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川系军阀人物:刘文辉

 9tx22v工人 2023-01-02 发布于重庆

刘文辉,字自乾,法号玉猷。刘湘的叔叔,俗称'刘幺爸'。民国第24军军长,陆军上将。四川省主席,四川争霸战的主角之一,在川军五行中他属火。政治上神通广大,人送外号'多宝道人。'曾主政西康省十年之久,人称'西康王'。解放战争中,在中共中央南方局和周恩来等人的帮助下,他联合四川实力派邓锡侯、潘文华等人起义,将蒋介石“决战川西”的美梦彻底击碎,为解放大西南做出重要贡献。新中国成立后,刘文辉又投身到社会主义建设事业中。1955年被授予一级解放勋章。历任西南军政委员会副主席,四川省政协副主席,国家林业部部长。文革中病故。

刘文辉(1895年-1976年),1895年1月10日出生于四川大邑一农民之家,生于1895年1月10日。在6个兄弟中排行老六。刘氏祖籍安徽徽州,清初移民入川安居名山县(今四川省雅安市辖),后迁居四川省大邑县安仁镇,世代务农。民国年间,刘氏家族平步青云枭雄辈出,出了3个军长、8个师长、15个旅长,还有1个省主席和1个战区司令长官。县团级以上军政官员有近50人,素有'三军九旅十八团,营长连长数不清'的说法。刘文辉和刘湘叔侄,是刘氏家族最耀眼的将星。刘氏一家权势之盛,可见一斑。

文章图片1

刘文辉

早年从军

刘文辉小时其父刘公赞对其备加宠爱,在刘文辉年龄稍长的时候就送他到刘家祠堂读书。刘文辉自小聪慧不凡,成绩优异,深受老师的喜爱。13岁时,为报考成都陆军小学,刘文辉虚报年龄16岁。就试时,虽对试题一片茫然,但刘文辉并不着急。他眉头一皱,计上心来,另发议论'欲强国必先练兵,兵不强则不能御外侮,将兆瓜分之祸。裕国必先富民,富民之道在兴工固农,救民之道在因势利导……'离题万里,夸夸其谈。校长拍案称奇,特召面试,见他品貌不俗,有心栽培,当场就破格录取。从此,刘文辉开始了他的军旅生涯。后来刘文辉被保送至西安陆军中学、北京陆军第一中学就读,直至从保定陆军军官学校毕业。

孙中山发动护法运动那年夏天,刘文辉从保定陆军军官学校毕业。大哥刘文渊陪着他到成都拜望已是川军将领的嫡亲堂侄刘湘。热情接待两位堂叔的刘湘思忖:求职的堂叔年少气盛如何安置?岂能长期屈就侄儿之下供使唤?想来想去,还是让其另攀高枝,从旁援手为妙。倘若他得意,自己有提携之恩,不难联手对付异姓诸雄;假如他失意,自己问心无愧。刘湘周密思虑后,保举引荐刘文辉投奔川军第8师陈洪范属下任上尉参谋。 在陈洪范师的5年间,刘文辉由上尉参谋而营长、团长、旅长,升迁之快与刘湘的照拂是分不开的。刘湘为了培植刘氏家族的势力,又让刘文辉由陈洪范师的普通旅长改任川军第1混成旅旅长。刘文辉明白:混成旅旅长能摆脱陈洪范的约束,可以自立门户、自主发展。

宜宾发展

金沙江、山民江汇流的宜宾,是长江起点重镇。不仅物产丰富,而且为云贵入川孔道、川边和云贵物资集散中心。舟揖相连,船舶如梭,商贾云集,经贸繁荣,为川南税收丰盈地区之一,征税衙门之聚宝盆。依山傍水的宜宾西面和南面,大凉山、乌蒙山群岭重叠山峦起伏;向北是一马平川的成都平原;向东可顺江直逼重庆。从军事角度着眼:可战可守,可进可退。当上混成旅旅长的刘文辉,在刘湘的协助下驻防宜宾,总揽这里的军、政、财、文大权,在这块宝地上开始了势力发展突飞猛进的新阶段。

