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印度裁缝再被用,设妙计潜藏探雅鲁藏布江!但英国殖民者选错了人

 leafcho 2023-01-02 发布于浙江
文章图片1

雅鲁藏布江

全文速览

英国殖民者第三次派出尼姆·辛格探险队进藏勘测雅鲁藏布江,他们超越前辈到达雅鲁藏布江大拐弯,把雅鲁藏布江调查又向下游推进了460公里,但是没有让英国主子满意。设计“双管齐下”方案的印度测绘局哈曼中尉,在完成了雅鲁藏布江支流流量调查后,继续推进进藏现场测量工作。他这次首选了裁缝金图普,还给他配了一个名义上的僧人主人,并给二人设计了天衣无缝的探测方案,他们能成功吗?

文章图片2

哈曼测雅鲁藏布江的两个动机

哈曼中尉为什么对进藏实地勘测雅鲁藏布江下游,并确定是否流入印度阿萨姆邦的布拉马普特拉河情有独钟呢?

文章图片3

雅鲁藏布江

首先是他在1878年夏天完成了本职工作——对阿萨姆邦的基本三角测量,期间他对布拉马普特拉河上游几条支流流量进行测量,心里大概有数了。其次,一直很支持他工作的英国沃克将军在这一年升官了,被任命为印度测量局总测量师,这一年大三角测量局、地形测量局和税收测量局三个独立的部门合并为印度测量局。沃克要求哈曼深入实地调查,拿出直接证据来。

哈曼也是在这一年夏天之后被派往锡金大吉岭地区工作,所以他才有了上一期所说的他跟当地僧人尼姆·辛格学习藏语,随后又匆忙培训僧人测绘知识,并派出以僧人为首的探险队,一行几人乔装打扮,偷摸进入西藏测量雅鲁藏布江下游。虽然尼姆·辛格把雅江的测量从前辈到达的下游最远点车塘又往下游推进了大约460公里,但是哈曼最想得到的没有得到,所以他对尼姆·辛格的工作挺失望的。

自己很想搞,又有上司的期许,哈曼的热情依旧,但是他吸取了上次匆忙派人出征的教训,等待更好的机会的到来。

文章图片4

出师未捷身先死,哈曼遭遇意外,为整件事埋下伏笔

此时他还被安排了其他正式的工作——对锡金北部进行调查,对一些迄今未被测量过的喜马拉雅山脉山峰进行三角测量。但在这项工作中,哈曼还是出意外了。正是这个意外,给后面的探险工作埋下了无法挽回的后果。这是后话,此处暂且按下不表。

第二年,为了利用季风雨结束和冬雪来临之前这段短暂宝贵的晴朗天气,1879年10月,哈曼离开了锡金大吉岭,一路向北,挺进锡金-西藏边界,在一个月后到达东基亚山口山脚下,记住这个地方,以后的节目中还会提到。第二天,他到达了山口的顶部,由于这里更远更高,超过他的预期,所以直到下午晚些时候才到达,在那里他看到远处雪山壮丽的景色。由于从来没有对这些山峰进行过三角测量,所以哈曼决定在山口露营过夜,没有按计划及时返回营地,这一决定让他付出了血的代价。

文章图片5

山口那里海拔4300来米,万里无云。哈曼和他的两个藏族助手,在那个寒冷的夜里只有一条毯子,于是三人生了火,紧挨着火睡。但不幸的是,火在夜里熄灭了,哈曼的脚被严重冻伤。当黎明到来的时候,哈曼根本没有意识到自己的冻伤,其实是已经没有知觉了。他躺在床上,欣喜地看着远处西藏山脉的山峰渐渐映入眼帘。天渐亮,当能看清周围情况时,哈曼跳起来开始工作,瞬间他就脸朝下重重地摔在了地上,他这才发现自己的脚根本不听使唤了。两个助手马上知道发生了什么事,他们给哈曼用力地搓脚,想让脚部血液再循环起来,但是一切努力都是徒劳。这些都被他的上司沃克总测量长知道了。

