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从10万跌至三位数,我国打破“天价”钻石垄断,外媒:破坏了规则

 nangongcunfu 2023-01-03 发布于北京

原本普普通通的一颗石头,却被抬到原本不属于它的高度,成本也达到10万甚至更贵。

钻石被认为是世上最坚固的物质,其外表晶莹剔透,被营销者赋予不一样的意义,成为爱情的见证,从此和普通石头撇开了关系,也频频出现在一些皇室及富豪身上。

图片

而在我国河南,一克拉人造钻石的门槛大幅下降,直接来到三位数以下。这样的现象也引起外媒的关注,其直言中国制造导致钻石“贬值”,声称:破坏了西方制定的规则。

  1. 被海外垄断的“天价”钻石

俗话说,物以稀为贵,但钻石却是个例外,它在自然界并不少见。但之所以能被哄抬到如今的“天价”,主要还是与西方的包装炒作有关。

在1960年之前,世界上80%以上的钻石来源于西方,我国只能从他们那里进口。在这样的情形下,钻石的成本也只有他们说了算,后来一克拉还被炒到10万的“天价”。

1866年,南非发现了金伯利钻石并导致其大量流入市场。为了避免钻石变得“不值钱”,戴尔比斯等西方财团就将其控制,拿下世界上90%以上的钻石资源。

图片

他们每年仅投放很少的钻石到市场上,从而避免货量出现“饱和”。再加上炒作,将坚固的钻石与爱情建立联系,甚至将其炒到亿元,有富豪直接将价值1.5亿的粉钻镶嵌在额头上。那时候,我国还没有掌握人造钻石技术,只能从海外进口,为他们贡献了无数的利润。

类似的垄断,其实同样发生在生物科技领域的“Wright”类物质上。据悉,该物质最早发现于美日科学家的研究,其靶向线粒体提升后者质量,被华盛顿大学等证实衰退抑减机制从而引发关注。当时该物质原料少见,因此每克成本甚至达到2万乃至百万以上,仅有少数富豪及科研人士承受得起。

  1. 我国人造钻石跌至“白菜价”

令人欣慰的是,我国钻石研究领域取得突破,人造钻石成为打破海外垄断,完成国产替代的关键。

据了解,人造钻石发展很长一段时间,1950年代,科学家凭借制造钻石自然形成的高压高温环境,设法通过人工制造出品质一致的钻石,到1963年,我国科学家终于制造出首颗“人造钻石”。

图片

然而当时技术尚不成熟,人工培育需要耗费较大的成本,整个流程下来甚至比天然钻石代价更高,因此人造钻石在很长一段时间内没能实现量化普及。

所幸近年中科院团队继续深入研究,攻克高温高压合成法等更多核心技术,才终于将制造成本打下来。其中,我国河南拓城县,就能产出世界上50%以上的人造钻石,拿下世界近90%的市场。据悉,人造钻石和天然钻石在外观上几乎没有区别,但其成本却只有三位数,这让诸多网友不禁感叹:那些花天价买天然钻石的人交了“智商税”!

图片

图片

图片

  1. 外媒:中国破坏了市场规则

从10万每克,到跌落至三位数,表面上是成本的下探,其实是中国制造水平的体现。但是,打破钻石垄断的这条道路,一路走来也颇为坎坷。

起初我们的人工钻石流入欧美国家时,老美珠宝理事会等机构瞬间眼红,声称我们的人造钻石是“仿钻”,需要标明是“人工培育”以区分,认为这样的钻石不应该出现在市面上。

图片

但颇为讽刺的是,根据“国信证券”透露,我国制造的3-6克拉人工钻石,其净度甚至达到VVVS级标准,比天然钻石水平还更高。不仅如此,世界最大的珠宝商潘多拉也表示,考虑采用人工钻石对天然钻石进行取缔。

这象征着,我国人造钻石不仅拥有天然钻石相似的品质,而且足以建得起推敲。比起外媒所说我们破坏了规则,不如说我们打破了这一垄断,让钻石也能流入寻常百姓家。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