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色: 字号:
“三栏式”教学设计三下第二单元
2023-01-02 | 阅:  转:  |  分享 
  
海区二小数学学科“三栏式”教学设计 科 目 数学 年 级 三年级 设计教师 朱婧 设计主题 用一位数除,商是整十、整百数以及一位数 设计时间 2.23 课标要求 1、会口算一位数除整十、整百数、几百几十以及一位数除两位数的除法。

2、经历一位数除多位数的笔算过程,掌握一般的笔算方法,会用乘法验算除法。

3、能在具体的情境中进行除法估算,会表达估算的思路,形成估算的习惯。

4、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日常生活中的简单问题。 教材分析 为了避免学生在不理解算理的情况下,机械地记忆口算过程,套用计算法则,本册教材对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既没有注明一般的口算思路,也没有出示笔算除法的法则,二是充分调动已有的计算知识和经验,主动探索计算的算理和算法。 学情分析 学生已有的与除法是一位数的口算除法相关联的口算经验:表内乘法和一位数乘整十、整百数的口算。这些口算经验是帮组学生解答除法是一位数的口算除法的基础。 成果指标 1、使学生理解除数是一位数,商是整十、整百数的口算方法,学会正确、熟练地进行计算。

2、引导学生将掌握的口算乘法知识迁移到口算除法中去,培养学生迁移类推的能力。

3、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教学重难点 重点:能正确进行口算。

难点:掌握口算除法的思维方法,理解算理。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效果期待 思





引 一、 学前准备

1、口算。

2、口答。

60里面有几个十?800里面有几个百?240里面有几个十?

3、把6根小棒平均分成3份,每份是多少根? 教师出示题目,学生抢答。 回忆数的组成 思







二、探究新知

1、学习教材第11页例1。

(1)教师:我们来帮助小朋友解决问题吧。

提问:一共有多少张纸?平均分给几人?怎样理解平均分给几人?求每人得到多少张,用什么方法计算?怎样列式?

教师板书:60÷3

教师指导,帮助学习有困难的学生。











2、学习600÷3=

(1)板书:600÷3=

师:这道题应怎样想呢?

(2)尝试口算600÷3=

(3)提问:谁能说出600÷3的口算方法。

3、学习教材第12页例2。

(1)教师:一共有几个班上手工课?一共用去多少张彩色手工纸?怎样理解求平均每班用了多少张,怎样列式?

板书:120÷3

(2)观察被除数与刚才所学例题中的被除数有什么不同。

(3)引导学生独立口算。

(2)尝试解答60÷3

(3)交流、汇报计算方法。

(4)动手操作。

请同学们拿出6捆小棒,分一分。

(5)说说谁的方法最简单,你喜欢用哪种方法进行口算。

(6)同桌交流60÷3的口算过程。

























(4)说一说思考的过程。

理解除数是一位数,商是整十、整百数的口算方法

















移 三、课堂作业新设计

1、教材第11页“做一做“。

(当被除数扩大到原来的10倍,除数不变时,商也扩大到原来的10倍)















2、教材第13页练习三的第1—3题。

(1)集体看“做一做“。

(2)观察每组中上下两题的异同。

(3)找出其中的运算规律。

(4)独立完成。

(5)验证其运算规律是否正确。









(1)独立完成。

(2)边做边口述口算过程。

学会正确、熟练地进行计算。 思





图 板书设计







作业设计



1、列式并写出得数。

(1)6000除以3的多少?

(2)3600除以4的多少?























