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不同人感染新冠症状有何差异?针对症状如何中医药处理?……7大新冠问题的专家解答

 文香阁 2023-01-02 发布于河北

1

不同的人感染新冠病毒症状有差异?

新冠病毒感染隶属于中医“疫病”范畴,主要临床表现为发热、咽痛、头痛、咳嗽、纳呆、乏力、腹泻、肌肉酸痛等症状,具体到不同的人,症状略有差别。相比于现代医学更注重病毒株的微观分型,中医药更关注发病时的气候特点以及发病的个体,故而在命名上也存在“寒湿疫”、“湿毒疫”、“风温病”等差别,不同的命名特点用以指导个体化的用药,是中医药整体观念辨证论治思维特点的体现。

同样是感受疫毒之邪,不同人的症状存在差别,与不同人群的体质特点有关。从阳而化者更多的表现为高热、咽痛、咳嗽咳黄浓痰;从阴而化者更多的表现为恶寒重发热轻,鼻塞流涕,全身肌肉紧张酸痛;素体脾胃功能旺盛者消化道症状不明显,素体脾胃功能偏弱者消化道症状突出;无基础疾病的青少年发病快,病程短,有基础疾病的中老年人可因感染新冠病毒加重原有疾病,病程长,康复时间延长。


2

为什么做好防护还会感染新冠病毒?

《医学心悟·论疫》:“疫之症,来路两条,有在天者,有在人者。非其时而有其气,自人受之,或为大头天行之类,斯在天之疫也;若夫一人之病,染及一室,一室之病,染及一方,一方之病,染及合邑,此乃病气、秽气相传染,其气息俱从口鼻而入,乃在人之疫以气相感,与天无涉”。这段话指出,瘟疫有其特殊病源和传播途径,解释了“为什么单纯靠物理阻断的方式不能完全切断病毒的传播链”。有的老百姓长期居家保护工作做得很好,还是不能免于被感染,因非其时有其气,空气中的疫疠病毒之气无孔不入,从口鼻而入便感染人体。

而一人之病,可染及一室,强调人与人之间的传染性,故而,我们需要继续做好“三件套五还要”,如此可以减缓病毒的传播速度,这对呼吸道脆弱人群来讲意义重大。后者感染新冠病毒之后,病邪直接入里,引起新型冠状病毒性肺炎的机率大大增加,或使原有基础疾病加重,危害到多脏器的功能,严重的甚至可能危急生命。


3

“恶寒重发热轻阶段”中医药处理

中医谓“有一分恶寒便有一分表证”之说,当人体处于新冠感染初期,恶寒重发热轻的阶段(体温往往<38.5℃),可以通过发汗解表的方式,将风寒之邪驱除体外。

①食疗:如清代《惠直堂经验方》中的神仙粥就是不错的治疗风寒感冒初期的食疗方。正如民间广为流传的歌诀:一把糯米煮成汤,七根葱白七片姜,熬熟对入半杯醋,伤风感冒保安康。

神仙粥:糯米100克,葱白7根,生姜15克,食醋30毫升。先将糯米洗净,加适量水煮成粥,再将葱、姜捣烂,沸后煮5分钟,加入食醋30毫升,搅匀起锅。温服,上床覆被,微热而出小汗。每日早、晚各1次,连服4次。

②药疗:正柴胡饮,出自《景岳全书》:“伤寒之宜平散者,以其但有外证,内无寒热,而且元气无亏者,宜以正柴胡饮为主治”。

正柴胡饮:柴胡一至三钱(9克)、防风一钱(3克)、陈皮一钱半(4.5克)、芍药二钱(6克)、甘草一钱(3克)、生姜三五片。

目前市场上有正柴胡颗粒,具有解表散寒之功效。主治外感风寒轻证。症见微恶风寒,头痛身痛,发热无汗,苔薄白,脉浮。


4

“发热重恶寒轻阶段”中医药处理

随着新冠病毒感染病情的进展,除了体温上升之外,不少人的主要症状会发生改变,如从“恶寒重发热轻”转变到“发热重恶寒轻”阶段,部分人群上来直接进入高热阶段(体温>38.5℃)。此阶段成人多表现为发热、头痛欲裂、全身肌肉酸痛、乏力、丧失劳动力。儿童可表现为“热深厥亦深”状态,即体温越高,手足越冷,当体温高于41℃时,儿童可能出现惊厥、抽搐等症状。

临床上,婴幼儿、少年儿童、青壮年、中老年四类人群对发热的体验感不同。发热症状需与人体的整体状态(精神状态、乏力程度)进行综合互参考虑。传统中医认为,发热的过程是人体正气抗邪,正邪交争的过程。正邪交争的过程也是人体认识病毒、杀灭病毒的过程。因此,卧床休息、多喝水、充足睡眠是必需品,退烧药需要谨慎使用,过早使用或不限频次使用,对人体健康而言有害无益。

①婴幼儿、青少年发热:如果精神状态好自我感觉无特殊不适,体温39~39.5以上可临时应用一次退烧药,也可尝试“推天河水”的方法以降温,此法有即时退热的效果,随访监测体温复发率较低,临床安全性好。《幼科推拿秘书》认为:“天河水具有取凉退热并治淋渴昏睡之功效。”

具体方法:

推天河水是指用食指、中指并拢,由患者腕横纹中点推至肘横纹,连续3-5分钟,日行2-3次。“天河水”皮肤薄、血液循环丰富,操作10 分钟后大多见痧。痧能使邪气透营转气、外出透达。

②青壮年及中老年人群发热:

对证治疗:对证治疗也是对因治疗,新冠病毒通过口鼻侵袭人体,“温邪上受,首先犯肺”,人体首先表现出肺经风热症状,病在卫分者,曙光医院的荆银合剂退热效果好;病在气分者,宣肺合剂首选;病在营分、血分者,大多伴有肺部炎症,或皮肤红斑紫癜者,需要积极住院治疗。

