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不计前嫌金华太守沈约

 流星雨刘鑫 2023-01-02 发布于浙江

村落简介

金东区傅村镇山头下村座落在金华和义乌交界处,杭金公路南面,潜溪东侧。整个村落建造在一座名叫“蝴蝶形”的小山坡上。山头下为“一代词宗”、梁时尚书令沈约后裔的聚居地。明景泰七年,沈约三十一世孙由义乌沈宅迁居山头下。 
  沈约之三十六代孙沈文杰为五个儿子造了五座厅堂住宅,使该建筑群具备了整体的格局.以后的建筑就依此而发展:该建筑群至今还有保存完好的明清古民居22幢,民间仿西洋民居4幢,其中绝大多数是清代建筑;除规模宏大的民居群外,村东南有一棵栽于公元1456年前后的古樟,村西有一座建于清道光二十三年的三孔石梁桥,村南一座宗祠及建于清道光二十五年的本保庙,都保存完好。 

山头下村

不计前嫌金华太守沈约

沈约(441-513),字休文,吴兴郡武康县(今浙江湖州德清别)人。南朝著名政治家、文学家、史学家,是南朝梁的开国功臣。

沈约出身于门阀士族家庭,祖父沈林子,是南朝宋征虏将军。父亲沈璞,宋淮南太守。沈约左眼有两个瞳孔,腰上有颗紫色的痣,从小聪明过人。元嘉三十年(453),他父亲被朝廷诛杀。因当时沈约年少,偷偷跑掉了,四处流浪。后来赶上朝廷大赦天下,才免于流亡。

失去父亲的沈约成了孤儿,与母亲相依为命,生活困苦。生活实在过不去,他只好向同族人求助。而同族人忌妒沈约曾经的家世,如今过上艰辛生活,有心想要取笑几句。他们从家里盛了一碗米,然后叫沈约把衣服拿起来,把米放在沈约的怀里。沈约气愤得把米全部倒在

地上;“我不是来要饭的!”他恨恨地看着那些狗眼看人低的人,心里发誓:有朝一日一定要让他们尝尝被侮辱的滋味。

于是,沈约更加发愤图强,他没日没夜不知疲倦读书。他的母亲担心他用功过度而生病,经常把油灯的油少放些好让他早些睡觉。沈约记性好,领悟力强。他白天读的书,晚上就能背下来,因此对不少典籍都很熟悉,会写一手漂亮的好文章。后来沈约终于富贵显赫,曾经欺侮过他的族人很担心,纷纷到沈约家来赔礼,但沈约却哈哈大笑,“过去的事都已经过去了。我们是一宗族的人,一家人哪有什么隔夜仇的?”说得那些族人羞愧至极。

沈约非但没有去计较,反而担负起族中大任,照顾族中老幼,资助族里那些较穷的子弟,提供他们读书的机会。他的宽容大度和担当得到当地人的赞扬。

沈约刚做官时任奉朝请。济阳蔡兴宗听说他很有才华于是很看重他。后来,蔡兴宗担任郢州刺史后,就任命沈约当安西外兵参军,兼任记室。蔡兴宗曾对他的几个儿子说:“沈约这个人很有才,他的文才和品德都可以作你们的榜样,你们要好好地待他,向他学习!

沈约与金华有着深厚渊源。公元494-496年任东阳郡(即今金华)太守。沈约勤政廉洁,造福一方,于齐隆昌元年(494)建造了元畅楼,而“八咏楼”则因沈约创作“元畅八咏”诗而得名。故从唐代起,元畅楼遂以诗名改为八咏楼。

沈约后裔最早于1195年迁到金华孝善里。现义乌上溪镇沈宅村,武义八素山沈家村、金东金华源东沈店、金华傅村山头下等皆有其后裔。

(故事来源于《梁书》)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