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奋进新时代 奋发新作为——复旦大学中西医结合研究院2023年新年贺词

 mandy53wiuq5i6 2023-01-03 发布于北京
图片
图片

HAPPY NEW YEAR !

元旦快乐

_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日月开新元,万象启新篇。告别具有特殊意义的2022年,我们迎来了充满无限希冀的2023年。在此,我谨代表复旦大学中西医结合研究院、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中西医结合系、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中西医结合科,衷心祝愿大家新年快乐,阖家安康!向所有关心支持复旦大学中西医结合学科发展的各级领导、各位同行和合作伙伴、各界朋友致以最崇高的敬意!

    心有所信,方能行远。2022年,我们在复旦大学党委行政、上海医学院党委行政、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党委行政的领导下,坚守教育者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使命,坚守医者的仁心仁术、大爱无疆,高扬只争朝夕、不负韶华的精神,在教学、科研、医疗各项事业的发展中,在新冠疫情的“大考”中,我们抢抓机遇,奋力奔跑,跑出了加速度,书写了新篇章。

     在此,择选一些记忆中的画面,以及本单位一些微不足道的成绩,向不平凡的2022致敬,向奋力拼搏的同事们致敬,向温暖我们支持我们的同行者致敬。

图片
图片

我们的事业发展有了新的根基

     从研究室到研究所,从研究所到虚体的研究院,我们走过了半个世纪的历程,从虚体研究院的组建再到今天实体研究院的初步建成,我们又经历了非凡的六年。事实证明,惟其艰难,方显勇毅;惟其笃行,弥足珍贵;惟其磨砺,始得玉成。同时,中西医结合学科学术发展中心被遴选为复旦第一批学科学术发展中心(第一批20家单位),成为“第一个复旦”建设的一支重要力量,两次入选国家双一流学科。为纪念这里程碑式的一年,我们举行了第六届复旦大学中西医结合学科学术交流会暨复旦大学中西医结合研究院成立六周年纪念活动。未来,我们将不忘初心,踔厉前行,以更高质量和水平推进学科持续发展和复旦大学中西医结合研究院更快更好的发展。

我们的科研有了新突破

     研究院基础理论与应用研究所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项,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项目1项,中央引导地方项目1项,上海市科委项目2项,上海市卫健委项目1项。新建上海市中西医结合医药专业技术服务平台(筹)。与国药重庆太极集团签订中西医结合创新药物研发校企联合实验室。2022年发表文章28篇,其中1篇入选中国知网高被引文章,SCI论文21篇,平均影响因子6分多。研究院肿瘤研究所发表高水平论文(IF>10)10余篇,王鹏教授获得国自然重点项目资助。研究院内科研究所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十二五”中医药重点学科(中西医结合临床)通过验收并获优秀。研究院针灸研究所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2项,重点研发计划子课题等3项,发表SCI论文13篇,授权专利5项,申请专利3项。研究院儿科研究所俞建教授获聘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儿科专委会主任委员。研究院妇产科研究所获批上海市妇科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并获得申康示范性研究型病房建设项目。研究院药物研究所发表高水平论文(IF>10)10余篇,其中人参皂苷的系列研究发表高水平论文4篇、授权专利3项,临床试验申请已受理。

我们的教学取得了新成绩

    教学课题——《中医学》课程获得2021年度复旦大学第二批本科教学研究与改革实践项目。获得2022年地高建项目-本科生临床特色实践课程体系建设(华山) 本科生临床教学示范基地建设(华山)。扩大了研究生招生规模。新招收两名外籍博士后。多本著作和教材完成编写。研究院针灸研究所参与《医学学科专业体系建设与人才培养—现状与发展》中“中西医结合医学学科发展与人才培养”专题的撰写。2022年结业考核华山中医基地通过率100%。

我们的临床服务能力有了新增强

    我们努力克服新冠疫情接二连三带来的不利影响,努力突围,临床业务量逆势上行。今年上半年,中西医结合专业队伍进方舱、进定点医院、进ICU,取得了优异的成绩,中西医结合治疗新冠病毒感染的成效和产生的影响越来越受到肯定和欢迎。近期因为门急诊人数急剧增加,为了更好的服务人民健康,新设中西医结合急诊重症病区,这是华山医院中西医结合科发展的一段重要篇章。华山医院中西医结合团队治新冠的华山2号方(益清口服液)和提高预防新冠感染能力和促进感染新冠后康复的华山1号方(固清口服液)等四个协定方,曾广泛运用于新冠定点医院和方舱医院,目前又致力于新一轮新冠病毒感染的防治。复旦大学中西医结合研究院青浦临床基地在医疗、科研、教学各方面的成绩有目共睹。

我们的公共服务能力有了新提升

     新冠疫情爆发以来,我们始终以科学、专业、严谨的态度积极面对。我们从2020年2月9日开始就对新冠的命名、分级、防控等开展了研究,并提出了系列的合理化建议。在今年上半年大上海抗疫工作中,我们团队在华山医院宝山院区定点医院和临港方舱医院组建了中西医结合救治团队,全程参与了新冠重症和危重症的救治,充分发挥了中西医结合的优势,体现了中西医结合国家队服务国家健康战略的能力。今年,“深圳市医疗卫生三名工程董竞成名医工作室”在深圳揭牌。基于云南生物多样性和中药材品种多样性的呼吸领重大疾病防治关键技术创新与应用及中药创新体系建设获得中央引导地方项目。我们牵头成立了国家民委中华民族团结进步协会中华传统医药委员会,并作为首届主任委员单位,从此又多了一个服务中华民族团结、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的良好平台。我们主办、广州中医药大学深圳医院(福田)承办的中华民族团结进步协会中华传统医药委员会成立大会、世界华人中医医师协会工作会议、第十一届传统医学与现代医学国际学术大会,各民族医学汇聚,五大院士齐聚,沪深联合共同呈现了一场高质量高水平的学术会议。同时,克服疫情影响,通过一年一度的学术会议平台,进一步将藏医、蒙医、维医、傣医、壮医、苗医等各民族传统医学的力量组织在一起、凝聚在一起,共同推动基于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传统医学共同体建设。我们的公益性医疗项目“慢病相对时空”已持续八年运营,服务4000余名肿瘤等重型慢病患者,患者生存期明显延长,生活质量显著改善,业界和群众反响越来越好,足迹逐步从上海拓展至深圳等更多的地方,惠及更多的患者。

    过去的一年,有太多的事情值得铭记,有太多勇敢奋战在治病救人一线的同事、同学,在科学研究中追求卓越的同事、同学,让人感动和铭记。时光将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而继续向前。“二十大”已经胜利召开,“十四五”已经擘画未来,疫情防控政策已经进一步优化,中国式现代化的战略画卷必将带来神州大地新的欣欣向荣。站在国家和本单位发展的历史交汇点,惟有奋斗、奋斗、再奋斗才能不负众望。我们坚信2023年,奋进中的复旦大学中西医结合研究院会更加奋发有为,伟大的祖国会更加繁荣昌盛,英雄的人民会更加幸福安康!

复旦大学中西医结合研究院院长  董竞成

2023年1月1日

图片
图片

图片

2023,让我们

携手同行,共创辉煌

图片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