率部驻防宜宾后,刘文辉登上城南翠屏山凝神环眺,不禁惊叹:“这是我统一全川的策源地呀!”由此后,刘文辉军阀梦油然而生。他想:要在宜宾站稳脚跟,摩下这点点兵是不行的。可要扩展防地就得扩军,要扩军就得花钱,这钱如何运作?他眼前一亮,把最擅经商、与己感情最好的五哥刘文彩请来宜宾,独揽船捐局和四川烟酒公卖事务。此后敛财范围越来越广,从银号到商号、从信用放贷到放高利贷、从办加工作坊到近代工业企业、从田赋预征到统税杂捐,属掠取领域。为了弄钱,只要有赚头,刘文彩都干。他弄到的钱,大多给刘文辉发展势力扩大防区抢夺地盘提升权位之用。

刘文辉在军政上有刘湘提携援手,在经济上有刘文彩支持,做四川督军、称霸四川的野心在心底萌动、膨胀。可是,无奈羽翼未丰,不敢轻举妄动,只得等待时机。

军政新秀

20世纪20年代初川军逐出滇黔军后,刘湘被川系军阀举为川军总司令兼四川省省长。可是,刘湘在这个位子上未坐热,熊克武就在重庆的忠县、合江等地向第一军发起攻击。受过堂侄提携的刘文辉自告奋勇倾全旅兵力,由宜宾赴重庆为刘湘守老巢、维护后方秩序。

刘、熊战后第二年夏,孙中山任命刘文辉为四川讨贼军总司令。他觉得眼下不能丢掉与保定系同学的关系,也不能忽视速成系。于是,刘文辉决定与杨森、邓锡侯等10多位川军将领联衔通电拥戴刘湘出山,推为四川善后督办。

1924年,刘湘倒熊克武,刘文辉倾宜宾财力相助。大获全胜的刘湘投桃报李,让刘文辉收编和接管熊克武部分残部及防地。翌年春,刘湘与杨森在川东数战,终逼杨森避退湖北。刘文辉随后接管了杨森在川东的部分防区、坐上四川军务帮办交椅。1926年,刘文辉不露声色闪电般袭击杨春芳部,一举收该部万余人于靡下;突出奇兵击溃吕超部,夺下宜宾南六县防区。

北伐军占领武昌后,蒋介石任命刘文辉为国民革命军第24军军长,刘湘为第21军军长、川康绥抚委员长、主席。至此,四川军阀先后皆为蒋介石收买。表面看,虽然四川已受南方国民政府领导,但是川军各派系争夺防区和四川最高统治权力的斗争未停片刻。刘文辉、刘湘联手击败刘成勋、赖心辉,瓜分其防区。到1928年,基本形成刘湘、刘文辉主宰,和邓锡侯、田颂尧分割四川的格局。这一年,南京国民政府指定刘湘为川康裁编军队委员长、刘文辉为四川省主席,叔侄俩终成为四川的军政首脑。势力发展鼎盛的刘文辉拥有7个师、20多个旅、140个团,12万以上兵员以及占四川过半人口的物产丰饶的70余县防区。兵源军需无虞,踌躇满志的刘文辉想起五哥刘文彩在宜宾时说的话:“你未必不能当四川督军!”为“四川督军”“宏图”的实现,刘文辉在成都创办起培养刘氏军事集团干部的军政学校,开设甲级参谋、兵工、炮兵、无线电等班别,除军事专业课外,还教授政治学、经济学和社会发展史等。身居带甲12万、执掌川省权柄高位、刚逾而立之年的刘文辉在中国政坛上的地位复发举足轻重了。蒋介石在一些具体事情上都不得不让他三分。

二刘争川

国民党统治在全国的确立,没有令四川军阀停止争斗,依然互相厮杀。连刘湘和刘文辉叔侄二人都因为利益之争而渐生嫌隙。有“四川王”野心的刘湘自惭在全国大军阀中相形见细,不得不投靠蒋介石争取支持。他提出的“拥蒋统川”口号,正中蒋介石下怀,因而在政治上比刘文辉先占一着。面对刘湘咄咄逼人的态势,在川内挟保定系以自重的刘文辉,扶植滇军胡若愚打回云南、支持王家烈独霸贵州,拥护冯玉祥等反对蒋介石。刘文辉和刘湘都在挖空心思、不择手段地互相挤压、攻击、暗算,旨在削弱、瓦解、整垮对方势力,达到控制四川的目的。

1931年,刘文辉以200万元从英、日等国购进武器和飞机散件,从上海起航经万县港被刘湘扣留,多次协商无果。刘文辉赴重庆交涉,刘湘拒绝发还。刘文辉反击,下令斩断粮源,迫刘湘紧急到湖南购粮解决重庆市内的军需民用。二刘间矛盾激化不可调和,走到了惟付诸武力解决的地步。