海区二小数学学科“三栏式”教学设计 科 目 数学 年 级 三年级 设计教师 朱婧 设计主题 口算练习课 设计时间 2.23 课标要求 1、会口算一位数除整十、整百数、几百几十以及一位数除两位数的除法。

2、经历一位数除多位数的笔算过程,掌握一般的笔算方法,会用乘法验算除法。

3、能在具体的情境中进行除法估算,会表达估算的思路,形成估算的习惯。

4、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日常生活中的简单问题。 教材分析 为了避免学生在不理解算理的情况下,机械地记忆口算过程,套用计算法则,本册教材对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既没有注明一般的口算思路,也没有出示笔算除法的法则,二是充分调动已有的计算知识和经验,主动探索计算的算理和算法。 学情分析 学生已有的与除法是一位数的口算除法相关联的口算经验:表内乘法和一位数乘整十、整百数的口算。这些口算经验是帮组学生解答除法是一位数的口算除法的基础。 成果指标 1、通过练习,熟练掌握一位数除整十、整百数和几百几十数以及一位数除两位数的口算方法。

2、提高学生用多种策略解决同一个问题的能力。

3、培养学生总结概括的能力。 教学重难点 重点:掌握算理。

难点:提高口算正确率。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效果期待 思





引 基本练习

1、口算。

450÷9 6000÷6 100÷10 270-52

15×3 37+18 39÷3 72÷4 80÷5

30÷3 200-26 2700÷9 120+48

通过练习,熟练掌握一位数除整十、整百数和几百几十数以及一位数除两位数的口算方法。 思







二、巩固练习

1、教材第13页练习三的第7题。

指名学生读题。

分析数量关系。

集体列式计算。

2、教材第13页练习三的第8题。

理解题意。

说一说,为什么用除法计算,怎样计算360÷4、360÷9

说一说,为什么用除法计算。

说一说你是怎样想的。

请学生说出不同算法。







说一说,题中要我们求什么。

要求这两个问题,都需要哪些相关信息? 提高学生用多种策略解决同一个问题的能力。 思





移 三、课堂作业新设计

1、三年级的学生去茶园里劳动,女生有56人,男生有64人。4名学生分成一组,一共可以分成多少组?

(1)读题。

2、出示课件。

海龟的寿命大约是青蛙的多少倍?你还能提出哪些问题?

(1)阅读所给信息。

(2)讨论:根据所给信息,你还能提出哪些问题?

(3)教师板书学生所提问题。

(4)尝试解决这些问题。

(2)独立分析题意,列式解答。

(3)订正口算过程及结果。





培养学生总结概括的能力。 思





图 板书设计







作业设计



找出下面每组数的规律,在()里填上合适的数。

(1)3 6 12 24 ( )

(2)128 64 32 16 ( )

(3)8 24 12 36 18 54 27 ()









































海区二小数学学科“三栏式”教学设计 科 目 数学 年 级 三年级 设计教师 朱婧 设计主题 基本的笔算除法 设计时间 2.23 课标要求 1、会口算一位数除整十、整百数、几百几十以及一位数除两位数的除法。

2、经历一位数除多位数的笔算过程,掌握一般的笔算方法,会用乘法验算除法。

3、能在具体的情境中进行除法估算,会表达估算的思路,形成估算的习惯。

4、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日常生活中的简单问题。 教材分析 为了避免学生在不理解算理的情况下,机械地记忆口算过程,套用计算法则,本册教材对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既没有注明一般的口算思路,也没有出示笔算除法的法则,二是充分调动已有的计算知识和经验,主动探索计算的算理和算法。 学情分析 学生已有的与除法是一位数的口算除法相关联的口算经验:表内乘法和一位数乘整十、整百数的口算。这些口算经验是帮组学生解答除法是一位数的口算除法的基础。 成果指标 1、使学生在理解算理的基础上初步掌握一位数除两位数,商是两位数的计算方法。

2、培养学生观察、分析、推理、概括的能力。

3、掌握除法竖式的书写格式,培养学生认真审题的习惯。 教学重难点 重点:掌握一位数除两位数(十位能整除)的笔算方法。

难点:1、掌握一位数除两位数,商是两位数的笔算过程中的试商方法。

2、竖式的书写格式。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效果期待 思





引 一、学前准备

1、口答。

2、板演。







订正时,请同学们说一说是怎样求出商的,每道题各用哪一句口诀求商,我们在写竖式时要注意什么。

3、导入新课。

出示主题图。

42是由几个十和几个一组成的? 28是由几个十和几个一组成的? 52如果去掉4个十,还剩下几个一?





