三班捕快捕获一个乡间偷牛的人。韩仕哲经审问,得知偷牛人家中十分贫困,几间茅草房屋夏不遮雨冬不挡风,食不果腹,衣不蔽体,这年因遭旱灾和蝗灾,耕种的几亩薄田几乎没有收成。家中老婆孩子尚有野菜、草根、树皮可以勉强充饥,但八十多岁的老母却因久病体弱,急需补养,否则将难活命。于是他在情急之下便心生恶念,偷了外村人家的一头耕牛,准备变卖之后买点粮食供养老母食用,补养身体,延长寿命。

韩仕哲审问之后将信将疑,便打发心腹衙役下乡调查。衙役经仔细查访,证明那个偷牛人的供词属实。向韩仕哲汇报后,韩仕哲对此案如何判决犹豫起来。如果按照《大明律》判决,此人可获牢狱之刑,那样,他的家庭更加风雨飘摇。衣不蔽体的女人、嗷嗷待哺的孩子自不必说,那八十多岁的老人更是雪上加霜,将不久于人世。如果放他一马,不仅违律,而且会引起被盗人家的不满。权衡再三,他终于走向盗牛者,亲自解开绑绳,动情地说:“我作为你们的父母官,不能使你们丰衣足食,知晓理义,实在是我的过错啊!”将偷牛人释放时,又命随从取来俸银十两,交于偷牛人,让他回去置办米粮,养家糊口,侍奉老母,度过灾荒。偷牛人长跪不起,泪流满面,表示一定要痛改前非,积极自救,度过灾荒。随后,韩仕哲又亲自牵着被盗之牛访问被盗者,对他讲清此案如此判决的初衷,在退还耕牛的同时,又拿出自己的俸银五两,作为精神损失送于被盗者。被盗者大受感动,除了接受判决之外,坚决拒收韩仕哲送的银子。一场盗牛案件皆大欢喜地得以解决。

后经九载考绩,韩仕哲升任湖南宝庆(今郡阳市)知府。在宝庆任上也流传着他许多断案的故事。有一天,一个健全人和一个盲人揪扯着一匹布走上堂来,后边跟着许多看热闹的人,都说健全人欺负盲人,要赖人家的布匹。韩仕哲当即升堂,问明究竟。健全人说,他和盲人结伴而行,行到一条大河边,他对盲人说:“河水很深,你过河不方便,我背你过河吧。”见瞎盲人表示同意后,他把自己手中的一匹布交给盲人,背着他过河。谁知过了河后,盲人硬说那匹布是他的,几番催要,就是不给健全人。盲人说,健全人背他过河是真,但那匹布确是自己的,只是健全人背他过河后,起了歪心眼,以索要报酬为由,想讹他的那匹布。

韩仕哲听完两人的申诉之后,暗自沉吟一会,突然说道:“可惜这样一匹好颜色的布,叫你们两个揪扯着给弄脏了。”

盲人听知府如此一说,赶忙说道:“老爷,我那匹布颜色确实鲜亮,染它时还多掏了几文染钱呢。”

盲人刚刚说完,韩仕哲朗声说道:“堂下原告被告听判,这匹布应归健全人,实属盲人昧心,人家好心好意背你过河,你却无信无义,企图赖掉人家的布匹,拖下去重打二十大板!”

盲人高喊:“大老爷冤枉,我的布怎能判给他呢?”

韩仕哲胸有成竹地说:“本官没有冤枉你,叫大家看看那匹布是什么颜色。”

堂下看热闹的人本来很是纳闷,不知韩仕哲怎么凭一句话就判了案子。及至叫他们看颜色时,这才恍然大悟。原来盲人手中拿的是一匹白布。当他听韩仕哲夸布的颜色好时,便说是多花几文染钱染的,分明是胡说八道。

盲人见自己阴谋败露,赶紧承认错误,保证以后永不再犯,重新做人。韩仕哲见他有悔过态度,便重新判道:“你想讹帮助你的人的布匹,本属不仁不义,应该重责,但念你认错悔过态度较好,又带残疾之躯,责你向对方道歉,免去责打。”

退堂之后,健全人和盲人重归于好。看热闹的人也都啧啧称赞。

在宝庆府期间,韩仕哲还有一个审石头的故事,至今仍被人们传诵着。

有一天上午,韩仕哲身着便衣,只带了一个随从去街上私访,看见一对老年夫妇抬着粥锅、碗架等到街上卖粥。不巧,被一块大石头绊倒,锅破了,粥撒了,碗烂了,眼看着卖粥的家当没了,老两口坐在地上哭了起来。

韩仕哲走上前去,边劝老两口别哭,边详细问了老两口的家境。原来,老两口就住在这条街的东头,家中唯一的儿子前几年得了偏瘫,不仅不能动弹,还得请郎中看病、抓药,本来十分困难的家庭,更是雪上加霜。老两口在万不得已的情况下,东凑西借,才开了这个粥摊。今天一块石头将他们绊倒,整个家当都没有了,以后的日子更没法过了。说完,又呜呜地哭了起来。

韩仕哲问明情况后,略一沉思,对老两口说:“这样办吧,我是本府府尹,你俩把这块石头抬到府衙去,我要审问这块石头,叫石头赔你的粥摊。”

老两口心想,我们这就够倒霉的了,这位大老爷还开什么玩笑?可老爷既已发令,不抬不行,只好抬起那块石头,跟着老爷向知府衙门走去。

街上人们见卖粥的抬着石头,跟在府尹后面向衙门走去,很是好奇,一打问,原来是老爷要审石头,更是离奇,便成群结队地跟着去看热闹。

到了府衙,韩仕哲命令衙役把守好衙门口,只许进,不许出。然后他就站在大堂开了腔:“乡亲们,今天本官遇上这块石头绊了人,打了锅,烂了碗,撒了粥,害得这卖粥的老两口没了养家糊口的家什和本钱,哭哭啼啼,令人痛心。本打算审问这块石头,让它赔偿损失,但它毕竟是块石头,不会说话,更不能赔偿。可它还是引来了众乡亲,也算将功补过吧。现在,本官请大家凑个份子,每人最少一文钱,多者不限,算是大伙周济卖粥的老两口。我在这里谢过大家。”说完深深施了一礼。

听了韩仕哲的话,看热闹的人们才明白了府尹审石头的原委,纷纷掏钱捐献。不一会儿,就凑足了几吊铜钱和一些散碎银子。韩仕哲又令人把自己的俸银拿来几两,连同大家凑的份子一并交给卖粥的老两口,吩咐他们说:“这些钱足够你们再开一个粥摊的本钱了,快回去吧。”

卖粥的老两口千恩万谢。离开之时,看热闹的人们纷纷鼓掌,齐声欢呼,庆幸家乡有一个好官。

以上讲诉的韩仕哲所断的几个案件,都没有离奇曲折的情节和出生入死的经历,都是老百姓生产生活中的民事纠纷。有的是衙役捕获,有的是自己诉讼,有的则是主动承揽,但都反映了韩仕哲体恤民情、爱民如子、细致入微的为官之道和个人修养。据说,他每到一个任上,都受到当地百姓的拥戴,离任时都要赠牌送匾,十里相送。

超过5000人已经关注订阅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