哈曼从东基亚山口返回大吉岭后,继续在那里工作休息了2个月,要说这个人工作起来也真够拼的,他不顾伤痛,有时骑着小马,有时拄着拐杖,有时趴在苦力的背上,但是最终他在这次冻伤中失去了四个半脚趾。

文章图片6

哈曼再次选人进藏,裁缝金图普再次被选中,但另一个人选错了

即便如此,哈曼说他的身体恢复得和以前一样好,并把精力重新放在了探索雅鲁藏布江和布拉马普特拉河是否同源的问题上,再次选派合适的进藏探险人选又列上了日程。这个人就是上期所说的僧人尼姆·辛格探险队成员之一——裁缝金图普。金图普时年31岁,是锡金本地人,他曾在那里充当旅行者的当地向导,在大吉岭他有一个店铺,他在那里做裁缝。后面关于他的故事,从就事论事层面上讲,实在是曲折、精彩和励志。

文章图片7

老年金图普裁缝

哈曼为什么会再次选定裁缝金图普去探寻雅鲁藏布江下游呢?有这么几个理由:

最主要的是他是1878~1879年尼姆·辛格探险队成员之一,很熟悉雅鲁藏布江下游部分河段的路线。

再者这个人的性格也很适合进藏探险这项工作,这是有历史记录的,我们不妨看看别人是怎么评价他的:金图普“坚强的勇气和四处游荡的倾向...... 引起了哈曼的注意。金图普这个人可靠、结实、活跃、中等身材,看起来有顽强的决心。 他有着饱经风霜的面容,上唇有几根硬胡须,声音低沉,有着登山者的机敏和狮子般的力量”。这段评价是金图普最后一次进藏探险成功归来,后被印度医学部的奥斯汀·沃德尔所雇用,沃德尔对他所做的评价。

除了这两点,还有一点,金图普用实际行动证明了自己是一个可靠的伙伴和帮助者,在此之前他有两次探险经历,一次是进尼姆·辛格探险队,另一次是随另一个团队被派去不丹探险。

基于这三点,让哈曼更下定决心要用金图普,而且哈曼觉得金图普凭自己的能力,毫无疑问就可以成为一名优秀的探险家。但金图普是文盲,无法单人用文字记录任何实地观察的结果,哈曼还得再给他找一名能读会写的助手。挑来挑去,哈曼在当地找到一位中国西藏的僧人,一是僧人识文断字,可以帮着金图普做记录,二是僧人有一份通往西藏身份文件,可以确保二人顺利通过边境,三是僧人在西藏身份特殊,行动自由,不受约束。

在外人眼里看来,裁缝金图普是僧人的仆人,实质上僧人是金图普的助手。这一切看起来是如此的天衣无缝,但是哈曼选人的眼光实在是不行,这也给后面金图普进藏探险遭遇不小的挫折,埋下了伏笔。

文章图片8

哈曼的妙计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哈曼初步设想,让僧人和裁缝再次先到达上一轮探险中尼姆·辛格到达的雅鲁藏布江下游大拐弯附近,然后尝试着顺流而下,细致测量。但是他们很快意识到这样做可能是不行的,因为下游要经过藏南的高山峡谷,地形崎岖,这一段大约还有一两百公里的距离,而且当地由多个部族占据,外人很难被允许进入那里,人多眼杂也很容易暴露目标。于是哈曼又想出了一个巧妙的连续计划,到了二人再也无法前进的地方,就往雅鲁藏布江里投放木头,并约定在下游迪杭河Dihang(我国称之为雅鲁藏布江下游)进入印度阿萨姆邦的地方进行观察,只要找到其中一根圆木,就将毫无疑问地证明雅鲁藏布江确实能够流进印度布拉马普特拉河。

文章图片9

木头漂流示意图

【下期预告】

僧人和裁缝能够顺利成行,并依计行事吗?中间他们又会遇到怎样的挫折呢?【敬请收看下一期:裁缝金图普的悲惨遭遇】

文章图片10

雅鲁藏布江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