(1)理解图意。

(2)说一说你从图中看懂了什么。

(3)想一想:我们能用前几节课学过的方法来算出同学们提出的问题的结果吗?

培养学生观察、分析、推理、概括的能力。 思







二、探究新知

1、学习教材第15页例1。

(1)解决学生甲提出的问题:42除以2等于多少。

(2)明确42÷2表示什么意思。

(3)提问:乘法口诀表中有“二()四十二”的口诀吗?你能用前面学过的方法算出它的结果吗?



(7)图式结合。

从图上看,每份是21根;从竖式上看,得数是21。

2、师生共同归纳笔算除法的方法。 (4)想一想:写竖式要分几步来写?

(5)试一试,写出竖式。

(6)交流笔算方法。 在理解算理的基础上初步掌握一位数除两位数,商是两位数的计算方法。 思





移 三、课堂作业新设计

1、计算教材第19页练习四的第1题中的、



(2)教师巡视,指导学习有困难的学生。

(3)集体订正,请同学叙述计算过程。

2、看病门诊。



(1)观察、研讨计算中出现的错误。

(2)改正错误之处。

(3)提出改进方法。

3、计算教材第19页练习四的第1题

(1)看清题中数据。

(1)独立完成下面两道除法算式题,请两名同学板演。



















(2)独立完成。

(3)集体订正。

(4)回顾做题过程,总结计算方法。





掌握除法竖式的书写格式,培养学生认真审题的习惯。 思





图 板书设计



作业设计



你能尝试解决同学们提出的主题图中的第二额问题吗?四年级平均每班种多少棵树? 整







思 海区二小数学学科“三栏式”教学设计 科 目 数学 年 级 三年级 设计教师 朱婧 设计主题 基本的笔算除法 设计时间 2.23 课标要求 1、会口算一位数除整十、整百数、几百几十以及一位数除两位数的除法。

2、经历一位数除多位数的笔算过程,掌握一般的笔算方法,会用乘法验算除法。

3、能在具体的情境中进行除法估算,会表达估算的思路,形成估算的习惯。

4、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日常生活中的简单问题。 教材分析 为了避免学生在不理解算理的情况下,机械地记忆口算过程,套用计算法则,本册教材对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既没有注明一般的口算思路,也没有出示笔算除法的法则,二是充分调动已有的计算知识和经验,主动探索计算的算理和算法。 学情分析 学生已有的与除法是一位数的口算除法相关联的口算经验:表内乘法和一位数乘整十、整百数的口算。这些口算经验是帮组学生解答除法是一位数的口算除法的基础。 成果指标 1、使学生在理解算理的基础上,进一步掌握一位数除两位数(商是两位数)的除法的计算方法。

2、使学生明确每次除后必须比除数小。

3、培养学生观察、分析和概括的能力。 教学重难点 重点:掌握一位数除两位数(商是两位数)的笔算方法。

难点:掌握一位数除两位数(商是两位数)的笔算过程中的试商方法。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效果期待 思





引 一、学前准备

1、口算。

2、板演。



说一说,笔算一位数除两位数的除法,应先算什么,再算什么。

3、导入新课。 55÷5 49÷7

240÷6 48÷4

45÷5 280÷7









二、探究新知

1、学习教材第16页例2.

当第一步50÷2除完后,你发现了什么问题?(十位上的数不能被2除尽)

(5)图式结合。

从图上看,每份是26根,分完整捆后,把剩下的1捆打开,1捆与2根合起来是12根,再把12根平均分成2份。从竖式看,得数是26,把余下的1个十与个位上的2合起来继续计算。

(6)学生第二次试商,边做边说计算过程,强调最大能商几个十。

2、比较例1与例2的异同点。

相同点:都是从被除数十位上的数除起,除到被除数的哪一位,商就写在那一位上面。

不同点:例2的被除数十位上还有余数,要与个位上的数合起来再除。

(1)动手分一分,每分钟有几捆。

(2)尝试解答。

(3)质疑。

(4)说一说,在竖式中怎样计算。









师生共同归纳例2的计算方法。 思





移 三、课堂作业新设计

1、教材第19页练习四的第1题中第二排的四道题。

(5)教师把巡视中发现的典型错误加以分析、纠正。

2、病题门诊。

3、游戏。(教材第16页“做一做”

