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色: 字号:
“三栏式”教学设计观察物体(一)
2023-01-02 | 阅:  转:  |  分享 
  
科 目数学年 级二年级设计教师高帅峰设计主题观察物体(一)设计时间2019.11.06教学内容P68例1 课标要求一、明确从不同位置观察
到的同一物体的形状可能是不同的。二、能辨认从不同位置观察到的简单物体和简单立体图形的形状。教材分析例1展示了4名学生从不同位置观察
熊猫玩偶的情境图,并在情境图下面给出了从4个不同位置观察到的熊猫玩偶的形状,让学生判断分别是谁看到的。学情分析学生已经掌握了图形的
基本表达,能够基本理解图形的概念成果指标1.能正确辨认从物体的正面、侧面、后面观察到的物体的形状。2.明确从不同位置观察到的同一物
体的形状可能是不同的。教学重难点重点:明确从不同位置观察到的同一物体的形状可能是不同的。难点:辨认简单物体从不同位置观察到的形状,
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察能力。教学过程教师活动学生活动效果期待思维导引1.故事激趣。师:同学们,你们听说过“盲人摸象”的故事吗?(讲述盲
人摸象的故事)2.提问:你们说为什么故事中的每个人说出来的结果都不一样呢?3.揭示课题:是啊,所处的位置不同,摸到的大象的形状也不
同,要想看到事物的全貌就要全面观察,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在不同的位置观察物体。(板书课题)1.听老师讲故事,知道故事的大致内容。2
.学生明确:因为他们每个人摸到的都是大象身体的一部分,所以各不相同。3.明确本节课学习的内容。激起学生兴趣,探索的欲望.教学过程教
师活动学生活动效果期待思维碰撞1.组织学生观察熊猫玩偶。2.组织学生在小组内描述看到的熊猫玩偶的形状。3.组织学生画出看到的熊猫玩
偶的形状。4.组织汇报,展示自己所画的图。5.请学生交换位置再观察,汇报在新位置上看到的熊猫玩偶的形状。6.组织学生拿出自己的玩具
放在桌面上,从不同的位置进行观察描述。(教师巡视)7.师生共同讨论,总结从不同位置观察物体的发现。1.小组内拿出熊猫玩偶放在桌面上
进行观察,并在小组内说说自己在座位上看到的熊猫玩偶的形状。2.小组内坐在不同位置的同学相互交流自己看到的熊猫玩偶的形状。3.试着画
出自己看到的熊猫玩偶的形状。4.把图画贴在黑板上,汇报自己画出的形状是在什么位置看到的,为什么会有这么多不同的形状。5.交换位置观
察后,互相说一说自己这次看到的熊猫玩偶的形状,并汇报。6.从不同的位置观察玩具,并在小组内交流,描述出从不同的位置看到的玩具的形状
。7.小结:从不同位置观察到的同一物体的形状可能是不同的。掌握和理解思维迁移1.完成教材第70页第1题。(引导学生从观察实物到观察
图画,巩固新知)2.完成教材第70页第2题。1.独立完成,小组内交流,集体订正。2.独立完成,小组内互相检查订正。学会如何观察图形
思维导图学生谈完收获后教师出示课件小结。引导学生回顾总结这节课的收获板书设计 观察物体(一) 从不同位置观察到的同一物体的形状可
能是不同的。作业设计有一间房子,红红、明明、壮壮、多多从不同的角度观察到的情况如下图:根据上面提供的信息,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
正确的画“√”,错误的画“×”)(1)这间房子有2扇窗户,1扇门。(×)(2)房子的后面有1扇窗户。(√)(3)房子的窗户在正面和
后面,侧面没有窗户。(×)(4)多多是站在房子的正面观察的。(×)(5)红红和明明是站在房子的侧面观察的。(×)整改与反思
献花(0)
+1
(本文系在羡智库原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