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毛主席:做大的9个条件

 衆妙之門 2023-01-03 发布于甘肃

毛主席兵法解读唐太宗李世民

毛主席兵法解读汉高祖刘邦

毛主席兵法解读《孙子兵法》

1、生存第一

毛主席:“生存第一,胜利第一。”

生存第一,就意味着各个方面的竞争、而不能只依靠力量,也便意味着要照顾到既包括前方、又包括后方。

朱元璋

1)为了谋求生机,出家为僧

毛主席:“由于他出身贫穷,为了谋求生机,出家为僧。”

为了谋求生机,和尚做得、乞丐做得。

2)对手下特别大方,得到的赏赐全部分给部下。

这也是为了谋求生机,只有这样子,才能在战场这个生死场,让部下出死力实现目标、同时拼命保护自己。人心是易相妒的,见不得别人好,只有这样子,才能让周围的人不针对你、都希望于你、见你好,这就建立了很好的后方。

朱元璋从小兵做起,起点如此之低,这是扼止风险、谋求生机的办法,非如此,则可能会夭亡。这个办法,也只有生存第一的人,才会想得到、用得出。

用这个办法,在前方战场求存,在后方也是求存,而只要巩固了生存,在一个向上的团队中,自己就一定会获得了发展。

3)而“高筑墙,广征粮,缓称王”的九字策略,也是生存第一的体现,使自己不成为“目标”的体现,否则“缓称王”本身压制了底下将士的立功机会、晋升空间,是危险的。

4)钱镠后人将被处死,拿出唐昭宗免死铁券,朱元璋看到这个金牌之后竟然免去了钱用勤的死罪。

而他自己发的免死铁券,却一概不认。这是服从于他的生存第一的策略的。

2、广建干部、关键在干部

毛主席:“最基本的推动全盘工作的正确方针是培植干部。”

没有干部,就托不起巨大的力量,抓不到足够多的机会,而自己也便大不起来。没有干部,在危险来临的时候,自己就处于少数,就会被多数派击倒。

朱元璋

1)朱元璋将沐英等三个孩子收作养子,改姓朱。后来,朱元璋又收养了二十几个义子。

这些义子,就成了朱元璋忠实的干部和核心。

2)朱元璋回乡募兵,少年时的伙伴徐达周德兴郭英等和同村邻乡的熟人听说朱元璋做了红巾军的头目,纷纷前来投效,于是很快就募兵七百多人。

回乡募的兵,就成了朱元璋忠实的干部和核心。

3)不断网罗人才

朱元璋在应天还专门修建了礼贤馆来接待他们,这些人才成为朱元璋的干部和实力。

3、名正言顺、以己为公

毛主席:“大联合应有两个前提:一是破私立公,一是必须经过斗争。不经过斗争的大联合是不能奏效的。”