(1)创设游戏情境。

(2)全体参与,以组为单位,每人一题,看哪小组做得又对又快。

(3)公布游戏结果,表扬做得又对又快的小组。

(4)对做题过程中出现的错误,集中进行分析、纠正。 (1)板书在黑板上。

(2)读题。

(3)独立完成,请四名同学板演。

(4)集体订正。























图 板书设计







作业设计

1、教材第19页练习四的第3题。

2、教材第19页练习四的第4题。









思 海区二小数学学科“三栏式”教学设计 科 目 数学 年 级 三年级 设计教师 朱婧 设计主题 一位数除三位数的除法 设计时间 2.23 课标要求 1、会口算一位数除整十、整百数、几百几十以及一位数除两位数的除法。

2、经历一位数除多位数的笔算过程,掌握一般的笔算方法,会用乘法验算除法。

3、能在具体的情境中进行除法估算,会表达估算的思路,形成估算的习惯。

4、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日常生活中的简单问题。 教材分析 为了避免学生在不理解算理的情况下,机械地记忆口算过程,套用计算法则,本册教材对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既没有注明一般的口算思路,也没有出示笔算除法的法则,二是充分调动已有的计算知识和经验,主动探索计算的算理和算法。 学情分析 学生已有的与除法是一位数的口算除法相关联的口算经验:表内乘法和一位数乘整十、整百数的口算。这些口算经验是帮组学生解答除法是一位数的口算除法的基础。 成果指标 1、使学生掌握一位数除三位数的除法的笔算方法。

2、培养学生的验算意识、

3、培养学生认真计算的好习惯。 教学重难点 重点:一位数除三位数的除法的笔算方法,运用乘法验算除法。

难点:运用一位数除三位数的除法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效果期待 思





引 一、学前准备

1、口算。(出示口算卡片)

2、笔算。 学生说算理算法 思







二、探究新知

1、学习教材第17页例3.

教师:观察情景说一说从中可以知道哪些数学信息。

(1)方法分析。

一位数除三位数的算理与一位数除两位数的算理相同。笔算时,先用2去除被除数的首位,够商1,将1写在商的百位上;讲求得的商“1”与除数“2”相乘,得到2个百,将“2”写在被除数的百位下面,2减2等于0(0可以省略不写),表示被除数百位上的数已经被分完。

接着,将被除数十位上的数“5”写下来,用2去除5,商2,将2写在商的十位上,2与除数“2”相乘得4,将4写在5下面,5减4得1,将1写在4的下面,再将被除数个位上的数“6”写下来,6与十位上的数合成“16”,2除16商8,将8写在商个位上,8与除数2相乘得16,16减16等用于0,将0写在余数的位置上。

(2)列式解答。

①验算方法探究。

要验证商“128”是否正确,可以列乘法算式128×2或2×128进行验算,如果乘得的积等于256,就说明计算的结果是正确的,否则就是错误的。

验算方法:商×除数=被除数

②进行验算。

验算过程:256÷2=128(张)

验算:128×2=256(张)或2×128=256(张)

2、学习教材第18页例4.

(1)出示主题图。

(2)引导学生尝试估算。

(3)尝试笔算。

(4)揭示计算中遇到的问题。(2个百除以6不够商1个百时,怎么办?)