1932年10月1日夜,二刘大战打响,战争历时1年。自1932年10月开战,刘文辉军节节后撤,于1933年7月放弃成都,退守灌县至乐山长达400里的崛江西岸。时所部尚有80个团,10万大军,而刘湘的“安川军”则百团有余,陈兵崛江东岸。二刘展开了“崛江决战”,双方共动用兵力约30万,四川的大小军阀均卷人这场规模最大、祸国殃民的大战。刘湘于同年8月13日下令总攻,还派飞机轰炸刘文辉二十四军阵地 ,“安川军”突破防线纷纷渡河,刘文辉的崛江防线土崩瓦解,被迫退至西康雅安,仅余两万官兵。他的军阀生涯从顶峰跌至低谷。是年9月刘湘登上“四川霸主”的宝座。

主政西康

1933年10月24日,战败的刘文辉返雅安。为了有个立脚的地盘,开始锐意经营西康。他先整顿败兵,将其编成两师11个团,分散驻守西康全境及成雅公路沿线。二十四军军部设在西康军事政治中心的雅安,从而在军事力量上构成其独占西康的局面。同时,刘积极进行西康建省的活动。

西康省面积约30万平方公里,辖33县,人口200余万,其中藏、彝族约百万人。刘文辉实行恩威兼施政策,争取了少数民族对他的拥戴。西康地瘾民贫,经济落后,刘即大从事经济开发,以求摆脱困境。他还在辖区内让民众广种鸦片,强征烟税,成为西康当局的最大收人;同时在西康和内陆贩运鸦片,也使高级将领、官吏和军人发了横财。但其直接恶果却使西康烟毒泛滥,危害人民的生命。

刘文辉通过以上举措,集西康的党、政军大权于一身,成为名副其实的“西康王”。他在西康养精蓄锐,待机东山再起。

刘文辉在西康刚站住脚,正值红军北上。蒋介石既想消灭异己,又要利用刘湘、刘文辉等地方实力派出兵“围剿”红军。1935年5月,红军通过西康地区时,蒋一面严令刘文辉的二十四军在大渡河沿岸堵截,一面派其嫡系薛岳率中央军跟踪追击。当时的刘文辉,既怕蒋趁机吃掉他,又恐红军占其西康,事到临头,只好奉蒋令亲赴汉源督战。结果,中央红军强渡大渡河,飞夺沪定桥,突破二十四军防线,胜利通过康境,在川西北愚功与红四方面军会师。刘文辉在与红军作战中遭受重大损失.他得到教训:从蒋反共必败。

反蒋控制

抗战爆发后,刘文辉捐款50万元支持抗战。1938年1月,出川抗战的刘湘死于汉口,蒋介石即令撤销第七战区司令长官部,任命其亲信张群为四川省主席,裁除川康绥靖公署。四川地方实力派面对蒋介石咄咄攻势,人人自危。刘文辉联络邓锡侯等抵制张群主川。

蒋介石对四川实力派的联合抵制让步了,以建立西康省为条件,同意由刘湘旧部王缵绪任川省主席。1939年1月,刘文辉如愿登上西康省主席位。与四川实力派达成共识并同中共接上关系的刘文辉虽然军事势力较小,但是毕竟恢复了他在政治舞台上的地位,从而更加坚定了他反对蒋介石的信心。

西康置省后,蒋介石设行辕于西昌,派军统特务头子徐远举任专管情报的第2处处长,监视刘文辉。同时,蒋介石加快了对四川实力派封官加爵、分化瓦解的步伐,王缵绪充当了蒋介石在四川的代理人。当时,西南各省地方实力派都有联合起来抵制蒋介石控制的愿望,于是由刘文辉牵头约集邓锡侯、王缵绪、潘文华、龙云等在成都密订协议:共同抵制蒋介石控制西南。密会未结束,王缵绪就向蒋介石报告了。各派将领对王缵绪大为不满,众怒难抑的蒋介石不得不同意王缵绪辞去川省主席职务。王缵绪下台了,蒋介石宣布自兼川省主席。次年,蒋介石让张群接替自己兼任的川省主席职务,四川完全为蒋介石控制了。刘文辉坚持反对控制,使西康成为蒋介石难于插手的省份之一。