破私立公,就是为了一个共同的目标,用一个共同的方法来实现,这是团结的办法。另一方面,这又是名正言顺、以己为公。

朱元璋

1)朱元璋攻下滁州城不多久,郭子兴也来到了滁州。朱元璋立即交出三万人的队伍的兵权。

虽然交出兵权,但一方面干部都是自己的,另一方面朱郭为一体、郭的志向较小,综合这两方面,风险就比较小,反而能收获无私名声的利益、又是不忘恩名声的利益。

这是把自己私人的利益与公的利益合为一致了,就可以做到名正言顺。比如——“对手下特别大方,得到的赏赐全部分给部下。”——这就是以己为公

2)朱元璋见濠州城诸将争权夺利,决心依靠自己的力量,开创新局面。

这个和李德胜离开国民党,发展我党有相似之处。既然破不了私,便重立一个公。诸将志向较小(国民党不敢反帝),便也需要新力量。

只有不从存量中做,只有做出新的力量,才能名正言顺,以己为公

3)把小明王沉于江底

这也是为了名正言顺,已经不好安置小明王了,仍然保留小明王,则自己名不正言不顺。这一招的前提是,

  • 自己要先立于不败之地,如果自己不能先立于不败之地,则会起到反效果。
  • 小明王本身失去了号召力,红巾军本身发生分裂,也即小明王的权威已经受到极大的削弱。

此时,才可以彼可以取尔代之,以己为公

4)北伐中发布《谕中原檄》,文告中提出“驱逐胡虏,恢复中华,立纲陈纪,救济斯民”的纲领。

这也是名正言顺的,在这个大义下,以己为公、替天行道

4、先立于不败

孙子兵法:故用兵之法,无恃其不来,恃吾有以待也;无恃其不攻,恃吾有所不可攻也。

这就是要先立于不败之地。这个策略是必备的,是真正的实力。

朱元璋

1)比如向郭子兴交出兵权,就是要以先立于不败之地为基础的。

  • 干部都是自己的,自然不怕交出兵权,这是有所恃,避开最坏可能性。
  • 郭子兴雄心没那么大,年纪又大,风险较小,这是不抛弃好的可能性。

2)取信于降军

攻破城外的陈兆先军营,其部三万六千人归降。但是,朱元璋看出降军心存疑虑,军心不定。 于是朱元璋就从降军中挑选了五百名勇士当亲军,在夜里守卫,而自己身边,只留有亲兵统领冯国用一人。

自己挑选500名勇士当亲军,通过自己挑选、同时还保留一名亲兵统领,这就把风险做到最小了,这是避开了最坏可能性。从降军中挑,同时这又是不抛弃降军好的可能性。

这一招,成吉思汗也用,这样的策略本身是先立于不败之地的。这一招,可以说是面对降军的唯一正确的办法,朱元璋谋求生机的能力极强。所以历史上从南向北打成功的,只有他一个皇帝。

3)高筑墙,广征粮,缓称王

这也是先立于不败之地的。

5、创造后方、战略上持久

只有持久,才能等来足够多的大机会,只有战略上的持久,才能打征服战、也即统一全国。

朱元璋

1)高筑墙,广征粮,缓称王

这是把后方营建好了,这既是生存第一的方针、也是先立于不败之地的方针、更是战略上持久的方针。

2)对手下特别大方,得到的赏赐全部分给部下。

这些部下就成了自己可靠的后方,这是以己为公,也是在战略上持久的方针,也是生存第一的方针。

3)军垦生产

这也是创造后方,分派诸将在各地开垦种田,几年工夫,到处兴屯,府库充盈,军粮充足,这是生存第一的方针,也是战略上持久的方针。

自己种的田,当然更不允许敌人侵入、剥夺。有这制度,在农业时代,就能越战越强,并且利于持久。

4)征服太平

攻克采石,获得大量粮食后,将士想把粮食和战利品运回和州慢慢享用。见此,朱元璋果断地命人砍断船缆,任船顺流而下,断绝退路。将士们见无路可退,一鼓作气,在朱元璋率领下攻克太平。进入太平,朱元璋重申军纪,严禁掳掠,有个别兵士犯禁,立即处死。

这是从战略上持久考虑的,如果搬回和州慢慢享用,那只是一时的,断了将士的退路,取下太平,并申明军纪,就是要以太平这个多粮食的城市为后方,这样就增长了战略上的持久了。

只有从持久上考虑,才会命人砍断船缆,断绝诸将的退路,使诸将必须向前。

6、选择战场、布置战场、各个击破

毛主席有个老办法,要打仗先要创造战场。

战场是引得此消彼长的效果的。

朱元璋

1)对陈友谅诱敌深入,制造战机。

朱元璋的部将康茂才和陈友谅是老朋友,于是修书一封,派人送到陈友谅营中,约陈攻击应天,并说愿意在江东桥作内应。陈友谅率舰队主力赶到应天郊外的江东桥,才发现桥是石桥而非木桥,方知受骗中计。但为时已晚,朱元璋的伏兵奋起攻击,陈友谅大败。

这是让对手陈友谅在己方选择的战场作战、并且在战场上做了布置,结果杀得陈友谅大败。

2)北伐中原

朱元璋对北伐又作出了部署,提出先取山东,撤除蒙元的屏障;进兵河南,切断它的羽翼,夺取潼关,占据它的门槛;然后进兵大都,这时元朝势孤援绝,不战而取之;再派兵西进,山西、陕北、关中、甘肃可以席卷而下。