(5)交流解决办法。

(6)讲述:当百位上的数小于除数时,应将百位上的数与十位上的数合起来,看成几十个十来计算,23个十除以6,商的首位应在十位上。

(7)估算结果与精确值相对比。

(8)观察例4中的被除数、除数和商,发现其规律。

当一位数除三位数,百位上的数小于除数时,这时商的首位就在十位上,所以商是两位数,通过这样的观察,还可以帮助我们判断商的位数。

下面我们用此方法进行验证。

3、出示题。

































































(1)理解题意,完整读题。

(2)分析数量关系,确定解题方法。

(3)列式计算。





(4)第二次尝试完成下面的计算

(5)请学生完整叙述计算过程。







移 三、课堂作业新设计

1、先估一估,再计算。



(1)读题,明确题意。

(2)判断各题的商是几位数。

(3)请学生说出判断的结果。

(4)学生独立做一做。

(5)计算各题。

(6)集体订正,验证判断商的位数,估算结果是否接近精确值。

(7)质疑、解疑。

2、

给商是两位数的涂上红色,商是三位数的涂上黄色。

(6)明确:做笔算除法时,先观察最高位上的数字,再用它与除数比大小。

3、 543÷3 62

372÷6 132

924÷7 181

185÷5 149

712÷8 37

894÷6 89

(1)看清题目要求。

(2)根据笔算除法的一般方法,独立完成。

(3)结合学生做题中出现的问题,开设病题门诊。

(4)按要求连线。

(5)表扬书写工整、计算全部正确的同学。

(6)请同学总结笔算除法的一般方法。 (1)读题,明确题意。

(2)判断商的位数。

(3)动笔涂色。

(4)说明判断理由。

(5)分组各做一题,验证其商的位数,订正其精确值。







图 板书设计







作业设计

结合今天所学内容,写一篇数学日记。











































海区二小数学学科“三栏式”教学设计 科 目 数学 年 级 三年级 设计教师 朱婧 设计主题 一位数除三位数的除法的练习 设计时间 2.23 课标要求 1、会口算一位数除整十、整百数、几百几十以及一位数除两位数的除法。

2、经历一位数除多位数的笔算过程,掌握一般的笔算方法,会用乘法验算除法。

3、能在具体的情境中进行除法估算,会表达估算的思路,形成估算的习惯。

4、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日常生活中的简单问题。 教材分析 为了避免学生在不理解算理的情况下,机械地记忆口算过程,套用计算法则,本册教材对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既没有注明一般的口算思路,也没有出示笔算除法的法则,二是充分调动已有的计算知识和经验,主动探索计算的算理和算法。 学情分析 学生已有的与除法是一位数的口算除法相关联的口算经验:表内乘法和一位数乘整十、整百数的口算。这些口算经验是帮组学生解答除法是一位数的口算除法的基础。 成果指标 1、使学生熟练掌握一位数除三位数的笔算除法。

2、提高学生计算的正确率和速度。

3、培养学生认真检查的好习惯。 教学重难点 重难点:运用分析、推理能力正确解答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效果期待 思





引 一、基本练习

1、口算接龙。

要求:先计算出得数,再编题,编题时可用加、减、乘、除法。

方法:教师出第一题3×8.让学生按学号自觉参与。

2、笔算闯关。

教师出示5道计算题,请同学们做,谁能都做对,证明谁闯过了第一关,结合班级评价方式给予表扬;做错的,说出错误原因,并加以改正。

3、100÷2 63÷3 2800÷7 6300÷9

200÷5 84÷2 2400÷6 5600÷8

4、先判断商是几位数,再计算。

每人一题,全体参与。

提高学生计算的正确率和速度。 思







二、巩固练习

1、教材第19页练习四的第13题。

(1)出示题。

(2)读题,理解题意。问:怎样理解平均每集播放多长时间?

(3)分析数量关系。

(4)列式计算。问:为什么用除法计算?

2、教材第19页练习四的第15题。

(1)出示,理解题意。











(1)按要求尝试推理,说明理由。

(2)根据题意,你还能提出哪些问题?

(3)想一想,你提出了几个问题,你还能提出其它问题吗?