投向人民

早在第一次国共合作的大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就对喜欢阅读政治、经济、军事、哲学、历史书籍,涉猎广而杂的刘文辉开始了争取工作。1926年,时为中共成都特支书记、曾在宜宾传播马克思主义,1924年任刘文辉部驻宜宾的第9师司令部咨谋的刘愿庵,担任了刘文辉的政治顾问,中共党员李静轩受任刘文辉的秘书长。在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中共与刘文辉建立了统一战线关系,中共领导人多次在关键问题、关键时刻及时帮助刘文辉认清形势与前途,抵制蒋介石的专制独裁统治及对日妥协退让的反动政策。

抗日战争爆发后,为西康建省而在汉口活动期间的刘文辉,秘密与中共中央代表吴玉章接触洽谈。1938年8月,中共代表董必武、林伯渠赴汉口出席国民参政会取道成都,在成都方正街同刘文辉会晤辉联合潘文华等四川实力派同蒋介石坚决斗争的勇气。1941年3月,中共中央南方局派华岗作为中共中央代表来到刘文辉任省长的西康省省会雅安,受到刘文辉的热情接待和妥善安排。华岗和刘文辉面对面地切磋、交流,刘文辉对中共及其路线、方针、政策有更深层次的领悟,促进了他政治立场转向进步方面。

1942年2月的一个夜晚,经张志和安排,周恩来在民族资本家吴晋航公馆与刘文辉亲切会见。十分投机的长谈后,周恩来明确表示支持刘文辉反对蒋介石的控制,商定了今后联系方式。自此开始,刘文辉同共产党的关系,由一般的联系进入到实质配合时期。

同年4月,周恩来通过刘文辉在重庆的代表邹趣涛专程赴雅安,向刘文辉转达了已请准中共中央草拟的“八路军与24军抗日协定12条”。主要内容是合作抗战到底,在雅安建立秘密电台互通情报,不在刘文辉部发展中共组织等。刘文辉接受“协定”,同意照办。中共中央与刘文辉达成秘密协定后,周恩来派情报工作负责人王少春到雅安设立秘密电台,同中共中央直接联系。7月下旬,王少春带领电台工作人员来到雅安,经川康边防总指挥部参谋长张伯言引见,就设立秘密电台事同刘文辉商定:一、王少春名义上为刘文辉的私人顾问,以张伯言的朋友身份为避日寇之难疏散来雅安住家;报务员杨作爱为王少春的秘书;译电员秦惠芬扮作王少春的夫人。二、联络方式由张伯言同王少春单线联系,不与外界接触往来;如有急事则临时约定时间地点,与刘文辉直接面谈;如刘文辉不在雅安,则用书信交谈。三、设立电台的物资由刘文辉提供。

王少春等很快在苍平山下破庙里安装了电台,当年8月1日同延安建立联系。从此,每天的24时雅安与延安联系一次,及时向党中央请示、报告、接受指示、抄收新华社电讯稿。

工作一段时间后,军统特务徐远举有所察觉,暗中架设电台侦察、干扰。刘文辉接报即行收缴,还警告蒋介石安插在24军搞“特工”的丁国保:“有奸人密设电台图谋不轨,我已没收。以后发现,定要严办。”徐远举及手下的军统特务抓不到刘文辉掩护中共电台的证据,只得认栽。

每天深夜,王少春都和延安联系、汇报、请示,抄录新华社电讯稿。明码电报抄与刘文辉。当刘文辉一口气读完王少春抄送的毛泽东《目前的形势和我们的任务》电讯稿,连声称赞“好文章!好文章!”可是对文中某些论述持疑虑,王少春等反复解释党的政策,他才放下包袱。王少春不仅帮助刘文辉学习中共的理论,深入其对中共的认识,而且还和他共同研究与蒋介石斗争的策略、办法。在重庆问题上按中共中央的指示,王少春多次帮助刘文辉化险为夷。如1942年蒋介石令第24军出兵征讨西藏,借图藏以图康;1944年蒋介石和杨森谋杀害刘文辉等事件。

