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名作简述]乱世人不如太平犬,读完这个故事,请珍惜现在

 一林冷月图书馆 2023-01-03 发布于吉林

内容来自:有书  2022-01-22 10:58

有书君听过这样一个道理,说时势造英雄,英雄造时事,乱世出英雄,但我们也不要忘记了,乱世里更多的,还是形形色色的小人物。

就像这茶馆里,既有想着救世的英雄,投机取巧的市井人,也有圆滑应世求生存的人。

《茶馆》的作者我们都很熟悉,就是老舍,他的作品大多取材于市民生活,为中国现代文学开拓了重要的题材领域。

他所描写的自然风光、世态人情、习俗时尚,运用群众口语,都呈现出“京味儿”,所以,被誉为“人民艺术家”。

茶馆的故事一共分为三幕剧。这第一幕就发生在老北京戊戌之年初秋,王利发是这间裕泰茶馆的掌柜的,从父亲那里继承下来这个产业。

按照父亲遗留下来的老办法,多说话,多请安,讨人喜欢,就不会出大岔子。这是王利发经营茶馆之道,也是他为人处世的方法。

要说茶馆里的老主顾,估计就是这常四爷和松二爷啦,他俩都是满族旗人,吃清廷皇粮的人。

这老北京旗人的嗜好之一就是“养鸟”,所以松二爷走进来文绉绉的,提着小黄鸟笼,而常四爷则是雄赳赳的,提着大而高的画眉笼。

这隐藏着一句老话就叫做“文百灵,武画眉”。

那边坐着的叫刘麻子,专门倒卖人为生,他这次来,是想在茶馆给庞总管讨一个乡下的丫头做老婆,一个叫康六的乡下汉把女儿康顺子卖给了他。

可这庞总管是谁呢?是侍候太后的太监啊,女儿的命运可想而知。

这边,秦忠义秦二爷穿着得体,满面春风地走了进来,有一个农妇进来卖女儿,常四爷施舍了两碗烂肉面,秦二爷开口了,他觉得施舍救不了这么多穷人,开办工厂才是正道。

茶馆里还有两个特务,宋恩子和吴祥子,他们坐着暗中听见了常四爷说“大清国要亡了”。

《茶馆》的第二幕发生在袁世凯死后,帝国主义指使中国军阀进行割据的初夏,“裕泰”茶馆开张的前一天。

王利发的妻子王淑芬正在和茶馆伙计李三忙着开张前的茶馆布置工作。

王淑芬看见李三爷还留着满清时期的辫子便说:“三爷,咱们茶馆改了良,你的小辫也该剪了吧?”

李三却说:“改良!改良!越改越凉。”

的确,百姓对于新的政府是不信任的,他们被这乱世折腾得不得安宁,连一个辫子都不知道该剪还是留着。

这边要开张,那边催命粮。有巡警走了进来,和王利发征讨茶馆八十斤的大饼,还要十二点交齐。

城里的士兵带着干粮,才能出去打仗,可没人想过城里的百姓也要活着。

外面正在抓人,门都出不去。还好有常四爷及时送来了两只鸡和腌萝卜,这时候的常四爷没了旗人的身份,不能靠着清朝廷的皇粮,就开始自食其力地做起了卖菜的营生。

常四爷说凭着自己的本事赚口饭,浑身更加的有劲。松二爷衣衫破旧提着黄鸟笼子也进来了,看见常四爷,很是激动。

似乎这样浑浑噩噩地过着日子,松二爷仍然没有忘记“养鸟”的旧俗。

刘麻子又来做买卖人口的生意,当年被卖给太监做老婆的康顺子也带着太监买的儿子康大力回到茶馆。

到了民国,庞总监失了势,他的侄子们欺负他,把他活活给饿死了,将康顺子和康大力净身赶了出来。

康顺子托王利发给自己找了个活干,供吃供住,还能给大力赚个读书的钱。一个非亲生的母亲能做到这样,可以说让人十分敬佩了。

这时,两个逃兵老林和老陈找到了刘麻子,想用他们用命换回来的钱,一起娶个媳妇。

刘麻子犯迷糊了:“这事儿不好办啊,见过小两口儿,没听说过小三口儿啊”,真是乱世之年,什么新鲜的事都有。

这件事还没有下文,他们的钱就被刚进来的宋恩子、吴祥子威胁抢了去。

给了钱的老林、老陈捡回一条命,但被宋恩子,吴祥子诬陷是逃兵的刘麻子就遭了秧,一句话便被送上了“断头台”,咔嚓一声,便没了命。

这年头,命钱不值钱……

茶馆的第三幕剧的故事在抗日战争胜利之后,“裕泰”已经没有之前那么体面了,到处都充斥着萧条破败感。国共内战前期北京城国民党的统治更是压得人们喘不过来气。

康大力在西山投奔了八路军,昨天夜里回来看望康顺子,希望他娘可以和他一起走。

王利发的儿子王大栓嘱咐要上学的女儿王小花千万不能把这件事说出去,否则会要了全家的命。

小刘麻子、小唐铁嘴、小二德子都继承了他们爸爸的活计,真是有其父必有其子。而那些传统的老手艺,老绝活,规矩地讨生活的手段,比如评书,宫廷厨子的手艺都失效了。

老掌柜的王利发想要改良,但小刘麻子却设了个局,将裕泰茶馆这六十年的老字号抢了过去给沈处长做了交际场。

秦忠义秦二爷的实业救国的工厂也同样被没收糟蹋,而常四爷呢,他一辈子的刚强,但最后还是没能见得到这国家的一点亮光。

盼那,盼那,可是眼见着老朋友饿死的饿死,被打死的打死,松二爷也是他亲自送的葬,用他讨来的棺材,那他死的时候谁来管呢?

最后,王掌柜在他经营了一辈子的茶馆里面上了吊,就像他和孙女小花说的那样,这是我的茶馆,我活在这儿,也死在这儿!

王掌柜的茶馆,展示了那个时代的人生百态,也是祭奠曾经那个千疮百孔的社会。

内容来自有书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