使学生熟练掌握一位数除三位数的笔算除法。 思





移 三、教材第19页练习四的第18题。

(1)先出示四幅图。

(2)看图,你能提出什么问题?(学生自由发言)

(3)板书问题(1)

(4)板书第18题的问题(2)。

(5)读题,思考。

(6)学生独立解答。 培养学生认真检查的好习惯 思





图 板书设计







作业设计













































海区二小数学学科“三栏式”教学设计 科 目 数学 年 级 三年级 设计教师 朱婧 设计主题 商中间有0的除法 设计时间 2.23 课标要求 1、会口算一位数除整十、整百数、几百几十以及一位数除两位数的除法。

2、经历一位数除多位数的笔算过程,掌握一般的笔算方法,会用乘法验算除法。

3、能在具体的情境中进行除法估算,会表达估算的思路,形成估算的习惯。

4、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日常生活中的简单问题。 教材分析 为了避免学生在不理解算理的情况下,机械地记忆口算过程,套用计算法则,本册教材对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既没有注明一般的口算思路,也没有出示笔算除法的法则,二是充分调动已有的计算知识和经验,主动探索计算的算理和算法。 学情分析 学生已有的与除法是一位数的口算除法相关联的口算经验:表内乘法和一位数乘整十、整百数的口算。这些口算经验是帮组学生解答除法是一位数的口算除法的基础。 成果指标 1、使学生知道0除以任何不是0的数都得0.

2、掌握一位数除多位数,商中间有0的除法的算理,会正确计算商中间有0的除法。

3、培养学生认真、仔细的学习习惯。 教学重难点 重点:商中间有0的一种情况

难点:求出商的最高位后,除到被除数的某一位是0就商0.能正确计算商中间有0的除法。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效果期待 思





引 一、学前准备

1、口算练习(出示卡片)

2、说出每个数中的0表示的数值。

(1)板书:39

请说出3和9各表示的意义。

(2)板书:0

请学生说出0表示的意义。

(3)在3和9的中间添上一个0,使39变成“309” 请同学说出0在这个位置表示的意义是什么? 思







二、探究新知

1、学习教材第23页例5.

(1)提问:哪个数和5相乘得0.

(2)列式计算:0÷5=0

(3)理解0÷5为什么等于0.

(4)总结:0除以任何不是0的数都得0.

2、学习教材第23页例6中的(1)题。

(1)理解题意。根据题意可知,小明买了2套中国古典名著,花了208元,求每套花了多少钱,应该用除法计算,列式为208÷2

(2)板书:208÷2

(5)观察思考:为什么2除到被除数十位上的0时,商的十位上得0呢?

(6)观察学生的笔算,讲清算理。

(7)自主回顾笔算过程。

3、学习例6中的(2)题。

(1)板书:216÷2

(2)探究笔算方法。

笔算时,先用2去除被除数百位上的2,2除以2得,在百位上商1,再用2去除十位上的1,1除以2不够商1,要在十位上商0占位,0乘1得0,1减去0还得1,最后被除数十位上的1与个位上的6合并成16,16除以2得8,在商的个位上写8.

(3)指名学生到黑板上板演。 结合算理说一说,0÷2 0÷8各得多少。













(3)学生独立完成笔算。

(4)展示学生笔算过程。





(8)同桌交流,商的十位上为什么要写0























移 三、课堂作业新设计

1、计算。



(1)老师巡视,了解学生的做题情况。

(2)对学生计算中的错误,有针对性地进行纠正。

(3)了解学生是怎样验算的。

2、病题门诊。



(1)出示题。

(2)理顺思维,观察发现。

(5)说一说,做题时要注意些什么。 独立完成。

















(3)说一说,这道题错在什么地方。

(4)指明学生板书并口述怎样改正。







图 板书设计



作业设计

笔算:

(1)尝试计算。

(2)质疑。问:为什么商中间要写两个0?(商中间应该商几个0,就写几个0,不能只写一个0)

















海区二小数学学科“三栏式”教学设计 科 目 数学 年 级 三年级 设计教师 朱婧 设计主题 商末尾有0的除法 设计时间 2.23 课标要求 1、会口算一位数除整十、整百数、几百几十以及一位数除两位数的除法。

