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一度号称BBBA?2022年退出中国市场品牌盘点 要买真慎重!

 玩车教授 2023-01-02 发布于广东

著名的生物学家查尔斯·罗伯特·达尔文曾经在它的著作《物种起源》中提到过这样一种现实而又残酷的思想:物竞天择,适者生存。事实上“物竞天择,适者生存”不只适用于生物学,同样也适用于商业领域。


中国作为汽车“新四化”变革的急先锋,近几年我国车市格局随着汽车产业深度变革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如果车企不能适应这种格局变化,则将面临“物竞天择,适者生存”的淘汰法则。

接下来,教授将为大家盘点盘点因为无法适应中国的市场环境,在2022年正式宣布落败出局的车企。


2022年4月8日,广汽本田以及广汽讴歌在其官网发布通知宣布,2023年起广汽本田将不再生产及销售广汽Acura品牌的现有产品。这也就意味着,讴歌品牌将在2023年正式退出中国市场。


早在2006年,讴歌就已经以整车进口的身份进入了中国市场,这也是讴歌在北美成立20年以来首次进入北美以外的市场。

彼时,讴歌先后向国内引进了多款车型车型,但由于讴歌这个针对北美市场推出的本田高端品牌在国内的知名度不高,并且从北美出口到国内的车型仍然保留着浓郁的“美式”风味。


这样的情况直接导致了讴歌在中国市场水土不服、销量不佳,直到2015年它的年销量也没突破5000辆。当然,讴歌的东家本田深知中国市场是一块巨大的蛋糕,因此它自然不舍得就这样就放弃中国市场。

为了降低中国消费者的购车门槛,打开讴歌在中国市场的知名度,广汽本田在2016年专门成立了广汽本田第二事业部,负责销售讴歌的国产车型和进口车型。说实话,此举确实在短时间内显著提升了国产讴歌的销量。


2016年7月份,广汽讴歌旗下首款国产SUV CDX正式上市,这款国产车型一经推出就创造了讴歌入华以来的销量巅峰,它在2017年的销量达到了1.63万辆。然而,广汽讴歌的销量也是真的“出道即巅峰”。

还是因为品牌知名度不够,定价偏高,以及产品更新缓慢等问题,广汽讴歌的销量在2017年以后就出现了下滑。到2021年,讴歌在中国市场的年销量只有5762辆,同比下降48.6%。要知道,在大洋彼岸的美国市场,讴歌的销量可是高达15.74万辆啊。


为了给销量年年下滑的广汽讴歌及时止损,广汽本田也不得不想点其它办法。这不,2022年3月底广汽本田发布了全新的电动品牌e:NP,而广汽讴歌的现有的线下门店则摇身一变成为了e:NP品牌的销售服务网点。至于广汽讴歌,则彻底退出了中国市场。


今年7月18日,广汽集团与全球第四大汽车制造商Stellantis共同宣布,由于广汽菲克近年来持续亏损,且2022年2月以来一直无法恢复正常生产经营,双方正在协商有序终止合资公司。


10月31日,广汽菲克、广汽集团和Stellantis的股东已批准一项决议,授权广汽菲克在亏损的情况下申请破产。这也就意味着,成立于2010年的广汽菲克在成立12年后终于正式退出了历史舞台。

说实话,教授个人对广汽菲克的车还是挺有情怀的,由于颜值和配置极高,教授在学生时代甚至几度将菲亚特致悦当成“梦中情车”。当然,广汽菲克旗下的Jeep品牌车型同样有着吊足男性消费者胃口的颜值。


然而,除了较高的颜值之外,质量问题似乎一直都困扰着广汽菲克,它旗下的车型变速箱、发动机等汽车核心零部件问题频发,导致消费者投诉不断。教授认为,口碑崩塌就是广汽菲克最终破产的主要原因。

在教授看来,质量问题这口锅还得让Stellantis集团来背。要知道,广汽集团旗下的合资汽车车企不只广汽菲克,但核心零部件问题频发的合资品牌却几乎只有广汽菲克旗下菲亚特和Jeep这两个品牌的车型。


在中国绝大多数合资车企当中,往往是外资方主导技术,而中资方主导生产。如果是由Stellantis集团负责的技术方面存在缺陷,那么负责生产的广汽集团又如何能够解决这样的问题呢?


11月29日,北汽福田汽车股份有限公司发布的公告显示,公司获知北京市第一中级人民法院于2022年11月29日作出裁定,宣告北京宝沃汽车股份有限公司破产。

至此,宝沃这家打出“德系BBBA之一”旗号,自认为与德国奔驰、宝马、奥迪齐名的“百年车企”在品牌回归7年之后,再度退出了历史舞台。

在教授看来,宝沃出局的根本原因就在于北汽福田从收购宝沃品牌的那一刻起就找错了方向。


不可否认,宝沃曾经确实是德国一个能够比肩奔驰、宝马、奥迪的百年豪华汽车品牌。教授想来,北汽福田之所以斥资500万欧元收购这个品牌,也正是看中了它在豪华汽车领域近百年的老资历。

然而,北汽福田似乎忘了一件事,那就是宝沃汽车早在1961年就申请破产。这也就意味着,宝沃即便是在它的德国老家也有着长达50年的品牌空白期,国内知道宝沃这个品牌的消费者更是寥寥无几。


一个汽车品牌想要热销,最重要的就是知名度。北汽福田想要从宝沃这里得到的也是知名度,但是已经破产五十多年,且在中国籍籍无名的宝沃显然无法给它带来想要的知名度。

从销量上来看,宝沃2016年借着“BBBA”的名头,以及SUV盛行的热潮确实取得了将近3万辆的成绩。但是好景不长,它的销量到了2017年就开始快速下滑,这样的情况直到今年申请破产也没有明显好转。

广汽讴歌、广汽菲克、还有“BBBA”之一的百年德系豪华汽车品牌宝沃,它们退场的原因不尽相同,却也极为相似。从表面上看,它们有的是因为质量问题,有的是因为品牌不够,还有的是打错了牌,但它们申请破产的原因其实都只能归结于一点——销量不佳。

事实上从战略大方向上来看,教授认为它们即便能够熬过今年,也很难再多熬几年。它们都错过了一个极为重要的发展风口,那就是新能源、智能化转型。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