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兰州大学99岁院士,开公众号!第一篇文章,他关注……

 振王府图书馆 2023-01-03 发布于湖北

来源:奔流新闻记者 武永明

编辑整:双一流高教

中国草业科学奠基人、99岁高龄的中国工程院院士、兰州大学教授任继周的公众号——“草人说话”,2023年1月1日发的第一篇推文聚焦“祁连山生态安全”。

图片

2022年12月11日注册“草人说话”的公众号,作者任继周院士在其题为《祁连山生态安全的相关建议》的第一篇文章中说:河西走廊的基质是祁连山及其山麓冲积扇-绿洲-荒漠三者的耦合。河西走廊生命之源在祁连山稳定的水源和沙漠这个优质的保水层。因此在山地与沙漠之间出现了一串绿洲。祁连山保育了河西走廊的多种生态系统。

甘肃省林业和草原局官微、中国草学会主办的《草地学报》的官微也在当天转发了该文。

图片

河西走廊就是依靠祁连山这个生态系统之母提供喂养河西走廊的乳汁。祁连山创造了石羊河、黑河、疏勒河三个内陆河水资源和流域生态。不幸的是这三条河的开发利用率分别高达150%、110%、146%,远远超过40%的生态系统健康生存的警戒线。祁连山的乳汁不够它所养育的生态系统。我们处于生态危机状态。这是历史留给我们的遗产,大量生态赤字,需要我们偿还。

祁连山孕育的是山地-绿洲-荒漠生态系统,绵延于欧亚大陆内部,其中的河西走廊,是丝绸之路的主体。从史前时代直到现代,对人类文明做出了无可取代的独特贡献。随着人类文明的发展,贡献必将越来越大。

祁连山从气候调节、水源涵养、生态安全、生物多样性等多面,养育了河西走廊的山地-绿洲-荒漠带。这是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近年来这个生态系统,出现的雪线上移、森林萎缩、草地退化、生物种群数量减少、水源涵养功能减退、水土流失加剧等问题,令人心惊。很幸运,气象学家判断,地球已经进入暖湿期,去年克拉玛依荒漠居然出现洪灾,今年塔克拉玛干沙漠涌现了许多小水泊。不论其前因后果如何,目前我们面临难得的历史战略机遇期,应抓紧用好,建成可持续生存与发展的生态系统。

图片

▲塔克拉玛干2022年夏出现罕见的水泊(截自央视屏幕)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