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乾隆朝重臣——三朝元老张廷玉回忆录(二)

 广州玉 2023-01-02 发布于广东

父亲突然决定要请假归乡为祖父迁坟。圣祖爷体谅他在平三藩之期的很多功劳于是允准了。父亲带着我们回了老家,这里父亲依然每天督促我们读书,然后同时给祖父选了一块万年吉地龙眠山,我们在这里呆了四年。我后来问父亲为何要好好的忽然回家了呢。这样在朝廷上不就不占优势了吗。父亲告诉我们为官要懂得急流勇退。

文章图片1

朝廷上党争激烈父亲不想参与其中但是无法孑然一身,所以就先退回来别挡住他们的路。四年以后,朝廷出现了大事,在处理台湾的事情上,有的主战,有的主和,有的主弃。圣祖爷无法定夺于是再次让父亲回朝任职。依旧作为谋臣。父亲欣然允诺回到圣祖爷身边。

文章图片2

依旧是坚持任职。台湾平定后,父亲更受圣祖爷青睐。被选为兵部侍郎,兼詹事府詹事。这个位置很特别,要经常在太子身边照顾。父亲更是谨小慎微。因为服务太子比服务皇上更难。一个不小心就会陷入政治旋涡。后来太子身边的几个大臣汤斌,熊赐履以及李光地相继离开。圣祖爷让父亲做了太子的老师。

文章图片3

父亲在这个位置上做了很多年,偶然也有几次失误被圣祖爷斥责。但父亲无怨无悔。

在我过了26岁那年,要参加乡试科考了。但是当时父亲张英正在担任主考官。我为了避嫌暂时取消了考试的计划,等了两年时间,我再次进行科考。一举拿下了进士的身份。同时我父亲也接近老迈了。他于康熙四十年向皇上请求正式休致回家养老。同时辞去了圣祖爷给他的那些官职詹事府詹事,礼部尚书,文华殿大学士等位置。圣祖爷同意了。父亲归乡后七年后驾鹤西去。他一生给我留下了很多珍贵的经验。才使我能一直连续任职三朝。

文章图片4

我在小的时候,父亲就在当官的同时监督我们兄弟的学习。父亲给我选了同乡的两个名儒给我上课,我十岁能读尚书,16岁第一次参加了童子试。在我准备参加正式的乡试的时候。因为父亲的原因我只能再努力学习三年。康熙三十九年我正式考中了进士,入到翰林院做庶吉士。和父亲当年的脚步一样。和我同年考中入值的还有年羹尧。我在翰林院待了几年中,先后被选为翰林院的检讨,担任撰写《平定朔漠方略》的工作。康熙四十三年,我和父亲一样被选中入值南书房。而且在圣祖爷驾临京郊畅春园的时候还特意招我前去,问父亲的退休生活如何。让我转达他的话,告诉父亲要注意身体。

文章图片5

我觉得圣祖爷对我们家真的恩宠已级了。父亲知道后也很感动,嘱咐我和兄弟们要更加认真当差。同时圣祖爷让我即兴赋诗,我对上了一首诗词。圣祖爷很是满意,说我不辱我父亲的名声。后来就让我一直陪伴他,皇上南巡数次,还有北上蒙古回盟以及回到关外祭祖都要带着我。我受到了和父亲一样的荣耀。

文章图片6

康熙四十七年的时候,因为我的父母相继离世,导致我也要回乡丁忧。在我回乡的这段时期,朝廷出了很多大事,最重要的就是太子胤礽的两立两废。父亲就曾告诉我太子已经被索额图等人带偏了,已经不可救药了。他也是很恼火,毕竟天子家事自己是外人不好说太多。果不其然。在父亲归乡一年后,索额图倒台。后来太子又被废。加上诸多皇子贝勒的争夺太子位置。导致我复官回朝后,发现圣祖爷苍老了很多。我复官后,先是在翰林院任职,参与撰写了《明史》这份差事很是不易,朝廷为了写好明史找了很多发誓不侍清的文人。他们听说要修明史都来了。很多人我都没听过。但是我比较谦虚的把这份差事交给他们负责。终于如愿以偿的完成了。后来我又担任经筵日讲官还有内阁学士。

文章图片7

圣祖爷也很器重我,发现我的才能很大,只是在翰林院任职太浪费了。于是让我做了刑部和吏部的侍郎,我也第一次出门办差与满洲都统托赖大人去山东府办理一件比较麻烦的案件。是关于盐贩劫掠皇庄的案子。我处理的比较好。圣祖爷更加器重我。就在我打算一展才华的时候,忽然听到消息圣祖爷在畅春园病倒了。病倒之前也让我努力好好的为新君当差。然后就驾崩了,圣祖爷驾崩后,世宗爷登基,他也是苦于手中没有能干的人才。于是把我重点提拔。世宗爷说我气度端重,应对得当。是个人才。又因为父亲的关系更加对我重视。

文章图片8

让我更加进入中枢圈子。在南书房任职。给后来的皇子也就是当今的圣上教导和督促他们读书。发现皇子们读书认真,觉得我教导有方,就给我升了官职。让我先是做户部尚书,随后又担任几朝的史官。在雍正六年,由于对西部准噶尔用兵导致先帝世宗爷日夜忧虑,我也经常陪同。世宗爷比之圣祖爷更加勤政。每天都休息不了几个时辰。我们都是看在眼里急在心里。只能更加认真的办差了。

文章图片9

大清雍正七年,朝廷设立了军机处,我有幸进入军机处任军机大臣,和怡亲王爷以及大学士蒋廷锡一起处理所有事务。世宗爷以内阁在太和门外,侍值者人员多,容易出现泄漏,于是颁布了谕旨,在隆宗门内设置设军机处,这里负责朝政的总汇。我拟定了办理军机处的规制:“诸臣陈奏,常事用疏,自通政司上,下内阁拟旨;要事用折,自奏事处上,下军机处拟旨,亲御朱笔批发”。我负责了整个军机处的初级章程。我不仅典掌军机,又兼理吏部、户部要职。总裁乾隆《吏部则例》等典章制度,对大清的安定做出了贡献。

文章图片10

建立军机处不久在雍正十二年时,西部战事进入了尾声,但是仍有一些人不安定。很多大臣都赞成用兵。只有我觉得国家一直在打仗对于民心安定和国家钱粮是很大的损伤,我向先帝世宗爷建议要宣谕教化。经过了一番角逐。世宗爷选择了我的意见。但是那些叛军不识抬举。最后还是以战争来结束。但是世宗爷对我的言听计从让我受感动,就在雍正十三年。世宗雍正爷病危。这对我来说又是一个晴天霹雳。

文章图片11

未完待续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