中国民主同盟成立,刘文辉给予资助。民盟开始吸收个人盟员,刘文辉受张澜之邀,于1944年9月入盟。入盟的刘文辉,用特殊身份支持川西民主运动。1945年4月,刘文辉主动两次派其代表杨家祯赴重庆,向中共领导人王若飞请教当前形势。当月,他亲临重庆与王若飞会晤。通过与王若飞的交谈,刘文辉加快了走向民主阵营的步伐。1944年底到1945年初,中共重庆工委派候补委员张友渔作为中共秘密代表到成都同刘文辉个别接触,做争取团结刘文辉及所部的工作。张友渔经常到刘文辉公馆拜访,给刘文辉讲解中共的基本理论和方针政策。1946年春,周恩来在重庆同刘文辉再次交谈。他恳切地对刘文辉说:“局势无论如何演变,斗争总是不可避免的,对蒋介石一刻也不能放松警惕。现在是民主时代,望把川康的工作做好一些,以争取人民的支持。'1949年4月下旬,应中共中央南方局之约请,刘文辉请民盟中央委员曾庶凡全权代表他赴香港商谈起义;派参谋长与邓锡侯商量统一川康起义事。8月,刘文辉向周恩来报告起义准备、请示行动。周恩来电告:大军即将西指,积极准备相机配合,不宜过早招致不必要损失。

1949年11月30日,重庆解放。蒋介石飞到成都即召见张群、刘文辉、邓锡侯等人并为他们打气。翌日,蒋介石造访刘文辉,观察其动静。刘文辉沉着应付,未露破绽。始终对刘文辉不放心的蒋介石,派张群、胡宗南约同邓锡侯来刘公馆开会,要刘文辉、邓锡侯与胡宗南“合署办公”,将各自家属先运往台湾。刘文辉、邓锡侯大发受中央军排挤的牢骚以搪塞。佯装气愤的刘文辉说:“搞无产阶级革命的共产党能容我吗:”此话堵住了张群和胡宗南的口。蒋介石又施一计:通知刘文辉、邓锡侯在成都北校场谈话,实际是想将他们拘捕。意识到蒋介石不怀好意的刘文辉、邓锡侯立即逃出蓉城。12月8日,他俩同潘文华相会都江堰}9日,刘文辉以西康省主席兼第24军军长名义在四川彭县通电起义,邓锡侯、潘文华亦宣布起义。“决战川西”迷梦破灭了,蒋介石仓皇飞逃台湾。

二十四军起义后,便在军长刘文辉指令下。与蒋军进行了三次重要的战斗,即: 成都武侯祠之战、西昌之战、川康阻击战。这三战,宣告了起义军投向人民的怀抱并以实际行动与国民党反动派彻底决裂,为解放川康做出了贡献。

1950年2月1日,进军西康的解放军第十二军进驻雅安,接替了二十四军的务。同时成立西康军区,六十二军军长刘忠兼军区司令员,六十二军政委廖志高兼军区政委。2月2日,奉贺龙司令员命令,西南军区第三工作团50名干部,在团长黄荣忠率领下到达雅安(后增派安以文为副团长),担负对二十四军的教育改造工作。

寂寞余生

1950年6月,刘文辉所部国民革命军第二十四军与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六十二军合并。改编后,原第二十四军军长刘元瑄担任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六十二军副军长,原第二十四军中将副军长刘元琮担任六十二军一八六师师长。刘文辉本人则被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政府委任为西南军政委员会副主席,后又被任命为四川省政协副主席。第一、二、三届全国人大代表、第四届全国人大常委,第一届全国政协委员,第二、三、四届全国政协常委,民革中央常委,民革四川省委第二届委员会主任委员。

刘文辉作为一个开明绅士,处处都表现出了较高的政治觉悟。在土改时期,刘文辉曾在一次大会上表态说:'我以前是大地主,现在要无条件无保留地把土地分给农民。'他的表态赢得了与会人员的热烈鼓掌。1955年获中央人民政府授予的一级解放勋章。1959年,已经65岁的刘文辉调任林业部部长,到了北京后,国务院分配住在史家胡同,即是荣毅仁家的那座四合院。先后视察了江西等地的林业发展情况,为中国林业的发展鞠躬尽瘁。

刘文辉文化大革命爆发后,刘文辉的住宅门口突然贴了大字报,上称:'刘文彩的弟弟还住这种房子!'很快引来了红卫兵抄家,周恩来总理闻讯后将其转进解放军医院保护起来,1972年,刘文辉不小心摔断了腿,1975年又被发现患了癌症再次住院治疗。

1976年1月初,刚出院的刘文辉得知周恩来总理去世的消息后极为伤心,他强忍悲痛,让人用担架抬着他前往向周总理遗体告别;不久,因病情恶化,刘文辉再次住进医院,6月24日在北京逝世,享年82岁。遗著有《走到人民阵营的历史道路》。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