2、经历一位数除多位数的笔算过程,掌握一般的笔算方法,会用乘法验算除法。

3、能在具体的情境中进行除法估算,会表达估算的思路,形成估算的习惯。

4、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日常生活中的简单问题。 教材分析 为了避免学生在不理解算理的情况下,机械地记忆口算过程,套用计算法则,本册教材对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既没有注明一般的口算思路,也没有出示笔算除法的法则,二是充分调动已有的计算知识和经验,主动探索计算的算理和算法。 学情分析 学生已有的与除法是一位数的口算除法相关联的口算经验:表内乘法和一位数乘整十、整百数的口算。这些口算经验是帮组学生解答除法是一位数的口算除法的基础。 成果指标 1、使学生在熟练掌握一位数除三位数笔算除法的基础上,会正确计算商末尾有0的除法。

2、通过学习,形成一定的笔算技能。

3、培养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 教学重难点 被除数的某一位不够除,商0的原理。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效果期待 思





引 一、学前准备

1、出示口算卡片,学生口答。

2、板书下面各题,请学生在本上完成,集体订正。

请学生说一说,自己是怎样想的。 可以正确快速回答 思







二、探究新知

学习例7.

通过情境图,说一说从中知道了哪些数学信息。

我们先来解决问题(1)。

(1)理解题意。

根据题意可知,每根短跳绳5元,求650元能买多少根短跳绳,应该用除法计算,列式为650÷5.

(2)探究笔算方法。

用竖式计算650÷5时,先用5去除被除数百位上的6,在商的百位上写1,余下的1个百和5个十合成15个十,5除15个十商3,3写在十位上,个位上的0除以5得0,直接在商的个位上写0,其中0减去商和除数的乘积0的步骤可以省略不写。

指名学生板演。

我们再来解决问题(2)

(1)理解题意。

根据题意可知,每根长跳绳8元,求245元能买多少根长跳绳,还剩多少钱,应该用除法计算,列式为245÷8

(2)探究笔算方法。

笔算时,先看被除数百位上的数,百位上的数不够除时,看被除数的前两位,用8去除被除数百位和十位合成份数“24”,8除24得3,在商的十位上写3,接着用8去除被除数个位上的5,8除5不够商1,在商的个位上写0,被除数的个位上还余5,表明这是一道有余数的除法算式。

指名学生板演。

师生总结商末尾有0的两种情况:

①除到被除数十位正好除尽,个位又是0,就不必再除下去,只要在个位上商0就可以。

②除到被除数十位正好除尽,而被除数个位上的数比除数小,就不必再除,只要在商的个位上写0,落下被除数个位上的数作余数即可。 使学生在熟练掌握一位数除三位数笔算除法的基础上,会正确计算商末尾有0的除法。 思





移 三、课堂作业新设计

1、教材第25页的“做一做”

2、病题门诊。(教材第26页练习五的第6题)

(1)看题,明确题意。

(2)观察各题错在哪里。

(3)同桌互说如何改正。

(4)在本上动笔改错。

3、教材第26页练习五的第1、第2题。

学生独立完成。 (1)请学生自选两题在练习本上完成。

(2)指名学生板演,,叙述自己的计算过程。

(3)检验。

通过学习,形成一定的笔算技能。 思





图 板书设计



作业设计



教材第28页第14题。











思 海区二小数学学科“三栏式”教学设计 科 目 数学 年 级 三年级 设计教师 朱婧 设计主题 运用估算解决问题 设计时间 2.23 课标要求 1、会口算一位数除整十、整百数、几百几十以及一位数除两位数的除法。

2、经历一位数除多位数的笔算过程,掌握一般的笔算方法,会用乘法验算除法。

3、能在具体的情境中进行除法估算,会表达估算的思路,形成估算的习惯。

4、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日常生活中的简单问题。 教材分析 为了避免学生在不理解算理的情况下,机械地记忆口算过程,套用计算法则,本册教材对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既没有注明一般的口算思路,也没有出示笔算除法的法则,二是充分调动已有的计算知识和经验,主动探索计算的算理和算法。 学情分析 学生已有的与除法是一位数的口算除法相关联的口算经验:表内乘法和一位数乘整十、整百数的口算。这些口算经验是帮组学生解答除法是一位数的口算除法的基础。 成果指标 1、使学生掌握运用估算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法。