对症治疗:发热用退烧药即为对症治疗,对症治疗可以短期内改善人体的不适症状,但由于不属于对因治疗范畴,会存在两种转归:一种烧退之后人体经过休息和睡眠,度过了与病毒抗争的关键期,身体自行恢复了;一种是烧退之后,由于病邪因素没有祛除,三四小时之后体温复升,病情可能加重。

对证治疗和对症治疗的区别:前者对应肺热证,后者对应发烧症状;前者退烧慢,退烧后体温再上来机率小,后者退烧快,退烧后体温复升的机率比较大;前者退烧时出汗少,后者退烧时出汗多,对体质较为虚弱的人群来讲,前者安全性更高一点。

5

“咽痛”的中医药处理

在新冠感染的过程中,咽部症状是一个不可忽视的问题,从早期的咽毛、咽干、咽痒,到咽痛、喑哑,咽喉异物感,咽喉脓点溃疡等。中医认为,咽喉为七冲要会之门,位居五脏之上,为诸经交会之处,百节之关,一身阴阳升降之路,咽喉冲和则安,失和则病。在新冠病毒感染的治疗过程中,我们以改善咽痛、利咽开音为首务。

①外治法:

刮痧法:用刮痧板蘸少许润滑液,在颈前、颈两侧及后颈部从上往下刮拭,待出痧后,用淡盐水漱口,同时室内空气加温挟湿,使吸入呼吸道的气体温和湿润。

刺血法:少商穴用三棱针点刺放血。少商为手太阴肺之井穴,咽喉为肺之门户,此穴放血可加强疏散肺经风热之功效,即上病下取之意,具有即刻止咽痛的疗效。

②食疗法:

日常饮食中,冬瓜、丝瓜、苦瓜、绿豆汤,卷心菜、大头菜、鱼腥草根、荸荠、无花果、雪莲果、雪梨等均具有清热解毒利咽的功效,可以增加食用频次。咽痛期间,忌服温热类烧烤类辛辣刺激性食物。

③药疗法:

含服类:市面上各种润喉糖皆可含服。处方药清咽滴丸、六神丸咽喉部含服可以即刻缓解咽痛症状。

口服类:中草药中常用的板蓝根、罗汉果、胖大海、牛蒡子、木蝴蝶、马勃、玄参、桔梗、蝉蜕、僵蚕等均具有清热解毒利咽止痛的功效,可以配伍选用。

6

“咳嗽”的中医药处理

新冠病毒感染后遗留咳嗽问题较为普遍,一种是感觉到咽喉部有痰但咳出不畅,咳甚则咽痛或胸肋疼痛;一种是干咳,自觉气从下而上攻冲胸腔引起的咳嗽,有时能咳出少量清稀痰液,咳嗽遇风冷加重,得温则减;还有一种胸闷咳嗽,自觉胸部发闷发紧,被迫咳嗽,咳甚则气短。

①食疗法:新冠感染后很多患者胃口尚未恢复,对于遗留咳嗽症状的患者来说,第一步要少食多餐,增加营养摄入,在进食的过程中促使脾胃阳气振奋,如此人体才能有足够的力量去咳嗽咳痰,轻度的咳嗽咳痰是肺恢复宣发肃降功能的必然过程。第二步,在饮食上增加理气化痰消食之品,建议多食当季的食物或水果,如经霜打的青菜、白萝卜、芹菜、橘子、芦柑、金桔、草莓、山楂等,此类蔬菜或水果有利于宣降我们的肺气,使咳嗽早日恢复。

②外治法:对于形寒怕冷咳嗽的患者,建议增加背俞穴的艾灸治疗或红外线治疗,每次艾灸或红外线照射20分钟左右,局部皮肤微微发红即可,有利于改善咳嗽和促进排痰;也可以用生姜花椒水足浴,每次20分钟左右,振奋人体卫表之阳气,促进肺主气功能的恢复。

③药疗法:寒咳者可选用麻黄汤、九味羌活汤、三拗汤等。热咳者往往由于新冠病毒感染后,余热未清,肺之气阴已伤,此类患者可以选用清肺化痰,养阴敛肺止咳类的中成药,如我院院内制剂蝉芩颗粒、宣肺合剂以及肺力咳、宣肺止嗽合剂、蜜炼川贝枇杷膏等。

7

得了新冠,什么情况下需要去医院?


①四个主观感受:中医认为,胃口、睡眠、二便是构成人体正常生理活动的最重要的四要素。如果一个人能够独立自主完成以上四项基本生理活动,那么可以在家休养,经历“阳”的整个过程。如果不能独立自主完成以上任意一个自主活动,且超过三天没有恢复迹象,建议前往医院救治疗。

②两个客观指标:重点观察血氧饱和度和心率,如果氧饱和度≧92%,但≤95%,建议密切随访指氧饱和度变化;如果氧饱和度≧95%,可以暂时居家治疗;如果氧饱和度在90%上下徘徊,建议立刻送往医院救治。心率往往是人体对感染程度作出的代偿反应,与既往静息状态下的基础心率相比,体温每升高一度,心率通常每分钟会增加10-20次,如果心率明显增快,与发烧的程度不相符,表明疾病正在发展期,如果这样的情况超过三天,应前往医院就诊。

图片

本篇转自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曙光医院,作者: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曙光医院传统医学科傅慧婷,由海上杏林寻珍编辑整理,本文仅供学习交流,不用于商业用途。文章所涉文字及图片版权归相关权利人所有,如存在不当使用的情况,请随时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文中涉及治疗,仅供学习参考,建议在专业医生指导下使用。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