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司铎、修女到贫苦家庭家访是教会优良传统——是教会与基层信友建立互信的基本途径

 慧言历史话古今 2023-01-02 发布于河北

公教会神父修女到教友或望教家庭家访是教会的优良传统,也是教会与基层信友建立互信的基本途径

民国时期的神父到贫困家庭家访

通过家访神父修女可以与教友并保持友谊,了解教友家庭的各种情况,如家庭成员,经济情况,家长素养和信仰水平等。



家访是一种直接有效的教会基层工作,对那些家庭生活困难的信友,教会就可以有的放矢的提供各种帮助,通过援助解决他们的实际困难,同时在信仰生活上启迪和提醒。


修女在农村贫苦家庭家访带来温暖

台湾女作家琦君曾回忆她的童年时光:
杭州边上的江南小镇,天主教的修女在欢笑中帮村里的家庭主妇学英语,剥豆子,择青菜。


有老伯病了,天主教修女白姑娘去城里请来一位天主教医院的医生,给他打针吃药,老伯的病很快就好了,修女要离开她们准备了丰盛的晚餐恋恋不舍为她送行。

​通过修女的家访,了解百姓生活的艰难,这是修女给他们带来了救命的粮食

修女们不仅在城市中服务,更多的是被派到大山深处的偏乡僻壤,修女们需要与教友打成一片,在基层群众中体验他们的生活疾苦与心理需求。

抗日战争时期,香港的神父到逃难的难民家庭中提供救助

神父修女在广大的条件艰苦的农村开展慈善事业,很多农村贫苦家庭成为受益者。修女们从细微的小事中体现博大的爱,她们到生活条件贫苦的家庭中访问,让这些贫困家庭感到一丝温暖。

民国时期河南公教会神父拍摄的教友居住的村庄

民国时期乡村的教会,信教的教友大部分都是普通的贫苦百姓。一位神父牧灵的教友们,往往分散在几十个甚至上百个村庄,一个本堂神父去看望几个教友,有时就需要走上十公里甚至几十公里。

1924年初西班牙神父由开封来到商丘,这是他们在教友家庭家访与贫苦的教友交流

重整奥斯丁会在商丘县城开始了他的教会事业。他们租下房产,并规划发展步骤向其他同伴发出号召,指导他们开展工作。在艰难环境下,教区利用一切机会继续教区建设和发展慈善事业。

仁爱会的一位修女到舟山看望教友家庭的病人

在树荫下,修女站在乡村村民古朴的宅院前,左边是一位执伞的老太,右边是一位挑着担、戴着草编帽的赤脚老汉。


从高高的教堂大院中走出来,到有需要的贫苦教友中去,开展牧灵与慈善事业

一位仁爱会修女来到一处杂居宅院内,探望院子内的病人,可以看到总共十几个男女老少和婴儿,非常高兴的与修女相互交流。


修女们来到贫穷的村庄,请当地的妇女们一起喝茶、拉家常

1931年,由于感到力量有限,归德陈明理主教邀请在西班牙以及菲律宾的重整奥斯定传教修女会的 修女前往归德,协助慈善、传教等活动。

舟山的仁爱会修女们深入民间教友家庭家访

这是天主教马里诺尔教会档案室收藏的1928年的老照片,说的是仁爱会修女来到乡村家庭家访,并为一个新生儿施洗礼。

1935年玛利诺会修女到教友家庭辅导教学


1925年沃克神父到教友家庭中访问

1948年江门教区的迈耶神父走在去乡下教友家庭的路上

1924年1月31日,罗马教廷从广州代牧区划出江门监牧区,原由巴黎外方传教会管辖的罗定等县,交给实力雄厚的美国玛利诺外方传教会负责。

梧州教区的玛利诺修女在农村教会的基层家访

1920年,巴黎外方传教会自动提出,将广西教区的苍梧(含梧州)、郁林、容县、岑溪、平南、北流、陆川、博白、藤县等9个县让给玛利诺外方传教会。

1949年在兴宁家访的修女


修女到教会基层在为这些艰难度日的老妇带来希望

民国时期抚顺教区的修女走进教友屯子里

修女她们来到陌生的土地投入到紧张的工作中,她们不仅自己要度圣善的生活,还要忍受一切劳苦和牺牲,除了探望病人,给临终者付洗之外,到贫困家庭家访也是她们一项重要工作。
教会学校的修女老师到学生家里家访,学生向修女投去信任的目光

郑州教区神父的访问山区的贫困家庭

传教士访问这些坚强而虔诚的山区教友,这里道路崎岖,只有羊场小路相互连接,要下到那些星星点点的小堂口需要步行或骑驴沿着山路或小径长途跋涉。

希望现在的神父、修女保持这些教会的优良传统,都能成为值得广大教友信任的好牧人。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