2、使学生学会从多角度思考来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灵活运用各种方法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难点 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效果期待 思





引 一、学前准备

1、口算。

2、计算。

教师板书下列各题,学生在练习本上完成。







(1)集体完成。

(4)针对学生出现的错误,进行分析和指导。

(5)表扬算理清楚,计算正确及有进步的同学。

3、计算比赛 3分钟计时,学生在口算卡上完成20道口算题。













(2)指名学生板演。

(3)说一说,各自是怎样计算,如何验算的。 形成一定的笔算技能。 思







二、探究新知

1、学习教材第29页例8.

出示主题图。

师:观察情境图,从中知道了哪些信息?跟同伴说一说。

问:“大约”是什么意思?

师:下面我们就来探究估算的方法。

估算267÷3时,把被除数看作与它接近的整百数或几百几十数,然后应用乘法口诀,估出商是多少。在这道算式中,可以把267看作与它接近的整百数300,也可以把267看作与它接近的几百几十数270,且300和270都是3的倍数。

2、学习教材第30页例9.

出示主题图。

师:观察情境图,从中知道了哪些信息?跟同伴说一说。

师:下面我们就来探究估算的方法。

在解决这个问题时,可以用估一估的方法求出18个箱子大约能装下多少个菠萝。因为18接近20,可以把18看成20,算得20个箱子能装下160个菠萝,182>160,所,18只纸箱肯定装不下182个菠萝;还可以用估一估的方法算出装完这些菠萝至少需要多少个纸箱。菠萝的总数为182,接近180,180除以8得数大于20,所以,18个纸箱肯定装不下所有的菠萝。

指名学生板演。

方法一:把267看作与它接近的整百数300

267÷3≈100(元)

(300)

答:每天的住宿费大约是100元。

方法二:把267看作与它接近的几百几十数270

267÷3≈90(元)

(270)

答:每天的住宿费大约是90元。













指名学生板书。

方法一:18≈20

20×8=160(个)

方法二:182≈180

182÷8>20

使学生掌握运用估算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法。 思





移 三、课堂作业新设计

1、奥林匹克火炬在某地4天传递了816千米。平均每天传递多少千米?

(1)出示题。

2、有530把椅子,分5次运完,平均每次运多少把?如果分4次运呢?

(1)在理解题意的基础上,分析数量关系。

(2)估算一下,把530平均分成5份或平均分成4份,每份大约是多少。

(3)精确计算。

(4)交流计算结果。

3、现有643盆花摆进花坛,平均放进5个花坛中,每个花坛放多少盆,还剩多少盆?

(1)出示题。

(2)理解题意。

(3)分析数量关系。

(4)独立列式解答。

(5)提问:怎样理解还剩多少盆?(余数就是还剩多少盆)

4、3位教师带50名学生去参观植物园,已知成人票价10元,学生票价5元,10人以上的团体票价为6元,怎样买票合算?

(1)创设情景。教师边讲边出示相关信息。

(2)营造解题氛围。



(6)给学生充分的发言时间和空间。

(2)读题,理解题意。

(3)分析数量关系。

(4)列式解答。

(5)说一说自己是怎样想的。





































(3)分组合作,尝试多种解答方法。

(4)比一比,哪小组既解答合理又方法多样。

(5)想一想,在什么情况下师生分开购票是合算的?在什么情况下购买团体票合算? 使学生学会从多角度思考来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灵活运用各种方法解决问题的能力。 思





图 板书设计







作业设计

四、思维训练

如果同一节目每月播出的时间相同,每个节目每月各播出多长时间?

(1)出示题,讲述题意。

(2)解读图意。

(3)理解题目中所提的问题。

(4)直观看图,正确解答。

(5)交流解题思路。















献花(0)
+1
(本文系在羡智库原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