这里就是自己通过北伐的路线布置,选择战场、布置战场从而创造了战场,使得元朝在未来无便利的战场,使得可以不战而取之。

如果不是创造战场、各个击破的角度上考虑,在全局上的选择就失了依据和方向。

3)先击陈友谅

就是要各个击破,创造出自己未来的战场来。如果先打张士诚,就要以一敌二,那就是实际上是在别人的战场上打仗了。

7、取信于人

蒙哥马利:毛泽东的基本哲学非常简单,就是人民起决定作用,……保持和人民的联系,赢得人民的信任。

只有获得了人民的信任和拥护,自己的后方才是巩固的、才是有力量的。

朱元璋

1)取信于兵

从降军中挑选500勇士做为自己的亲军,这是取信于兵。

2)取信于兵民

下令归还军中有夫之妇,让城中许多被拆散的夫妻团圆,此事广为传颂。这是取信于兵和民。

3)取信于民

朱元璋明令禁酒,但是其手下大将胡大海的儿子胡三舍与别人违法犯禁,私自酿酒获利,于是自己动手将胡三舍杀掉。

8、群众路线

毛主席:力量的源泉是人民群众。

正是这种认识,才能信任群众、依靠群众。

群众路线,就是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

朱元璋实行的一些东西,很有群众路线的意味——一切依靠群众。

1)份子钱

《教民榜文》,作为乡村治理的法令,其中有这样一段内容:

“乡里人民,贫富不等。婚姻死伤吉凶等事,谁家无之。今后本里人户,凡遇此等,互相周给。且如某家子弟婚姻,某家贫窘,一时难办,一里人户,每户或出钞一贯,每里百户,便是百贯,每户五贯,便是五百贯。如此资助,岂不成就。日后某家婚姻亦依此法,轮流周给。”

这就是通过群众互助的群众路线,解决群众的困难。这符合群众路线中,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思想。

2)食盐开中

允许民间商人向边关输送粮食换取食盐经销的许可证“盐引”,大约30斤粮食可换一份“盐引”。朝廷让利于民,“淮盐价贵,商多趋之”,边防军需难题一举解决。

这就是通过群众,解决了边防军需的难题。这符合群众路线中,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思想。

3)南北榜案

朱元璋命人复阅落第试卷,增录北方人入仕,因所录六十一人全系北方人,故又称北榜。南北榜案以为明朝分南北取士之先例,至朱元璋以后遂成定制。

这也是某种意义上的群众路线,必须要依靠群众,既要依靠北方人,也要依靠南方人,这符合群众路线中一切要经过群众的思想。

4)由本管里甲、老人理断

《教民榜文》规定:“民间户婚田土,斗殴相争,一切小事不许辄便告官府,务要经由本管里甲、老人理断。若不经由者,不问虚实先将告人杖断六十,仍发回里甲、老人理断。”

这是群众路线里的一切经过群众、一切依靠群众的思想。

5)增加群众的力量

允许百姓扭送不法官吏,如果官吏在征收税粮以及摊派差役作弊曲法,百姓可以向上级官吏举报,也可以直接扭送。

这是群众路线里一切依靠群众、信任群众的思想。

9、普及优先

毛主席:主要问题,还是一个普及问题。

任何一个成功的创业团队,都是普及性文化的,没有普及就大不起来。

朱元璋的普及能力很强。

1)招募的同乡伙伴,比如徐达、汤和、周德兴郭英等人,都成了名将。

一方面是朱元璋的战略好,在好的战略下,这些人成功机率大,另一方面,也是由于朱元璋的普及做的好,好的经验和教训能迅速普及到诸将,使诸将迅速提高。

2)春联

春联是我国民间传统民俗之一,是由朱元璋发明和普及的。

3)份子钱

也是由朱元璋发明并普及的。

没有很强的普及能力和普及意识,就不会成为民俗。

从一个放牛娃到明太祖,开创了明朝近300年的基业:

1)生存第一、广建干部、持久第一,立于不败之地。

2)再加上创造战场、创造后方、各个击破的军事路线。

3)再加上普及优先、群众路线。

4)再加上名正言顺、以己为公

于是起点最低,但得国最正,朱元璋确实很厉害啊,毛主席认为朱元璋失策的地方在于:

不令诸子诸孙统兵作战,失策。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